李琛
摘 要:本文對職業院校計算機制圖課程的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職業院校計算機制圖課程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職業院校 計算機制圖 教學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社會對現代化技術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競爭日趨激烈。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培養與社會相適應的、牢固掌握所需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技術人才。它為職業院校機械專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對計算機制圖課程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現狀分析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普及,傳統的手工繪圖方式逐漸被計算機繪圖所取代。計算機輔助設計、制造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國的各個領域。計算機制圖對機械專業的學生而言是一項基本技能,學生無論是走向工作崗位還是進一步學習深造都是需要掌握的,因此這門課程對于機械專業的教學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
職業院校的培養目標是生產、實踐一線的中、高級技術人才。這就要求通過在學校有限的學習時間,讓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而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往往忽視了對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學生學習興趣差,學習效率低。譬如,實際繪圖過程中,繪圖與修改命令基本上是穿插進行的,而大多數計算機繪圖教材都是成體系地介紹CAD知識(學完全部繪圖命令再學修改命令)。如果按照教材的順序給學生上課,先介紹完一章的內容(如繪圖命令)之后,再要求學生做對應的練習,結果學生上完一兩堂課還不能畫一個完整的圖形。同時由于講課時沒有結合實際圖形,學生聽課積極性不高,練習時興趣不大,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改革與實踐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對計算機制圖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了改革和實踐。采用教師講解與學生練習同時進行,教學內容根據練習題需要穿插講解的形式,適當增加實例練習,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的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的基礎上,熟悉現代的計算機繪圖手段,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為他們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1.探索合適有效的教學方法
本課程的教學應該圍繞夯實基礎、針對崗位、實用和夠用的原則。在教學上,注意夯實點的定位、繪圖命令、編輯修改命令等;針對機械專業類應以零件圖和裝配圖的畫法、標注及打印為重點進行教學;在應用上突出常用零件的畫法技巧和相應命令的綜合運用,加大力度培養學生動手繪圖的能力。教師講解與學生練習同時進行,教學內容應當根據練習題的需要穿插講解,教學重點以練習繪圖技巧、繪圖規范及提高繪圖速度為主,適當增加實例練習,繪制教師所準備的相關平面練習圖形。另外,針對各班的進度及學生掌握情況不同繪制相關零件圖和三維圖形。
2.培養學生的繪圖興趣與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一節課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開學初期,一定要培養起學生繪圖的信心及興趣。由此,開學時,筆者做了一些準備工作:整理自己多年來教學時所收集的圖樣,使他們看到用AutoCAD畫出的真實圖形,增強他們的信心,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同時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把復雜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有序化和形象化,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另外,培養良好的繪圖操作習慣,這是提高繪圖速度的基本保證,也是增強他們繪圖信心的重要基礎。讓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在圖形繪制時一定讓學生學會自己思考如何繪制,或怎樣繪制才能更方便精確,必要時讓其自己翻閱教材,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3.培養學生在計算機制圖中的綜合應用能力
在計算機制圖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多數學生能完成簡單圖形的操作,對一些較為復雜的圖形則無從下手。分析其原因,關鍵在于學生對各種命令的應用不熟練,自己動手畫圖的時間太少。對此,應對癥下藥,采用多種措施來培養學生在計算機制圖中的綜合應用能力。如一條圖線用多個命令來繪制,一個命令同時運用多個地方,選擇最簡單的方法來繪制圖形等,并且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占主體地位,而教師只能引導,只有留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任務,學生才會體會出計算機制圖中各命令的綜合應用。
三、小結
職業院校計算機制圖課程要改進優化課堂教學效果,任課教師應根據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安排和學生實際掌握情況的不同采取相適應的授課方法,在教學中應注重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改進課堂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為社會、用人單位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真正滿足社會的需求。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