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內容摘要:莫迪亞諾是法國當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是法國新寓言派小說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不僅在法國獲得多個文學獎,還榮獲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小說都是將現實與臆想雜糅的手法,因而有新寓言文學的美譽。他盡管以短篇小說著稱,但他的所有小說都有一個固定的主題,那就是尋找、查詢、探討。下面就通過對莫迪亞諾兩部代表作做分析,來看看他在作品中做了哪些尋找。
關鍵詞:莫迪亞諾 《夜巡》 《暗店街》
帕特里克·莫迪亞諾出生于1945年,是法國戰后出生的作家中的佼佼者,他于1968年發表了處女作《星形廣場》而一鳴驚人,這部作品獲得了尼米埃獎和費內翁將。此后莫迪亞諾的創作進入活躍期,他的小說獲得過法蘭西學士院小說獎、龔古爾文學獎、鉆石筆尖獎等多項榮譽,在法國擁有大量的讀者。在他的創作前期,作品主要表現的是二戰時期法國人的生活,進入20世紀80年代,他將目光轉向法國20世紀60年代的生活。
一.《夜巡》——尋找父親和童年
莫迪亞諾的《夜巡》發表于1969年,獲得了當年的鉆石筆尖獎。作品用第一人稱的手法,講述了在二戰中法國被占領時期的一個故事,一個法國青年同時為法國抵抗組織和德國蓋世太保服務,最后事情敗露而走投無路被處決。這部小說既不是歷史小說,也不是英雄傳奇,它只是一個在二戰時期這個大背景下的小人物的個人經歷。在創作上,作者使用了虛構、歷史現實和個人經歷相結合的手法。
小說的虛構主要表現在對故事情節的設計方面,因為作者自己出生在戰后,對當時的生活都是靠想象得來。小說要表現的主題是:一個法國青年如何變成法奸的。而作為當時的社會環境,卻又在向人們昭示:兵荒馬亂的年代,什么樣的行為都有可能發生。作為一個普通人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雖然有沖動,但更多的是對危險環境的恐怖,希望擁有大量金錢來增加安全感。這就是主人公的為蓋世太保服務的目的,因為在蓋世太保那里可以獲得更多的金錢。但出于基本的愛國主義,他同時也為抵抗組織效力。
這部作品的歷史現實表現在除了主人公的故事是虛構之外,當時事件發生的地點和一些主要人物都是歷史上實際存在的。如蓋世太保的主要人物,以及他們駐扎的地點等。
個人經歷指的是作品中的主人公有作者父親的影子。莫迪亞諾的父親據傳在當時曾為蓋世太保工作過,后來被關過集中營,是被為蓋世太保開車的司機釋放的。作者將自己的一些親身感受都用在了主人公身上。莫迪亞諾有一個孤獨的童年,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唯一的弟弟很早去世,所以他的生活中缺少父愛,在他的作品的尋找主題中就有尋找父親的情結。這些感受表現在《夜巡》這部作品中,就是蓋世太保的頭目雖然兇殘,但對于主人公卻有著父親的慈祥,使從小缺少父愛的主人公深受感動,不知不覺就成了法奸。
在作品中,主人公常常回憶自己幸福的童年,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通過作品在重建自己的童年。
二.《暗店街》——尋找自我
《暗店街》是莫迪亞諾1978年發表的作品,也是獲得龔古爾獎的作品。這篇小說最大的成就是塑造了“海灘人”這一特征的人物形象,也就是對自己歷史不清楚,生活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一群人。
這部小說還是以第一人稱來敘述的。主人公是個偵探的助手,由于生了一場病,成了個遺忘癥患者,對自己的前半生的一切忘得干干凈凈,為了找回自己,他利用自己的偵探身份來求證“我是誰”“我從哪里來”這個問題。小說就是通過主人尋找自己來展開的,他在尋找過程中,時而發現自己是多米尼亞人,時而發現自己是希臘人。他帶著想象到自己留下生活痕跡的地方去找,發現自己的照片留在別人家的盒子里,自己的名字留在別人的資料中和旅店記錄里,對于自己的過去自己完全不能掌握,成了個局外人。他那些過去的朋友有的離開法國,有的不在人世。他找了很久,最后還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好在還有條線索,他通過旅店住宿登記發現自己曾經住在羅馬暗店街2號,于是他準備再去那里看看,他執著地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過去。小說的名字《暗店街》的寓意就是說明了主人公的不懈追求。
這部小說的藝術成就就是通過小說來揭示了兩個相矛盾的社會現象,一個是由于戰后法國人在物質豐裕的基礎上,遺忘了自己的歷史,遺忘了過去,成了生活在無源之水的“海灘人”。表現了法國人當時對現實生活的迷惘和空虛,以及對人生的虛無感。但同時,通過主人公不懈地追求,努力在求證“我是誰”“我從哪里來”,相信只要“給我一個生活線索“,我一定要知道”我是誰“,展現了法國人對自身蹤跡的積極追求態度。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