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瑛+譚開順
一、自主學習的內涵
所謂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一定程度上從動機、策略以及自我調節方面積極主動地參與自己學習活動的過程,是一種在教師的科學指導下學生制定有效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策略、調節和控制各種任務行為的創造性學習活動。自主學習過程,是學生自我決定、自我選擇、自我調控、自我評價反思,發展自身主體性的過程。學習者在自己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以及使用學習材料方面的自由選擇程度較高。
二、我校高三學生在政治自主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學習目的不明確,積極性不高,自我要求差,學習非常被動,不珍惜學習時間。。
2、學生無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政治學習過程中方法不夠正確。每個學生由于遺傳因素、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不同,因此學習目的和習慣都不相同。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試卷評講過程中你能及時做好筆記,課后不及時復習練題。經過調查,只有是少數同學能及時把課堂上的知識消化吸收,其他同學往往慢慢拖延時間,甚至有人忘記整理。大部分的學生在高三都是死記硬背的學習,另外,有的同學是盲目的學習,沒有固定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有畏難心理,怕吃苦。沒有自信心,對教師的依賴心理嚴重,自主學習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同學不知道政治學習是一項十分艱苦的活動,最初以為政治只要記憶就好,很簡單,越到后期得分率上不去尤其是隨著知識難度的增加,政治學習更加枯燥,越來越沒有信心,逐漸失去興趣,直至放棄。殊不知,政治在文綜學習中更須加倍努力,才能學好。
三、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構建網絡知識,提高復習效率
美國學者布魯納認為,構建知識網絡有四點好處:掌握結構,有助于解釋許多特殊現象,使學科更容易理解;有助于更好的記憶科學知識;有助于促進知識技能的遷移,達到舉—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有助于縮小高級知識與初級知識之間的差距。
高三學生經過多年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完全有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使自主學習與自我評價獲得成功。作為教師應重視復制式教學給學生帶來的危害,教學應由傳統教學法的控制與支配向學生自主與發展的轉變,從重教師的中心位置轉到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重知識應對型解題指導轉到同時注重思維激活型的學習引導,力求為能力的培養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學習環境。
1、要從宏觀上構建知識網絡。復習課要根據各單元知識的內在聯系,首先確定核心知識點(最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在課堂教學中,時時都要圍繞這個核心知識點,通過知識的縱橫聯系,建立知識結構網絡,學生只有通過這種知識結構網絡的學習與內化,才可能構建高層次的認知結構。老師在對基礎知識的梳理中要重視從宏觀上構建知識體系,讓學生一開始就抓住教材的綱,通過復習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
2、明確知識間的聯系,建立知識線。所謂知識線,就是把各知識點按一定的內在聯系串聯起來,形成基本線索。弄清楚各知識點的前因后果、來龍去脈,弄清知識點之間的邏輯結構,達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零散的記憶是肯定不牢固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越清晰,知識網絡越完善,知識點組合的角度越多,想問題的視野就越開闊,思維就越活,這樣,發散思維、求異思維、創新思維也就體現出來了。復習主干知識強調縱向引申和橫向擴展,所謂的縱向引申是指對基本概念和原理均達到“領會”和“應用”的層次水平,所謂的橫向擴展是指關注章節、板塊、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同時也要與當前的國內、國際時政背景密切聯系,關注社會熱點,用復習到的理論分析鮮活材料,從而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的把握,提高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3、巧用思維導圖,構建個性知識體系。
最初階段的“一輪復習”最重要的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回歸教材,找尋教材知識的內在邏輯關系。一般意義上的知識體系構建是從所學教材內容的某個層次(如模塊、單元、課、框題、目題)入手,逐級向下一層展開,理出相應的知識點,最后形成一個框架圖。學生對框架圖的繪制受制于對教材的熟悉程度,不同層級或是同一層級的不同知識點之間容易混淆,知識點容易缺漏,思維導圖汲取了框架圖所具有的條理性和層級分明的優點,同時又發揮了思維發散性的優勢,利用學生個性化的思維方式實現了知識點之間的特色銜接,每個學生根據自己對知識的獨特理解形成的思維導圖,不僅有助于學生從宏觀上牢牢把握知識體系,而且對于每一個具體知識點也了然于心。在這里,要特別明確,思維導圖是回歸教材本身的知識邏輯,而非教師消化后呈現出來的。
4、提高復習效率,還必須把握重點,避免平均用力。因此,教師全面研讀教材與重點把握教材都很重要,注意點、線、面的結合,做到綱舉目張,一連一串,使學習的內容了然于胸。同時要重視檢測學生對重點知識的理解能力,以便為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奠定基礎,要關注學生是否突破知識難點,盡力為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掃清障礙。
四、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自我評價,支撐網絡,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小組——自我評價教學模式旨在教師承認學生差異的前提下讓眾多被遺忘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真正為學生營造一個充分體現自我、個性健康發展的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自主學習真正給學生以馳騁想象與思維空間,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網絡整理式自主學習不僅讓學生的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夠極大的培養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學習的能力;以小組為單位,支撐網絡構建,激發其學習興趣,讓學生有能力進行知識的學習,從而使學生無論是在知識、技能方面,還是在能力與素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發展,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更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理解、掌握經濟、政治、文化、哲學生活等方面的基礎知識,更要結合學生身心特征和教材實際,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逐步提高學生自學能力,養成會讀、會說、會寫、會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復習效率,達到預期效果。
(作者單位:重慶巫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