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冬冬
內容摘要:漢語言文學作為培養漢語學科人才的專業知識,因為其學科本身性質和其他一些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存在很大不同,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一直不是很高,而當前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使得漢語言文學專業一定要不斷增強專業應用性發展。基于此,本文就漢語言文學的教育特點及提高其專業應用性的一些策略做敘述。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教育特點 策略方法
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深化改革攻堅時期,社會的轉型發展需要漢語言文學專業不斷轉型。而過去的和漢語言文學專業因為其學科特點及傳統定型等因素,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應用性方面的作用一直很難凸顯。并且專業學生就業率一直不高,社會認可度逐年下降,因此,積極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特點做深入剖析,對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無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漢語言文學教育主要特點及現狀
1.1教學內容相對固定
漢語言文學學科具備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學科有著較為悠久的歷史,并且教學內容相對固定,如作為我國教育界代表的北京大學其在建校之初就設置了中文專業,而該專業經過大約100多年的發展,中文專業在教學內容及方式等方面已經基本被固定,并且就我國一些政策規定發展來看,該專業開設的一些課程也沒有出現一些明顯變化,這使得業界形成一種共識,就是中文專業是底蘊最豐厚的一個專業,也是整個大學教育體系發展中保持最穩定的一個專業。
1.2以培養文學人才為主要職責
漢語言文學專業經過長期的發展,其已經作為一種培養知識分子、詩人、作家的主要溫床,但是這些職業均不具備明顯社會學意義,也就更說不上具備應用性特征了。而近幾十年來,很多大學中文系開設了的涉外漢語、新聞學、文秘學等專業,這也是為了提高漢語言文學應用性的有益嘗試,并且這些專業的開設均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近幾年來通過市場調查發現,漢語言文學畢業生在就業率方面卻存在明顯不高的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在社會應用性方面的不足。
1.3漢語言文學學科教育實踐性內容很少
漢語言文學教育往往強調學生對漢語語言運用水平及能力,并且重視對學生文學素養的培養,而對于實踐性的教育內容,一方面因為專業特點,該專業本身就缺乏一些實踐性內容,而另一方面,在重視程度上也是不足,這導致就算實踐也大多集中在文學寫作等方面,這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漢語言文學學科在應用性方面的不足。
2.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分析
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應用性上的提高不但具有較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并且就漢語言文學專業本身特點來說,其應用性的提高,也具有較高的可行性:首先漢語言文學學科其出現及發展本身就有著較強的理論依據,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中的人類社會發展理論及相關語言學理論均能夠為其發展提供充足的理論支持;其次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應用性方面提高具備充足的實現條件,當前漢語言文學學科的發展已經經歷很長時間的發展,在這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無疑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這對于提高漢語言文學應用性均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最后社會需求是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提高,就前文所述,漢語言文學在長期的發展中曾經做過很多嘗試,如開設文秘專業、涉外漢語等應用專業無疑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果,這更進一步說明了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提高有著很好的社會需求。
3.提高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一些策略
3.1以市場為導向對學科體系進行優化改革
在今后漢語言文學教育實踐過程中,各個高校必須要積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漢語言文學學科專業體系的優化改革,及時擴充教學科目、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漢語言文學學科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并通過對課程的優化設置,進一步對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結構進行優化重組,最終加強對學生知識體系結構的完善,提高他們語言應用能力,最終做到學生在學科專業領域的應用性不斷提高。
3.2進一步優化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教學工作來說,課堂教學往往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最主要渠道,而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來說,在今后的實際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對教學方式的優化,以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并盡可能避免過去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而是積極應用一些先進的教學模式來實現對教學質量的提高。
3.3加強學生實際語言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
高校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加強對學生實際語言知識應用能力培養的重視,并優化考核方式,不能在單純的將寫作能力作為考核學生語言知識能力掌握的唯一定律,而是應該綜合對學生閱讀能力、語言表達、書寫及一些實際應用等進行全面系統的考核測評,進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提高及對文學素養的掌握。
4結語
總之,對于漢語言文學應用性提高來說,在深入剖析該門學科特點的基礎上,真正實現對漢語言文學學科應用性的提高,切實培養市場需求的人才。
(作者單位:陜西榆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