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教育部何時頒布《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其適用對象是什么?它對高中校長的辦學理念提出了哪些要求?
答:2015年1月10日,教育部頒布《普通高中校長專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其適用對象為國家和社會力量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中的正、副校長。《標準》分別從“以德為先”“育人為本”“引領發展”“能力為重”“終身學習”八個方面對高中校長的辦學理念提出要求,要求高中校長“具有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擔負起引領學校和師生發展的重任”,“強化專業能力提升”,“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等。
問:高中校長如何規劃學校發展?
答:在“專業理解與認識”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正確理解普通高中教育的責任與使命,明確學校的辦學定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強自立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2)注重學校發展的戰略規劃,在充分參與中凝聚師生智慧,建立共同發展愿景,明確學校發展目標,形成學校發展合力。(3)尊重辦學傳統與學校實際,注重學校特色建設,堅持多樣化的成才觀,重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在“專業知識與方法”方面,《標準》要求校長:一是熟悉與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教育方針政策和學校管理的規章制度,深入領會有關普通高中的政策法規;二是掌握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特點,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基本趨勢,學習借鑒先進的辦學經驗;三是熟悉學校戰略管理,掌握學校發展規劃制定、實施與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
在“專業能力與行為”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系統分析學校發展狀況,傳承學校優秀文化,發現面臨的主要問題,形成學校發展思路;(2)按照規定程序領導制定學校發展規劃,組織教師、學生、家長、社區多方參與共同確定學校的中長期發展目標;(3)選擇確定學校發展的關鍵措施,分解落實到學年、學期工作計劃,指導師生員工制定具體行動方案,提供人、財、物等條件支持并組織實施;(4)監測學校發展規劃實施過程與成效,根據實施情況進行修正,調整工作計劃,完善行動方案。
問:高中校長如何領導課程教學改革?
答:在“專業理解與認識”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充分認識課程教學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發揮各學科育人作用,促進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2)重視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個性健康發展。(3)尊重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智慧,重視課程教學研究,積極推進教學改革與創新。
在“專業知識與方法”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熟悉中小學課程政策,了解國內外高中課程教學改革的經驗和發展動態;(2)熟知學生成長和發展規律,掌握課程教學基本理論知識和課程規劃、開發、實施與評價相關技能;(3)掌握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應用的一般原理與方法。
在“專業能力與行為”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標準,統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創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學校課程體系,開設多種形態、適應學生發展需要的選修課,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2)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類必修和相關選修課程,確保體育、藝術、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課程的實施,加強法治教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和青春期教育,合理安排作業,不得違規補課和增加課時,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監測機制,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3)建立健全課程教學管理制度和教學質量測評、分析與改進機制,定期深入課堂聽課,并對課堂教學進行指導,每學期聽評課不少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課時數量。(4)組織開展教學研究與課程改革,落實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加強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拓寬學生的成才渠道。
問:高中校長如何引領教師成長?
答:在“專業理解與認識”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將教師作為學校改革發展最寶貴的人力資源,尊重、信任、團結和賞識每一位教師;(2)校長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者和第一責任人,將學校作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精神家園;(3)尊重教師職業特點和專業發展規律,注重激發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
在“專業知識與方法”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掌握教師專業素養要求,明確教師權利與義務;(2)掌握教師專業發展的理論與方法、指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實踐與研究的策略與方法;(3)掌握學習型組織建設的方法,掌握教師團隊建設以及激勵教師自主發展的策略與方法。
在“專業能力與行為”方面,《標準》要求校長:(1)建立健全教師專業發展制度,針對教學實際問題,開展教學研究與培訓,構建教研訓一體的機制,落實每位教師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學時的培訓要求;(2)關心每一位教師的發展,指導教師制定個人專業發展計劃。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培育學科骨干,完善教師梯隊建設。(3)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落實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和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引導支持教師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掌握扎實學識、秉持仁愛之心,不斷提升教師的精神境界。(4)關愛教師身心健康,維護和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和待遇,建立優教優酬的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