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梅 譚奕 李麗
摘 要 由于發展歷史短、學科基礎薄弱、辦學經費不足等客觀因素,民辦本科院校的內涵式發展受到制約。名師工作室可以發揮名師和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搭建教師間互助平臺,創新教師人才培養新機制,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本文主要探討民辦本科院校如何依托名師工作室,如何打造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教學團隊。
關鍵詞 名師工作室 民辦本科 教學團隊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3.009
Study on Building Teaching Team of Private-own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Relying on the Workshop of Elite Teacher
HUANG Jinmei, TAN Yi, LI Li
(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Nanning, Guangxi 530222)
Abstract Considering the objective factors, which including the short history, weak discipline base, inadequate funding etc,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Private-owned Colleges has been restricted. Elite teacher workshops and their teachers can play the leading role in building a collaborative platform for teachers, exploring a new mechanism to cultivate teachers and accelerating teachers to grow up professio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private-own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 build team of high quality, high capacity, and high level relying on the elite teacher workshop.
Key words workshop of elite teacher; private-own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building of teaching team
1 民辦本科院校成立名師工作室的背景
1.1 現實要求
2005年以來,我國的民辦本科教育發展迅猛。截至2014年7月9日,民辦本科院校(不含獨立學院)從原來的5所擴大到109所。①民辦本科院校的迅猛發展,可是辦學力量薄弱,特別是師資力量薄弱,師資結構呈現啞鈴式結構,即兩頭大(退休返聘教師多,青年教師多),中年教師少。如何快速培養青年教師,讓其快速成長為骨干教師,是目前民辦本科院校面臨的嚴峻問題。基于學科基礎薄弱、辦學經費短缺等客觀因素,民辦本科院校需要依托名師工作室,積極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活動中的示范、引領、指導和輻射作用,通過開展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一系列活動,進而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建設,使得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
1.2 政策要求
2007年1月,教育部、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正式啟動了“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意見中提出要加強本科教學團隊建設,重點遴選和建設一批教學質量高、結構合理的教學團隊,建立有效的團隊合作機制,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開發教學資源,推進教學工作的老中青相結合,發揚傳、幫、帶的作用,加強青年教師培養。在高校質量工程的背景下,可以將“名師工作室”的運行與教學團隊建設結合,使名師工作室成為優秀教師的聚集地和未來名師的孵化器,從而打造一批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教學團隊。
2 民辦本科院校名師教學團隊的特征
2.1 目標性
名師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是“發揮名師或者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建立團隊合作機制,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開發教學資源,促進教學研討和教學經驗交流,推進教學工作的傳、幫、帶和老中青相結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民辦本科院校的名師教學團隊強調名師幫、傳、帶的引領作用,目的是為了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結構合理、戰斗力強的教學團隊。
2.2 協同性
名師工作室是由名師和若干骨干教師共同組成的,是集教學、科研、培訓于一體的教研共同體。大多團隊成員有共同和相似的專業背景,有共同的學術愛好,從而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向心力。而豐富多彩的工作室活動,有利于建立互助的人才培養新機制,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民辦本科院校的名師教學團隊,不僅強調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助,而且強調團隊成員的發展共同體。
2.3 互補性
名師教學團隊員的互補性,一是表現在專業背景多樣化。團隊成員來自校內外的不同工作領域,由管理、經濟、法學等組成。不同學科知識間交叉、互補、綜合的土壤,在團隊中容易形成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二是團隊成員的個性特征。每個人都具備鮮明的個性特征,有的思維活躍,有的成熟穩重,有的做事踏實穩重,不同的性格特點也造就了不同的思維習慣,成員之間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增強團隊的吸引力和創造力。三是團隊能力互補性。團隊創業擁有不同的能力,有的擅長組織能力,有的擅長寫作能力,有的擅長演講能力,有的擅長教學,有的擅長技能操作等等。充分發揮名師的輻射、引領作用,搭建教師間合作的平臺,大家可以在一起討論問題,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3 基于名師工作室的民辦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
3.1 構建名師教學團隊共同愿景和目標
民辦本科院校的名師教學團隊旨在強調名師幫、傳、帶的引領作用,重點打造一支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結構合理、戰斗力強的教學團隊。具體來說,一是在名師和骨干教師的帶領下,進一步優化團隊結構,提高團隊成員的教研能力。二是加大中青年教師培養和培訓力度;三是充分發揮名師教學團隊,進一步開展啟發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等教學方法改革;四是深化教學內容改革,建立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課題體系。
3.2 制定切實可行的名師教學團隊建設規劃
名師教學團隊必須有共同的愿景,即有共同的奮斗目標。如何才能實現共同愿景?一方面需要學校領導的支持和幫助;另一方面需要團隊成員的自身努力。在學校層面上,民辦本科院校可以根據學校的發展戰略,對重點學科和重點專業的名師教學團隊建設進行中長期規劃,規劃名師教學團隊的發展方向。在個人層面上,團隊成員能夠根據自身特點和工作實際,制定出短期和中期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團隊發展規劃個人發展規劃,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發展。團隊發展規劃主要注重團隊建立與發展的集體利益,體現高校辦學的宗旨與未來發展方向;而個人規劃更加注重個人發展與薪酬水平、發展空間、個人利益的統一。有時候個人利益和團隊利益并非協同一致,甚至會出現沖突。因此,建立名師教學團隊,有必要兼顧團隊利益與個人利益、團隊發展規劃與個人職業生涯。
3.3 建立結構合理的名師教學團隊,加快培養中青年教學骨干的步伐
由于民辦本科院校辦學歷史短,發展速度快等原因,老師力量薄弱,師資結構呈現啞鈴式結構,即兩頭大(退休返聘教師多,青年教師多),中年教師少。這種結構各有利弊,名師工作室可以整合退休返聘教師資源,從中篩選德才兼備,富有強烈責任心,在學科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名師,以老帶新的形式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同時名師也可以在中青年教師中發現有潛力的苗子,根據他們的專業特點、性格特點等,結合本學科的發展動態,給他們定制個人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比如制定個人學術發展方向,或者主攻的專業課程,培養他們作為責任課程負責人或者學科帶頭人。為了避免人才斷層,可以充分利用名師的引領、示范、帶頭作用,通過名師工作室開展各種活動,有計劃地培養中青年教師,使之成為民辦本科院校的教學骨干。比如名師工作室定期開展學術沙龍活動,討論并記錄過程中教師面臨的問題。如果是共性或者普遍性的問題,就由名師主持開展專題討論活動,引導團隊成員共同解決問題。如果是個性問題,名師可以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解惑。總之,名師工作室的主要職責是指導和培養中青年教師,形成結構合理,教學能力強,科研能力強,綜合素質強的教學團隊,為民辦本科院校的可持續發展和內涵式發展提供強力的保障。
3.4 構建跨院系專業教學團隊,深化專業課程改革
(1)整合校際資源,打造強大的專業教學團隊。名師工作室突破學科或者專業壁壘,有效整合校內外的師資資源。以工作室作為人才孵化地,匯集校內外的不同專業的老師,名師團隊成員可以就某個學科建設問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展開頭腦風暴活動。比如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制定合理的專業教學計劃等等。針對專業開展一系列活動,重點打造品牌專業,重點打造專業教學團隊。
(2)創新協作教學模式,深化專業課程改革。民辦本科院校依托名師工作室,以“同課異構”課例研究為載體,創新協作教學模式。“同課異構”是一種課例研究,是基于幫助教師理解教材、改變教學方式、形成教學風格的教學研究活動。“同課異構”的“同”是指同一課題、同一教學內容,“異”是指不同的學習對象以及教師的不同構想、不同教法、不同風格等。名師團隊成員可以針對核心或者基礎課程開展聽課評課活動,通過課例帶動成員之間相互分享交流教學經驗,在互動中比較和反思教學方法,不僅有利于教師揚長避短,還有利于教師整體團隊資源,以群體之力重點打造專業精品課程建設。
同時,通過對外交流活動,可以提高名師團隊成員的視野、見識、業務能力等等。作為名師,作為工作室的領頭羊,具有本學科強大的人脈資源。通過名師的牽橋搭線,團隊成員可以有機會去國內外名校參觀學習或者國內外學術研討會議,從中不僅可以吸收到國內外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還可以推動教學改革,促進專業建設、學科建設。
4 結語
總之,民辦本科院校應該以名師工作室為平臺,積極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科研及社會服務活動中的示范、引領、指導和輻射作用,通過開展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一系列活動,進而培養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學團隊建設,加快學校實現內涵式發展的步伐。
基金項目:2013年度廣西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的民辦本科院校教學團隊建設研究”(SK13LX492);201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以名師工作室為依托的民辦高校本科專業課程一體化建設與實踐——以廣西外國語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為例”(2013JGA260)
注釋
① 數據來源:2014年全國高等學校名單(截至2014年7月9日),中國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網站.
參考文獻
[1] 俞祖華,趙慧峰,劉蘭昌.本科高校教學團隊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探索[J].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
[2] 葉如意.民辦本科院校應用型教學團隊建設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10(10).
[3] 李興禹.質量工程背景下高校教學團隊培養與建設策略研究[J].2009(7、8).
[4] 全力.名師工作室環境中的教師專業成長——一種專業共同體的視角[J].當代教育科學,2013(13).
[5] 武興華.“名師工作室”內涵建設三要素[J].教學與管理,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