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陽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就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進行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原原本本學習和研讀經典著作,努力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自己的看家本領,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提高戰略思維能力、綜合決策能力、駕馭全局能力?!碑敶髮W生所處的時代,是經濟快速發展的攻堅時期,也是深化社會改革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來自意識形態領域的挑戰和復雜社會思潮的沖擊,對當代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形成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響或作用。培養當代大學生馬克主義哲學素養,有助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它能夠塑造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的靈魂,能夠培養一個人、一個群體、一個民族的創新精神,這在培養高素質人才中是極為重要的。因此,高等院校應當高度關注哲學教育問題,要把哲學教學放在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位置,著重促進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觀的形成。
一是推進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教育理念的普及。馬克思主義很重視啟蒙和宣傳,因為先進的思想必須通過灌輸才能為大學生所掌握。培養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必須對自由、平等、參與、權利等價值理念進行普及,使當代大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專業知識等轉化為適應發展要求的實踐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潛力,在參與社會實踐中體現自身價值。
二是推進馬克思主義共同信仰的穩固。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只有在他們的頭腦中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共同信仰,才能使他們在時代發展大潮中思想逐漸成熟,正確應對各種前進中的各種風險和挑戰。當前,受經濟多樣化、世界多極化格局影響,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不同的價值理念、錯誤的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產生深度影響,尤其是社會上一些思想落后人員“不信馬列信鬼神”、追求極端個人主義、自我利益至上,大學教育如果對錯誤思想不加以駁斥、對馬克思主義信仰不加以宣揚和引導,必然會削弱對大學生成長的培養作用。
因此,在在培養當代大學生的過程中,應當大張旗鼓地宣揚馬克思主義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意識形態領域 復雜 嚴峻斗爭形勢,自覺堅定共產主義信念,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堅定共同信仰中把力量凝聚起來。
當前,隨著經濟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信息來源渠道更為寬廣、視野更為開闊,整體知識結構呈不斷上升趨勢,這一時期,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在校學習和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經歷相對比較單純。同時,當代大學生年齡結構處在可塑性最強的時期。應當緊緊抓住這一關鍵期,著力塑造他們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使他們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一是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培養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其中既包括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也包括專業理論素養和業務技能素質,這樣才能保證他們在未來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不至于被淘汰。在綜合素質中,思想政治素質是最為關鍵的,處于指導地位,“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思想素質過硬,其他方面才能有保證;思想素質不夠,其他素質即使很高,也難以擔當重任。大學生思想素質中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科學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這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為基礎支撐。
二是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哲學思維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重要組成部分,其最根本的核心的就是能夠用發展、聯系、全面、客觀的觀點分析認識人和事、分析研究解決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問題和矛盾的能力。哲學思維是當代大學生思維系統的核心思維,它統領、制約著大學生其他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只有具備哲學思維,當代大學生才可能為自我發展奠定堅實的方法論基礎。
三是有利于培養創新人才。創新是發展的不竭動力。事物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一切發展都源于創新動力趨動。當代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創造者、實踐者,必須培養塑造他們的創新意識,廣泛開展創新實踐,使他們對客觀復雜事物的認知達到新高度,具備新穎獨特的思維視角,在各種社會挑戰中始終保持創新精神和進取動力。
一是占領政治理論課堂主陣地。政治理論課堂教學是進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的關鍵環節。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既開設有各門理論課程、專業課程,也安排有政治理論課程。在實施政治理論教學中,應高度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培養,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在課程中融入滲透馬克思主義哲學內容,著重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培育,幫助大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
二是提升任課老師的哲學素養。任課老師是大學生學業上的引路人,其思維視野直接影響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應當著重挑選、培養具備扎實哲學素養的老師進行授課,使他們在把握前沿知識有效傳給學生的同時,能夠給予學生如何做人的啟發、如何看待客觀世界的培養。真正用自身的一言一行引領學生,做大學生成長成才道路上的良師益友。
三是濃厚哲學文化氛圍。文化是增強凝聚力、加強傳播力、擴大影響力的重要載體。文化能夠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哲學素養離不開哲學文化的熏陶。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培養,是以培育大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哲學素質、樹立正確世界觀和方法論為目的的教育活動。通過營造濃厚的哲學文化氛圍,能夠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的培育指明方向,并提供豐富的哲學文化資源。
四是科學評估考核。在大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及時建立哲學素養培養評估考核體系,全面掌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素養培養情況。在畢業考試等環節中,又要考核知識掌握情況,又要將平時的課堂表現、實踐等環節納入成績,從多方面注重大學生哲學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