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
內容摘要:近些年來,中學校園暴力事件逐漸增多,普通的學生暴力行為也越演越激烈,從一開始的口角相爭到后來的殘害致死,我們不得不開始深思,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才能產生這種非常不好的現象。為了更好的預防中學校園暴力的發生,我們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保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還學生一個和諧良好的校園環境。
關鍵詞:中學暴力 德育缺失 心理不成熟 環境影響
中學是孕育青少年成長的搖籃。在學校里學習可以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發展。一所學校如果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和諧的校園環境,是能夠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但在中學里,始終存在著一些歪風邪氣,由于這些不好的因素才導致中學校園暴力的發生。
近些年來,中學校園暴力事件逐漸增多。我們千萬不能輕看這些中學校園暴力,小型暴力會給青少年的內心和身體造成一定程度的傷害,大型暴力還會使中學生犯罪,最后進入監獄。這些不利于中學生安穩學習,身心健康和社會安定 。
一、中學校園暴力形成的原因
通過研究以往發生過的中學暴力事件,發現中學校園暴力不單單是口角相爭、欺負弱小、恐嚇勒索別人的錢財等方面,在一些地方校園暴力還會升級成帶有黑社會特性的暴力。一般事情發生的原因都有內在的和外在的兩個因素,原因大致分析如下:
(一)從中學生自己身上找問題
中學時期比較危險,是因為這個階段是兒童成長為大人的過渡期,這個時期是既矛盾又復雜的。這個階段的青少年,心理跟不上生理的發展速度。
青少年們在中學里學習知識,但他們的理論和社會知識比較缺失,這樣就導致了一方面少數學生以暴力解決問題,甚至已經違法都不知;另一方面受害的學生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只會乖乖就范。
(二)從家庭方面尋找問題
1、家長教育方法不得當,沒有適當的“度”。
一方面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太寵慣。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長輩過度的寵愛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以自我為主的個性。另一方面是家長對子女管的太緊。有些家長學歷不高,采用粗暴野蠻的教育手段。這樣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
2、家庭結構的缺陷以及父母不健康心理的影響
有的學生是因為家庭不完整,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易出現情緒不穩定。或者是家庭關系緊張,學生容易受到負面影響,其人格和行為容易發生扭曲。
(三)從學校方面尋找問題
許多中學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升學,會給學生上各種專業知識課和文化課,至于德育課、思想政治課等則被看成是上不上都行的課。學校只重視了學生應該學的功課,卻忽視了學生的德行一樣很重要。
同時學校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學校沒有承擔起相應的監護責任,沒有注意到學生的反常行為,或者處理事件不及時,以致造成了惡性暴力事件的發生。
(四)從社會方面尋找問題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對于中學生來說競爭壓力過大,而他們的心理接受能力較差,沒辦法調節自己情緒的時候就會把這股壓力轉移到他人以及社會,對他人或社會進行暴力攻擊。
二、應對中學校園暴力的措施
由此可見,中學校園暴力的后果非常嚴重。我們要預防中學校園暴力,維護學生的人身安全,維護學校的教學秩序。進一步說,預防中學校園暴力,也有利于社會安定,形成和諧的社會環境。對于如何應對中學校園暴力,有以下幾點應對措施:
(一)學校方面
1、學校要加強對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防范能力。
2、建立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機制。
3、開設心理咨詢室,心理教師要多加關注學生。
4、加強校園環境管理。
(二)家庭方面
1、家長要多和孩子溝通,多用心傾聽孩子的想法。
2、家長應教會孩子一些生存技能,傳授社會經驗。
3、家長要以身作則,千萬不要過度溺愛和暴力教育。
4、家長要定期和學校進行聯系,配合學校展開各種工作。
(作者單位:遼寧師范大學鐵嶺教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