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燕
早產兒是指胎齡未滿37周的新生活體嬰兒,大多數體重2 500g以下,頭圍33cm以下,身長不足47 cm[1]。早產兒是一個極其脆弱的群體,特別容易受外界的影響,醫院監護室的環境壓力源,如光源、聲源以及各項醫療護理操作等都可以給早產兒帶來強烈的不舒適感,影響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及疾病的恢復。特別是光源,為了觀察病情需要,病室內24h明亮的光線使患兒的病情受不同程度的影響,延長了住院時間,增加了病人的經濟負擔。我院兒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對24h光線實施管理,使用遮光罩形成循環光線,促進了早產兒的生長發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兒科住院的早產兒60例,在早產兒病情穩定的情況下,采用按順序編碼,采用不透光且密封的信封保存的方法,每個研究對象所接受的治療方案由產生的隨機分配序列產生,并被放入按順序密封且不透光的信封中,合格的受試對象同意進入試驗時,信封才能被打開,受試對象才能接受相應的處理措施。試驗前取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與家屬進行良好的溝通,簽署知情同意書。最終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
1.2 方法 對照組延續傳統的方法使早產兒暴露在光線中。觀察組采用遮光性強的布做成的遮光罩罩在暖箱上,根據正常人體生物鐘的規律控制環境光線對早產兒的刺激,各項治療護理集中操作,讓早產兒得到充分的休息。遮光罩的設計:使用遮光性強的布制作成暖箱頂蓋大小相同的布罩,布罩底部四周垂下暖箱有機玻璃下約2cm,將整個暖箱有機玻璃全部遮住,暖箱兩側(不是開門的兩側)垂下的布上方各開一個直徑為10cm圓形窗口,暖箱四面垂下的布無需縫上,在觀察早產兒時從圓形窗口觀察即可,減少了光線刺激,必要時將一邊的布掀起觀察,白天不需要時即可拿掉遮光罩,遵循了晝夜循環光線的原理。傳統的遮光罩未在暖箱兩側開10cm的圓形窗口,在觀察患兒時直接將罩子掀起,導致突然的強光使早產兒產生不適。對照組除不使用遮光罩外,接受與觀察組同樣的保健護理措施,如沐浴、鳥巢、撫觸等。
1.3 評價指標 分別比較患兒出生7d及14d體重和每天奶量增長情況。每天早上(06:00)攝奶前測量體重。記錄早產兒24h攝奶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對兩組資料進行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早產兒出生7d及14d體重和攝奶量增長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早產兒出生7d及14d體重和攝奶量增長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體重(kg)24h攝奶量(mL)14d觀察組 30 0.029 5±0.003 9 0.257 5±0.008 7 203.166 7±2.出生7d 出生14d 出生7d 出生783 0 263.566 7±3.580 5對照組 30 0.004 6±0.003 6 0.188 5±0.005 8 181.666 7±2.618 4 221.966 7±3.858 3 P<0.05 <0.05 <0.05 <0.05
隨著醫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對早產兒的救治不僅局限在醫療效果上,其生活質量也需要提高。早產兒提前來到這個世界,強烈持久的光線對發育不成熟的視網膜造成損害,使視網膜的發病率增加[2],還可造成其生理和行為的改變,加劇早產兒的不安定性[3],早產兒暴露于過多的光照中伴隨著代謝速度加快造成體重不增[4],早期睡眠節律的打亂將影響后期的睡眠質量。生長激素在睡眠時分泌旺盛,覺醒時相對減少,因而良好的睡眠在促進嬰兒生長發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5]。使用遮光罩能夠人為地控制光線,但很多資料顯示使用遮光罩不便于護理操作及病情觀察,本研究中遮光罩的設計與傳統意義上的遮光罩不同之處在于:暖箱兩側(不是開門的兩側)垂下的布上方各開一個直徑為10cm圓形窗口,這樣即符合早產兒對光線強弱的需求,又可以及時觀察病情。經臨床使用觀察,此款遮光罩更方便、可行。早產兒使用遮光罩后,晝夜循環的光線能夠促使早產兒晝夜節律的形成,建立良好的生物鐘,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兒在體重和奶量增長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 田衣.科學護理早產兒促進早產兒的正常發育[J].全科護理,2010,8(6B):1591-1592.
[2] 張會云.醫院環境對新生兒的影響與干預對策[J].實用醫技雜志,2011,18(2):210.
[3] 孫健偉,李靜,孫靜.早產兒的環境護理支持[J].護理研究,2007,21(7B):479-480.
[4] 孫慧清,熊虹.燈光與早產兒休息-活動模式關系的臨床研究[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08,23(2):78-80.
[5] 李梅,張國靜.撫觸對新生兒攝乳量排便及睡眠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1,43(12):1515-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