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萬壽
【關鍵詞】 人物速寫;學習方法;表現形式;慢寫人物畫;步驟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7—0117—01
速寫是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和造型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它不僅是基礎訓練中貫穿始終的課題,也是造型藝術中各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這里筆者就人物動態速寫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學習速寫的幾種方法
1. 多臨摹優秀的速寫作品。對優秀速寫作品的臨摹,是初學速寫者最快捷簡便的學習方法,通過臨摹,可學習其表現方法,應用在以后的學習中。
2. 熟能生巧。速寫的工具較為簡單,隨時隨地都可以記錄生活的每一個側面,只有多畫多練才能提高專業水平。
3. 勤用腦、多動手。學習速寫是一種艱辛的勞動,畫速寫決不是照抄對象,所以在速寫中應注意多動腦筋,結合優秀范畫作品認真對照、思索,勤于練習。
4. 由慢到快循序漸進。速寫訓練要遵循人的認知規律,由慢到快,這是速寫訓練中必須遵循的原則。慢,是指以較慢的速度將對象較準確地表現出來,形體的準確是關鍵。但速寫又有時間限制,高考一般是半個小時,速度只能在速寫實踐中逐步鍛煉提高。
二、速寫的幾種主要表現形式
1. 以線為主的速寫。在表現物象的過程中,從結構出發,將物象的形體轉折、變化運動和質感用概括簡煉的線條表現出來。它通過線的粗細、虛實、剛柔等變化表達人物形象的主次關系、空間關系和形體關系。
2. 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速寫。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速寫表現形式,在寫生中尤其在課堂時間相對長的針對美術高考的訓練中,能較好地發揮速寫的特點,這也是目前速寫訓練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三、線的運用
1. 線的穿插與呼應。表現好線與線之間的穿插和呼應關系,是使速寫畫面富有節奏感的重要因素。同時,線的穿插呼應關系和透視關系對表現物象的空間感、層次感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方向的線的組織穿插,給人前后的方向感是不一樣的,它可以直接表現物體的透視方向。
2. 線的取舍與提煉。速寫訓練中,基本形肯定之后,對于線的處理應注意以下幾點:“衣紋線”忌平行、交叉,應注意疏密對比,體現結構;“結構線”要準確,緊貼形體處要畫的實一點,線要準;緊緊抓住“動態線”,動態線即能夠體現動態特點的實線;“慣性線”刻畫時要畫得虛一點。
3.線的對比。在速寫中利用和強調線的對比來強化形象,通常有以下幾種對比手法:線的曲直對比、線的濃淡對比、線的虛實對比、線的長短對比、線的疏密對比、線的粗細對比。
4. 關于人體結構及運動規律。人體的內部結構是沒有變化的,變化的只有隨著人體運動的動態、衣紋等。因此,寫生者必須具備扎實、熟練的人體解剖知識、人體運動規律,這樣在寫生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四、慢寫人物畫的基本步驟
1. 整體觀察、熟悉對象。整體觀察對象,掌握對象的形體、比例、運動特征,從這些基本點著眼來分析研究感受對象,表現對象。
2. 構圖布局。根據選擇的角度,把寫生對象安排在畫幅的適當位置,將對象大的比例、動態畫出。
3. 落幅定形。輕輕落筆,從整體出發,用長直線或長弧線很快確定大的基本形體,抓住大的形體比例關系及透視關系。基本形體抓住之后,進一步檢查畫面是否需進一步調整,可將畫面推遠,從整體檢查形體比例、動態,透視是否準確無誤。可以說,作畫過程是一個不斷調整、不斷修改、不斷完善的過程。
4. 局部肯定。在基本形體確定的基礎上,從局部開始塑造形體,一般從頭部畫起,用準確肯定的線條開始描繪對象的五官形象,從上到下,將對象的手及身體輪廓、衣紋等做進一步刻畫。這里應注意手、腳的透視方向,頭發部分不要畫得太早;對衣紋部分的處理應注意幾種對比變化,即濃淡、虛實、粗細、曲直、長短、疏密對比等;在對頭、肩、手、腳刻畫時應注意其內部結構關系。
5. 調整完成。整體——局部——整體,在作畫時應始終把握這一原則。局部肯定之后,繼續回到整體,該加強的加強,該弱化的弱化,重點刻畫之處一定要細致入微。頭發應畫出其蓬松之感,手的刻畫要注意關節處的刻畫。對一些小的飾物刻畫,不易太重、太多,應根據需要將部分衣服飾物省略掉以免造成畫面瑣碎之感,對衣服的縫制線不宜畫得太重。 總之,在作畫時應時時把握整體,從整體出發,不斷調整、修改,直至最后完成。
(注:本文為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藝術科教學課堂實效性研究》課題成果,課題批準號:GS[2013]GHB0655)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