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績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與可持續發展教育
康績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立足于綜合,著眼實踐,體現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指綜合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是指把數學和其他學科知識聯系起來解決實際問題。可持續發展教育理念強調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包括尊重差異與多樣性、尊重環境、尊重地球資源、尊重當代人和后代人。旨在使學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當代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學會尊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內,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教學手段、教學策略等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自然融入數學學習呢?我在數學教學中,嘗試利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選取合適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素材,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的機會,體驗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習的主體,創造性的學習,從學習研究可持續發展教育素材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體會參與的快樂,同時受到心靈的震撼,學會反思,思考人類生存的價值,意識到只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習慣的養成開始,從保護環境起步,開始尊重之旅,約束自己的行為舉止,實現可持續發展教育。
怎樣才能將可持續發展教育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有效結合,發揮最大效應呢?在教學時教師可根據具體情況,創設情景,體現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綜合特性,將可持續發展教育融入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讓學生在數學實踐活動中親歷感受,樹立憂患意識,學會反思,思考人類自然環境應如何趨利避害,從小就有意識的約束自己的行為習慣,從而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人生目標,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比如:人教版六年級數學《節約用水》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小組內實驗,親身經歷水龍頭漏水過程(用水槽接漏掉的水),通過數據的收集,數據的整理,通過計算得到比較科學的數據,再經歷全班交流匯報,對比數據,發現各個小組得到的實驗數據都很接近,而這些一滴滴不被人們重視的水匯集起來是那么的多,科學地證明水資源被無聲的浪費,在看到缺水地區的人們生活的艱辛景象后,學生的心靈著實受到震撼,自覺自發的原意以身作則,珍惜水資源,并主動向身邊的人做宣傳節水的重要性,還將浪費水資源現象延伸到電能、每天的三餐、作業本、鉛筆等諸多方面,在這樣的數學實踐活動課中,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了數學學習的過程,體會了參與的快樂,成為了學習的主體,創造性的學習,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更重要的是學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愿為人類生存環境做貢獻,學會了尊重環境,學會了尊重地球資源。這也足以證明可持續發展教育能夠自然地融入數學實踐活動課中??芍^一舉多得。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需要學生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教師只需引導學生自主完成綜合性學習活動,學生來自主地、創造性地學習。以重大社會問題(如環境、人口、資源、糧食)為研究契機,綜合各學科特點,將不同學科有機結合,把學生的探究發現、大膽質疑、調查研究、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社會參與作為重要的發展性教學活動。比如:人教版五年級數學《植樹問題》實踐活動,教師和學生一起研究植樹問題的同時,可引導學生完成以下任務:(1)說說我們為什么要植樹?(樹木能夠制造氧氣,保持水土,消除噪音,凈化空氣等)。(2)探討植樹時產生的數學問題(植樹時樹的棵數與樹之間的間隔數的關系。生活中有與植樹問題相似的情況嗎?)。(3)寫一份保護樹木的倡議書。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教師不僅解決了與植樹相關的“數學問題”,而且把數學與科學、環境意識聯系起來,從而使學生得到綜合性的訓練,可謂受益匪淺。
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拓展性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設計數學學科與可持續發展教育實踐活動的方案,使可持續發展教育真正融入到數學實踐活動課當中。讓學生在親自參與,主動實踐中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將可持續發展教育納入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比如:人教版六年級數學《自行車里的數學》實踐活動,學生通過了解自行車的構造,發現自行車中得數學,通過計算多種自行車前齒輪與后齒輪的比值,發現比值越大,車輪轉的圈數越多,說明同樣蹬一圈腳蹬,比值大的自行車走的快。通過親身騎車,得到驗證,結合數據理智的選擇騎上去輕便快速的自行車,同時,在之前活動課的經驗上自發的提倡宣傳騎自行車出行健康環保,低碳節能,與老師同學約定,堅持讓身邊的人低碳出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教育觀念萌芽了,具備了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當代人的素質。
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既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與生活、與社會緊密聯系起來,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又通過學生的實踐與研究,逐步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促進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比如:在課標人教版一年級數學總復習課時,我設計了一節數學實踐活動課《走遍包頭》,一節復習課中,我將本冊書中的知識點設計成“下棋”比賽,而棋盤就是包頭地圖,男女生比賽答題,答對了走一步(走到包頭的一個區),有權為大家介紹包頭這個區域的知識。先走完的獲勝。學生特別喜歡,意猶未盡,從中既復習了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準確的運用所學數學知識,體驗了參與的樂趣,具有了競爭意識,建立了集體榮譽感,學會了團結協作,又對自己居住的城市有了深入了解,知道了包頭市是國家首批文明城市之一,產生了自豪感,紛紛表示要約束自己的行為,做文明人,為包頭市增光添彩,從小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決心為自己的家園做奉獻,邁出了人生目標的第一步。
通過以上幾個課例說明可持續發展教育是能夠與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融合到一起的,但一定要注重興趣激發、過程感悟、課堂生成、課外延伸。教育的目的不單單是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做人!做可持續發展的人!
(作者單位: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一機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