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平 陳麗丹
摘要:運用教學設計基本方法,結合MOOCs的特點及其在基礎學科實施中的優勢,探索中學地理教學與MOOCs結合的新途徑,總結了MOOCs帶來的改進和有可能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MOOCs模式;基礎教育;中學地理教學設計
MOOCs(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是大規模網絡開放課程的簡稱,是面向公眾的免費開放式網絡課程。
焦建利曾撰文稱MOOCs對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國際化、民主化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他給中國大學提出了五個建議:把開放教育資源和MOOCs納入大學發展戰略中;幫助教師和學生掌握在線參與式學習方法;積極探索和深化大學課程與教學模式的創新;引導教師將開放教育資源引入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加強研究,有計劃分步驟地嘗試和探索MOOCs。
一、HOOCs的教學特點
Downes總結出MOOCs的四個基本原則:匯聚,混合,轉用,推動分享。結合Downes提出的MOOCs的四個基本原則,我國一些教育學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了MOOCs模式的具體教學特點有如下幾點:
(一)教學資源的開放化。在美國Udacity、Cotlrsera、edX三大MOOCs平臺相繼建立。
(二)教學方式的混合化。以往的課堂教學和網絡公開課,較多的是提供面授講解和視頻授課,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沉浸感,而MOOCs體現的便是一種教學課堂的全程參與模式,時刻兼顧學習者的需求,彌補了以往網絡教育功能泛化,交互性功能不足等缺點。
(三)學生學習的個性化。MOOCs模式的學習中,學習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或個人學習發展需求進行選課,獲取各類學習資料,參加討論組和學習講座等各種活動,分享個人觀點。
(四)教與學的互動性強。以現有的大多數學習者的學習能力與自控能力來看,單純的依靠學習者在網絡上進行自學,學習效率是很低的,因此,需要教師的引導授課。
二、HOOCs模式下中學地理教學設計的原則
在傳統的地理教學中,總有知識死角難以攻破,MOOCs這種近年來新興引進國內的學習方式,填補了中學教學中基礎學科知識死角難以攻破的空白,運用MOOCs進行中學地理教學設計應當遵循如下原則:教學設計要堅持學習過程的開放性原則;教學設計要堅持資源整合的原則;教學設計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教學設計要堅持協作共贏的原則。
三、HOOCs模式下的教學設計
在MOOCs模式下進行初中地理的教學設計,本身就是一種全新的嘗試。以下是筆者在MOOCs模式下,對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節“地球的運動”一課進行的教學設計。設計的基本設想是充分利用一節課的課堂時間,分段進行實施,跟進教學。
初步運用階段:在“慕課網”上學習需要每個學生注冊一個學習賬號。“地球的運動”一課的學習主要難度在于為學習者建立空間概念和培養學習者的空間思維能力。通過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研究,教師將本課的知識內容分成幾大知識模塊,查找優質的鏈接資源。課前組織學習者進行新課前的知識認識與討論,在討論區“師一生”與“生一生”之間進行討論,對分歧問題進行交流。對于學習難度集中的問題教師及時把握,并歸納梳理,調整好協助學習者學習新知識的輔助思路。
規劃運用階段:通過短暫的初步運用階段,教師已基本掌握了學習者對于新知識的認識程度。本階段的設計主要是用來解決學習者在前一階段的討論交流中所暴露出來的學習盲點與知識軟肋。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借助MOOCs引導學習者步步化解對知識的未知,逐漸推進學習者對于解決問題的思考。教師為學習者推薦一些立體動態的地球模型鏈接,從立體維度上為學習者建立空間概念。面對面授課交流,避免了網絡上答疑時間延遲的缺點。
后續擴展階段:一節課,在通過前兩個階段的認識與學習過后,學習者對新知識有了不同程度的學習,接下來便是利用最后的一點時間,利用好MOOCs平臺,加深學習者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消化。教師可以為學習者推薦鞏固知識內容的助學游戲,寓教于樂,讓學生喜歡學,樂于學,快樂的學。MOOCs模式存在一種同伴互評的交流形式,這就大大縮短了測驗評判的時間,而且有助于同伴間互相監督學習,互相促進進步。
MOOCs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MOOCs模式引入到初中地理的學習中,不僅可以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習者的信息技術能力、良好的英語能力、自我調節適應學習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等,而且可以增強學習者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地理學科的學習趣味。
然而將MOOCs模式運用到初中地理的教學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比如學習者較多,教師對學習者網上嵌入式問題的回答與討論情況不易掌握;對課前學習者自主學習過程中知識難點的搜集困難;對不同基礎的學習者分層教學體現的不夠明顯;對網絡要求嚴格等,許多問題還需深入的思考和仔細的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