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聰玲(山東財經大學圖書館,山東濟南250014)
?
高校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應用研究
——以山東財經大學圖書館為例
譚聰玲
(山東財經大學圖書館,山東濟南250014)
[摘要]在分析目前高校移動圖書館的基本信息服務內容和服務優勢的基礎上,面向山東財經大學開展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梳理移動圖書館的具體利用狀況,并據此探討移動圖書館在面對不同類型讀者群的不同信息需求時能否充分發揮移動媒體的特點,是否注重信息服務的開放化與個性化,以此發現高校移動圖書館在推廣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拓展高校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高校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
[分類號]G253
CNNIC發布的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5.57億,較2013年底增加5672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平板電腦的使用率達到了34.8%[1]。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設備的不斷升級,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發生了巨大變化。大家通過移動互聯網獲取信息的方式已然成為了現代社會最流行、最普遍的做法。閱讀方式的變化最能體現這一新興現象。從以前的紙質閱讀到后來的PC機閱讀到現在的手機、平板電腦以及各種電子閱讀器的移動閱讀,人們的閱讀方式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作為年輕一代的高校大學生,他們對閱讀手段的變化很快接受并且成為了最為活躍的群體,他們的閱讀習慣、獲取信息的手段和對信息服務提供者的要求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于是,一個新的詞匯也在高校圖書館中傳播開來——移動圖書館。關于移動圖書館的定義,目前引用較多的是:“移動圖書館(Mobile Library)是依托目前比較成熟的無線移動網絡、國際互聯網以及多媒體技術,使人們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通過使用各種移動設備(如手機、掌上電腦、EBook、筆記本電腦等)來方便靈活地進行圖書館圖書信息的查詢、瀏覽與獲取的一種新興的圖書館信息服務,是數字圖書館電子信息服務的延伸與補充[2]。”由此可見,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也在跟隨時代的發展,從傳統的信息服務方式向不受時空限制的移動信息服務方式轉變,滿足讀者隨時隨地的信息需求,讓讀者感受到無處不在、隨身攜帶的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
筆者以山東財經大學為例,通過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的方法,就目前高校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現狀作進一步的探討,并就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改進意見。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移動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的內容非常豐富,既能滿足讀者的基本信息需求,也能滿足讀者較為高級的信息需求,還能滿足讀者與圖書館和其他讀者的信息交流。
2.1讀者個人信息查詢
移動圖書館提供的讀者個人信息查詢主要包括個人借閱證的查詢、密碼的修改、借閱數量的查詢、借閱期限的查詢、圖書續借以及圖書歸還地的查詢等借閱信息的查詢。移動圖書館提供的移動信息服務滿足了讀者的基本需求,讓讀者切實感覺到了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便捷性。
2.2開放的OPAC查詢
傳統的OPAC依賴于PC機等終端設備,移動圖書館提供的這種開放的OPAC,能夠隨時隨地滿足讀者對圖書信息的查找,就像隨身攜帶整個圖書館一樣。讀者對于昂貴圖書、參考圖書、難于購買的圖書可以通過移動圖書館進行查詢,大大方便了讀者,節約了讀者的時間和金錢。
在此服務功能下,還可以給讀者提供一個圖書薦購平臺,既給讀者提供了一個滿足其特殊需求的窗口,同時也給圖書館的資源采購提供了一個方向。圖書館可以根據讀者薦購圖書的情況來購買圖書,滿足不同讀者需求。
另外有的移動圖書館還可以提供館際互借和圖書所在其他館推薦功能,讀者可以通過此功能享受其他圖書館的資源,滿足讀者的個別需求。
2.3文獻查詢和下載
文獻的查詢和下載是移動圖書館的核心服務,也是最重要的服務之一。高校圖書館應從文獻的資源整合、文獻提供的質量和數量上下功夫,這還需要更多的技術支持。如果圖書館本身的技術力量雄厚,可以自己研發完全符合本校讀者和學科專業的系統;如果技術力量欠缺,應該和其他數據庫廠商聯合開發能夠使用移動設備閱讀的系統。這是各個高校圖書館都在努力改善和不斷完善的空間所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得先有好的資源,移動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才會得到更多的讀者認可和使用。
2.4多樣化的信息推送
移動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應該是多樣的。為了滿足大家的碎片閱讀時間,各種移動設備中提供很多的閱讀軟件,高校圖書館提供的移動信息也應該滿足讀者的碎片閱讀需求,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需求亦應得到滿足。不能只是單一的文章和圖書的查看,還應該提供例如報紙、會議文獻、視頻、音頻等多元化的信息服務。
2.5個性化信息的定制
移動閱讀因為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而在廣大的高校讀者中受到追捧,但面對大量的信息,大部分讀者很難進行科學的篩選和甄別,因此移動圖書館可以為讀者做好信息的首次過濾。根據讀者的學科專業、年級和類型、讀者的查找習慣以及前期信息查找的內容等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推送,節約讀者查找時間,滿足個性化的信息需求。這種信息服務能夠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的跟自己的學習生活緊密聯系的信息。
2.6讀者與圖書館互動
讀者在享受到高校圖書館的移動信息服務的同時還會有反饋意見,這時,圖書館應該提供一種實時的互動平臺,來滿足讀者的實時需求。例如圖書館的通知公告,圖書館的在線信息咨詢,讀者實時交流的平臺,能讓更多的讀者參與和共享信息服務。
筆者在2015年4月“山東財經大學閱讀推廣月”中設計發放了“讀者與移動圖書館”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44份。問卷調查的對象覆蓋了高校圖書館95%以上的讀者類型,并兼顧到讀者的學歷、需求和閱讀習慣等方面。現將問卷調查的結果總結如下。
3.1讀者類型分析
根據高校讀者的情況,筆者把圖書館讀者分為4類: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型教師和研究型教師。其中本科生發放問卷200份,回收的有效問卷182份;研究生發放問卷100份,有效問卷78份,教學型教師發放問卷50份,有效問卷43份;研究型教師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41份。

表1 讀者類型與問卷情況
從調查情況看,讀者都能積極參與圖書館的調查,對于移動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愿意積極給予反饋。
3.2讀者類型與移動圖書館的使用
不同讀者群使用移動圖書館的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讀者利用移動圖書館情況分析
從回收的問卷中可以看出,讀者對移動圖書館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四類讀者群中有三類讀者群使用移動圖書館的比例達到半數以上,并且每天都有相當比重的閱讀量。但仍有很大一部分讀者不知道或者不曾使用過移動圖書館。
讀者利用移動圖書館的資源來滿足閱讀需求的比例因為讀者類型的不同有所不同,從利用移動圖書館閱讀的時間比例上來看,只要是利用了移動圖書館的讀者,所占比例還是很高的。說明讀者對移動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比較滿意,能夠基本滿足其閱讀需求。
3.3讀者類型與信息需求的統計分析

表3 讀者利用移動圖書館資源情況
表3統計的是利用移動圖書館的讀者,其中的解決問題一項是多選。
在利用移動圖書館的讀者中,每個人使用的目的有所不同。從表3可以看出,利用移動圖書館來進行借閱情況查詢和OPAC查詢的讀者不在少數,這是讀者對圖書館的最基本需求。對于讀者來講,這種移動信息服務方便快捷,不受時間和空間的束縛,可隨時隨地滿足其基本信息的查詢。
研究型讀者(包括研究生和教師)對移動圖書館中的文章和圖書的下載閱讀量很大,這也是移動圖書館提供的較為高級的文獻信息服務。說明讀者對于文獻信息的需求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
3.4讀者對移動圖書館的滿意度
此次對山東財經大學圖書館的讀者所做的問卷調查中,筆者發現本科生對移動圖書館的滿意度最高,達到了63.2%;研究生的滿意度次之,達到58.1%;教學型教師和研究型教師的滿意度比較低,分別為40.2%和23.0%。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對移動圖書館的功能了解不夠深入,其次是不能滿足個性化信息需求,再次是提供信息不夠全面和信息的數量太少,這些都是高校信息服務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讀者缺乏對移動圖書館的了解現狀,筆者根據所在圖書館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一些對策和改進建議。
當前高校師生未使用移動圖書館的原因中,除了閱讀習慣、資源獲取性等方面的因素,不知曉圖書館移動服務也是影響移動圖書館推廣很重要的一個因素[3]。由于缺少相應的宣傳,移動圖書館服務方式和功能特征并不被大多數讀者所熟知[4]。可見,高校圖書館應該加強移動圖書館的宣傳與推廣力度,引導讀者正確使用移動圖書館。讓更多的讀者了解移動圖書館提供的移動信息服務,切實感受到這種移動信息服務的便捷性、多樣性、個性化的特點,這是高校圖書館應該努力的方向。良好的用戶體驗對于廣大師生讀者非常重要,沒有切身的體驗就談不上積極的使用欲望,更談不上較高的使用率。
4.1舉辦講座與新生入館教育聯合起來
定期舉辦移動圖書館講座,及時幫助讀者解決使用中的問題,對移動圖書館的新功能進行推廣和宣傳;新生入館教育中要加入移動圖書館的宣傳推廣,這是新生最快融入大學最直接獲取圖書館信息的有效方法。
4.2利用各種社交網絡宣傳推廣
高校讀者,特別是大學生讀者普遍使用各種社交網絡平臺。這種社交網絡的宣傳面和傳播速度相當驚人。圖書館可以利用人人、微博、微信、QQ群等各種社交網絡平臺宣傳推廣移動圖書館,讓更多的讀者來共享和共同宣傳移動圖書館。
4.3開展搜索技能大賽
圖書館可以定期開展讀者搜索技能大賽。移動圖書館中開放的OPAC,以及其中的整合資源都可以在大賽中得到利用。通過活動使讀者對移動圖書館的各項功能和圖書館提供的移動信息服務有更深刻的了解,以此擴大對移動圖書館的宣傳推廣。
4.4鼓勵讀者參與移動圖書館活動
移動圖書館可以不定期地開展各種讀者參與活動,增加讀者的參與感。例如最美圖書館評選、圖書館有獎征文、好書我來評等各類讀者活動。讓讀者利用移動圖書館來參與活動,提高移動圖書館的使用率,讓讀者感受到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多樣性和鮮活性。
4.5與學校閱讀活動結合起來
各個高校每年都會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這與高校圖書館提供的信息服務非常貼合。圖書館可以自己舉辦各類閱讀活動,也可以與各個學院、各個學生社團聯合開展閱讀推廣活動,把移動信息服務推送出去,讓更多的讀者享受到移動信息服務。
4.6圖書館設立專門的移動閱讀區
在經費允許的情況下,應在圖書館內設立專門的移動閱讀區。提供免費的WiFi以及可以免費使用的電子閱讀器或平板電腦,讓讀者親身感受移動圖書館提供的移動信息服務,營造移動信息服務的氣氛和環境。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5-07-06].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2/t20 150203_51634.htm.
[2]胡振華,蔡新.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系統[J].圖書館自動化,2004(4):18-20.
[3]明均仁,黃傳慧.基于用戶接受的高校移動圖書館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4(6):21-28.
[4]周慧.公共圖書館移動服務發展的SoLoMo營銷策略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14):74-76.
譚聰玲女,1979年生。碩士,館員。研究方向:圖書館信息情報。
·數字網絡·
收稿日期:(2015-07-15;責編:楊新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