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慈(朝陽市圖書館,遼寧朝陽122000)
?
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調查與思考
——以朝陽地區為例
李少慈
(朝陽市圖書館,遼寧朝陽122000)
[摘要]經過實地調研朝陽地區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普及情況,找出存在的問題,探討如何有效利用電子閱覽室,來推動農村鄉鎮經濟和文化娛樂的發展。
[關鍵詞]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和管理信息資源共享工程
[分類號]G250.7
2012年2月3日文化部和財政部正式發布《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并在全國范圍實施。這一強國富民的網絡工程,比農家書屋更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越性。它能夠全方位高速度地傳遞科學技術和文化娛樂信息,讓廣大鄉鎮農民共享和利用現代網絡資源,充實并豐富基層群眾的現代科學知識和文化生活,推進農村各項事業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為了全面了解朝陽地區各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情況,2013年12月筆者對朝陽地區部分縣、市、區及鄉鎮電子閱覽室進行了調研,找出阻礙其運行發展的普遍問題,并對如何保證電子閱覽室正常運行提出幾點建議。
朝陽市區131個鄉鎮中有92個鄉鎮建立了電子閱覽室。筆者這次共走訪了市轄下的三縣、兩市、兩區的14個鄉、鎮,對電子閱覽室人員、環境、設備進行了深入調查。目前,各縣、區級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所在地點、設備及管理人員配備已達到了規定的標準。鄉鎮級的電子閱覽室環境基本達標,具體情況見表1。現有鄉鎮電子閱覽室都配備了聯想啟天M435E微機、移動硬盤、打印機、電視機等設備,以及4M 或10M的網絡帶寬。目前鄉鎮電子閱覽室面積都在30平方米以上,有很多已達到50~80平方米。但在調查中也發現各鄉鎮電子閱覽室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表1 朝陽各縣、市、區的各鄉鎮電子閱覽室調查結果
1.1電子閱覽室空置
調查中發現,鄉鎮電子閱覽室空置現象比較普遍。12月份的朝陽,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在實際走訪中我們看到好多鄉、鎮的電子閱覽室沒有讀者,比如朝陽縣的西營子鄉、雙塔區的長寶鄉,網絡閑置,微機設備處休眠狀態。由于各鄉鎮的情況不同,有的閱覽室建在鄉鎮政府院內,有的建在離鄉、鎮政府較遠的地方,離鄉鎮政府近的取暖沒有問題,離鄉鎮政府遠的冬季取暖就出現了問題。由于經濟條件限制,電子閱覽室缺少獨立的供暖設施,電取暖資金消耗又太大,所以很多鄉鎮電子閱覽室寬就變成了擺設。零下15度的氣溫,屋內寒氣逼人,如無取暖設備,何談有效利用,網絡和微機設備閑置也就不足為怪了。國家為農村信息化建設所投入的大量資金嚴重浪費,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1.2人員與管理問題
鄉鎮電子閱覽室基本沒有專職管理人員。人員兼職可能無法保障鄉鎮電子閱覽室開放時間和有效管理,無法保證網絡和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安全運行,無法保證用戶隨時都能通過網絡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信息。各鄉鎮的實際情況比較復雜,從表面來看各個鄉鎮的微機設備基本到位,但與服務相關的規章制度還不完善和健全。網絡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責任性很強的事業,兼職的管理員根本無法保證鄉鎮電子閱覽室的正常運行。管理員多數為義務服務,沒有任何報酬,影響了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到電子閱覽室的服務效果和宣傳效果。電子閱覽室利用率低下在所難免。
1.3信息資源缺乏針對性
國家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實施的鄉、鎮電子閱覽室計劃,是想把農村文化科學教育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為基層群眾搭建方便快捷的文化信息平臺,滿足基層群眾的信息需求,縮小城鄉之間的信息鴻溝。在調研中發現,各鄉鎮電子閱覽室不僅設備設施相似,管理服務制度相同,就連所提供的資源與服務也基本相同,很難激發用戶利用的欲望。各縣、市、區的地理條件不一,文化基礎不同,經濟發展狀況存在差異。缺乏針對性的信息資源,千篇一律的服務形式,很難體現電子閱覽室的真正價值,容易被人們將其混同為文化娛樂場所?;鶎尤罕娦枰蟊娀奈幕畔①Y源,更需要那些符合當地特點的文化信息資源。鄉鎮電子閱覽室不應僅僅是文化休閑娛樂的場所,還應成為科技致富信息傳播的通道和科學知識普及的基地。鄉鎮電子閱覽室需要更多的富有針對性的信息資源。
2.1強化對電子閱覽室重要性的認識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織實施的一項文化創新工程。建設鄉鎮電子閱覽室的目的就在于消彌城鄉之間的信息鴻溝,促進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必須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應從社會和諧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認識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的價值和意義,積極支持鄉鎮電子閱覽室建設工作。鄉鎮電子閱覽室在豐富鄉鎮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農村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縮小城鄉之間文化差距等方面必將發揮重要的作用。網絡是一個全球信息集散地,網絡的能量不可低估。管理者應該科學地引導上網群體,有效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糧,把鄉鎮電子閱覽室真正建設成為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
2.2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與責任意識
調研中發現,經濟條件較好的鄉鎮,人員配備和管理環境都比較完善,電子閱覽室都體現了其應有的價值。以北票市大三家鄉、臺吉鄉為例,這兩個鄉鎮的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很負責任,各種制度健全,電子閱覽室連續開放,利用率很高。筆者認為,要實現電子閱覽室的建設目標和服務效益,必須強化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無論地區經濟條件的好壞,無論地區文化基礎如何,各鄉鎮電子閱覽室都應建立和完善管理和服務機制,對開放時間及服務各項內容進行規范。鄉鎮電子閱覽室的管理員不管是兼職或專職,人員必須固定。如果一定要兼職人員管理,那么就應該提供一定的報酬,以保證管理員的工作熱情。除此之外,必須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員的職責和崗位規范,建立設備操作與維護規程,保證電子閱覽室的有效運行和安全運行。同時,各電子閱覽室應做好服務成效反饋工作,要建立工作臺賬,對閱覽人數及活動情況進行詳細記載,以此掌握讀者信息,分析讀者上網規律和需求趨向。這是電子閱覽室深化服務的基礎。
2.3不斷拓展服務方式
鄉鎮電子閱覽室管理員要經常聽取各方的群眾意見,了解廣大群眾對閱覽室的應用需求;要針對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年齡階段群眾對網絡文化的需求,不斷改進服務方式,拓展服務范圍,增強服務的針對性。遵循既突出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需求,又能服務鄉鎮經濟發展的思路,為當地群眾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務。在信息已成為重要生產力的今天,鄉鎮領導要高度重視電子閱覽室的發展。特別是冬季農閑之時,是利用電子閱覽室的大好時機。要想辦法解決冬季取暖的問題,讓村民寒冬季節里也能充分利用網絡信息資源,這也是鄉鎮政府領導關注民生的重要體現。
2.4打造綜合文化教育平臺
鄉鎮電子閱覽室也是村民社會教育的平臺。國家構建農村信息網絡、推廣電子閱覽室建設工程的目的,在于加速鄉鎮多功能文化活動場所的形成。網絡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培訓基地,管理人員要有針對性地引導群眾有效利用,并深入學習,積極探索,不斷開發電子閱覽室的功能。充分發揮網絡信息資源的作用,幫助農民群眾及時了解和掌握各種科學文化知識、生產致富信息、市場需求信息等,不斷拓展為農村產業化服務的范圍,不斷深化服務的內容。網絡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信息傳媒平臺,電子閱覽室是網絡信息傳輸的節點,這里匯聚了優秀的文化資源和教育資源,管理者應對網上提供的多方面優秀文化教育素材進行整合,將鄉鎮電子閱覽室打造成為綜合文化教育平臺,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近年來,我國的各行各業都在飛速地發展,文化產業也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特別是國家通過在全國范圍內推廣電子閱覽室工程,將網絡信息服務延伸到了農村鄉鎮的廣闊天地,讓廣大農村基層群眾共享現代社會發展的成果,基層百姓得到了實惠。希望鄉鎮政府領導和管理者充分利用好電子閱覽室這個信息平臺,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和優秀網絡信息資源的作用,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和文化生活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文社文發[2012]5號.文化部財政部關于印發《“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2-02-27)[2014-09-17].http://www.gov.cn/zwgk/2012-02/27/con?tent_2077526.htm.
[2]呂秀云.大學圖書館電子閱覽室服務功能與管理[J].高校圖書情報論壇,2006(2).
[3]付長志.社區鄉鎮公共電子閱覽室的建設與存在問題探討[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1(10).
[4]劉麗,呂明.鄉鎮圖書館:農村經濟和文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J].鄉鎮經濟,2005(11).
李少慈男,1957年生。本科學歷,館員,技術部主任。
收稿日期:(2014-12-07;責編:徐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