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愛蘭,閻 黎,莫峻雯
近年來,中國糖尿病的流行趨向已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趨勢就是其流行高峰正在向農村轉移[1]。為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糖尿病教育管理水平,2013年1月由我市護理學會內分泌專業委員會組織,采用糖尿病護理小組工作模式對基層醫務人員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技巧和管理模式進行培訓,通過集中的理論學習與臨床技能實踐相結合的培養方式,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糖尿病教育管理水平和技能,探索了一條培訓基層糖尿病教育者的有效方法。
1.1 對象 選擇桂林市縣、鄉鎮醫院的醫務人員30人,要求專科以上學歷、從事臨床工作5年以上,責任心強,熱愛糖尿病管理和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醫學知識、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職業素質。其中,專科學歷13人,本科學歷17人;護士9人,住院醫師9人,公共慢病管理人員12人。
1.2 方法
1.2.1 成立糖尿病工作小組 糖尿病工作小組由5人組成,其中,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1人,糖尿病專科護士1人,糖尿病教育者1人。糖尿病工作小組人員熟練掌握糖尿病知識、糖尿病護理技能及溝通技巧等方面的知識,小組成員分別參加過美國世界健康基金會中國糖尿病教育項目、強生學院糖尿病教育者及美國家庭醫師學會基金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教育與管理組舉辦的學習培訓和糖尿病專科護士培訓。
1.2.2 培訓方法 ①培訓形式。采用集中理論授課、播放視頻、病例分析及小組討論、操作示范、角色扮演、臨床實習等形式進行培訓。②培訓內容。包括臨床醫學知識、糖尿病專科知識(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常見并發癥和糖尿病護理,如胰島素注射技術、血糖儀操作技術、糖尿病病人的日常管理等)、人文社科知識、健康教育策略等。③培訓方法。建立網絡QQ群,在分2次共12個學時的集中理論學習后,在網絡QQ上不間斷進行糖尿病理論知識學習和交流討論,做到及時追蹤培訓者的學習工作情況;向培訓人員發放《2010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國糖尿病護理及教育指南》等書籍及糖尿病教育工具;到綜合醫院內分泌科進行專科實地培訓4周,每次1人或2人,由糖尿病專科護士進行一對一的帶教。并制定培訓目標與計劃,包括:糖尿病飲食計算和食物的交換、胰島素筆及血糖儀的正確使用;10g尼龍絲的操作、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糖尿病活動及大型活動的策劃與組織等。臨床實習期間負責對內分泌科糖尿病病人教育管理工作,完成10例一對一的健康教育、6次小組教育、3次健康教育門診工作、1份大型糖尿病活動策劃書、1篇論文。培訓結束前進行理論和專科操作考核,并撰寫培訓小結。
1.3 評價方法 在進行理論知識培訓和綜合醫院內分泌專科短期實地培訓前后對培訓者進行糖尿病知識和糖尿病護理技能的測評,糖尿病知識部分滿分100分,80分合格;護理技能部分(胰島素筆、便攜式血糖儀、多媒體的安裝和正確使用、10g尼龍絲的正確操作、教育計劃的書寫)滿分為100分,操作90分合格,教育計劃書寫80分為合格。同時比較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前后153例糖尿病病人生化指標改善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和統計分析。
2.1 培訓前后基層醫務人員糖尿病知識和技能測評比較(見表1)
表1 培訓前后基層醫務人員糖尿病知識和技能比較 人
2.2 接受糖尿病知識教育前后糖尿病病人生化指標 改善情況(見表2)
表2 教育前后病人生化指標情況(n=153)
3.1 應用護理小組模式培訓有利于提高基層糖尿病教育者的教育水平 目前,基層醫護人員對糖尿病知識掌握不足,缺少合格的糖尿病專科醫師、護士,教育仍存在盲區[2]。本研究運用糖尿病護理小組工作模式培訓基層糖尿病教育者,通過集中理論學習、綜合醫院的臨床實踐及網絡QQ群的持續支持,提高了基層醫務人員的糖尿病專科理論知識水平、操作技能及糖尿病教育的能力,表1結果顯示,培訓前基層醫務人員對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和專科操作技術的掌握程度低,對糖尿病教育技能及糖尿病教育計劃的制訂方面幾乎是盲點,經過理論培訓特別是4周臨床實踐培訓后,基層醫務人員的糖尿病專科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教育計劃制定方面均較培訓前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其中胰島素筆、血糖儀、10g尼龍絲操作正確率達到100%。如何有效開展糖尿病教育是各基層醫院所面臨的問題。香港的糖尿病護理重視多學科合作,以糖尿病互助小組的形式提供支持,并實施網絡管理、資源共享[3]。運用糖尿病護理小組工作模式,組織以基層醫療單位為成員的糖尿病護理工作小組,進行集中學習培訓和互聯網QQ群1個月1次的網上學習培訓,通過QQ群布置糖尿病教育工作,持續提供支持、幫助各醫院間的相互交流與鼓勵。學員培訓后能在本單位開展糖尿病教育工作,如進行小組教育、一對一教育、大課堂教育、糖尿病聯誼會等活動。
3.2 護理小組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教育效果糖尿病治療是以糖尿病教育為基礎的個體化綜合性治療[4],病人的受教育程度直接決定其對疾病的認知程度,從而影響其對疾病的治療態度。良好的糖尿病教育,能使糖尿病病人掌握糖尿病知識,提高自我效能,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經過培訓合格的基層醫務人員對糖尿病病人進行糖尿病知識教育和技能的培訓后,從表2可以看出病人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指標得到改善,體重指數、血壓得到控制。
利用糖尿病護理小組工作模式培訓基層醫務人員,能有效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糖尿病知識的理論知識水平、健康教育能力,規范基層的糖尿病教育工作,提高基層健康教育效果。
[1] 劉赫,劉國良.中國糖尿病的流行高峰正在向農村轉移[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0,6(5):12-14.
[2] 索莉,管向萍,于紅.基層糖尿病健康教育現狀及應對措施[J].實用醫藥雜志,2007,24(7):869.
[3] 莫永珍,黃綺文.香港糖尿病專科護理與教育的學習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5):479-480.
[4] 高永莉,張開蓉.糖尿病治療是以糖尿病教育為基礎的綜合治療[J].當代醫學,2012,18(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