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靜 徐海清
摘要:ERP沙盤模擬是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中主要存在三個問題: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環節與教學時間存在矛盾,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基于以上問題,從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和引入翻轉課堂兩個方面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ERP;沙盤;會計學專業;實踐課程
一、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的特色
ERP沙盤模擬借助沙盤、道具、表單等工具,將企業所處的內外部環境抽象為具體的經營規則,在共同的經營規則的指導約束下,各虛擬企業制定經營決策、展開企業的關鍵業務、組織會計核算、編制財務報表,完成企業的主要經營活動。在此過程中與其他企業既有競爭對抗,又有彼此合作。與傳統課程相比,ERP沙盤模擬教學具有特殊性。
(一)體驗式教學
ERP沙盤模擬過程中學生根據經營需要有明確的角色分配,通過分工協作進行決策,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學生是真正的主體,而教師則扮演引導者、陪伴者和裁判的角色。
(二)集中式教學
ERP沙盤模擬通常集中在2至3天,需要學生完成4至7年的持續經營,集中教學能夠保證學生處于高度興奮狀態,最大限度的調動學員的學習興趣。
ERP沙盤模擬的特殊性決定了該課程以實踐為主,力圖在較短的時間內讓學生親自參與到模擬企業的經營中,運用、檢驗和鞏固專業知識,同時感受經營環境的復雜性與多變性,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會計學專業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未能充分體現理論指導實踐
1.會計理論與實務脫節
在ERP沙盤模擬對抗中,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實際表現反映出傳統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脫節。以選銷售訂單為例,模擬對抗中的訂單分為現款交易和賒銷兩種類型。但會計學專業學生在選訂單方面并未體現出專業優勢,具體而言,很多模擬企業會大搞賒銷,雖然擴大了銷售,卻未充分考慮到應收賬款過多對企業的不良影響。有的模擬企業因為應收賬款過多導致資金周轉不靈而不得不通過高利貸的形式進行融資,在模擬對抗中高利貸的年利息率高達20%,而模擬企業的稅后利潤率則一般僅為17%左右。財務報表方面,學生在填制報表時經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反映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并不扎實,此外,會計信息作為“商業語言”理應服務于決策,而在對抗中學生還是停留在“為報表而報表”的階段,僅停留于編制報表,并未對會計信息進行充分的分析使之服務于模擬企業的決策。除此以外,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實務處理上也會出現問題,如銷售訂單有賬期,即模擬小組以賒銷的形式進行銷售時,在填制利潤表時,學生通常不清楚是否需要確認當期的銷售收入,這就體現了學生并未真正理解權責發生制的實質。
2.知識面不足。影響沙盤對抗效果
ERP沙盤模擬是對企業經理管理的全方位展現,需要參與者具備相關的理論知識,具體而言,包括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生產運營管理、會計、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會計學專業的學生由于專業的限制,在實踐教學中表現為對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物流運作的陌生,沒有在模擬中很好地進行戰略規劃、市場調查、市場定位等基本工作,從而限制了學生在沙盤模擬中的發揮,也沒有充分體現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指導作用。
(二)教學環節與教學時間的矛盾
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包含三個主要環節:其一,規則講解和領做初始年;其二,模擬經營對抗;其三:經營點評和總結。三個環節密不可分,共同服務于教學目標,其中第二個環節是實踐教學的核心環節。但在教學中,講解規則、領做初始年往往需要占用半天至一天的時間,經營點評和總結往往只能分配很少的課時。這樣就導致第一個環節大大擠占了學生自主模擬經營的時間,而第三個環節深度不夠,從而失去了讓學生從感性體驗上升為理性認知的機會。
(三)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影響教學效果
學生的知識結構、對規則的理解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效果,以沙盤規則為例,ERP沙盤模擬需要各模擬企業在相同的初始條件和既定的規則下展開競爭,只有熟悉規則才能合法經營,才能在虛擬的市場中求生存、謀發展。但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導致對規則的理解和掌握速度和深度不同步,因而一部分學生覺得教學進度過慢,占用了模擬企業經營對抗的寶貴時間,而另一部分學生則被經營過程“拖著走”,從而影響了模擬企業的正常經營。
通過ERP沙盤模擬實踐一方面希望幫助學生檢驗、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企業經營中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則讓學生有機會去接觸企業經營的關鍵流程和核心模塊。通過模擬期望讓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在知識結構上的缺漏以及在知識運用上的不足。但實際上,ERP沙盤模擬往往還停留在一場過程轟轟烈烈的“圍繞規則的游戲”。
三、完善會計學專業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的對策
針對會計學專業ERP沙盤模擬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兩個方面提出解決對策,一方面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另一方面引入翻轉課堂。
(一)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銜接
建議會計專業在開設專業課前先讓學生體驗工業沙盤(ERP模擬對抗),從而建立對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感性認識,這樣對學生理解企業主要經濟業務的核算大有幫助。而沙盤教學中的財務數據可以作為專業課教學案例供師生使用,從而使學生對經濟業務核算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思考。
(二)引入翻轉課堂
在ERP沙盤模擬對抗中引入翻轉課堂既能夠有效拓展教學容量,又可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要。一方面,通過翻轉課堂可以將理論知識學習、規則講解“前移”,從而在模擬經營中贏得更多的時間,通過翻轉課堂還能夠在課后加深經營點評的深度,從而讓學生將對企業的經營由感性體驗上升到理性認識。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興趣愛好在沙盤模擬前和模擬過程中有針對性地來補充理論知識的缺漏,同時學生還可以自己掌控學習的次數和節奏。
具體而言,基于翻轉課堂的ERP沙盤模擬課程設計如下:
1.課前準備
課程初始,由教學團隊制作教學視頻。建議由教師和沙盤供應商共同制作教學視頻,將視頻分為課程介紹、理論知識類和運營規則類三大類。以理論知識為例,可將理論知識分為經營中涉及的各個子類,如戰略規劃、市場營銷、生產運作、產品研發、財務管理等,每個視頻時長15分鐘左右。
學生在課前組建團隊,分配角色,根據角色進行學習。
2.主要教學環節設計
(1)任職資格考核
按角色對學生的前期學習進行任職資格考核,包含理論知識和運營規則,考核不通過者需要再次進行視頻學習。
(2)教師集中解答問題
教師根據學生在前期視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集中解答。
(3)學生展開經營模擬
通過翻轉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充裕的時間參與關鍵的學習環節,教師充當“教練”角色,陪伴學生并提供咨詢性建議。
(4)點評
在模擬對抗后,教師介紹企業經營業績的評價方法,并向學生展示最終的經營成果和業績排名。
3.課后延伸
(1)典型經營案例分析
基于課堂時間限制,教師對經營結果的點評往往只局限在班級內部,有時甚至流于形式,僅進行簡單的數據展示和分析,這樣就使得課程效果大打折扣。通過翻轉課堂可以有效地拓展評價的廣度和深度。其一,教師選取的經典案例可以跨越班級的限制、年級的限制、專業的限制,還可以引用歷年國賽、省賽的案例來展開分析,從而使案例更為豐富;其二,教師可以引入統計分析方法(如因子分析法),選用多個綜合指標對模擬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從而更全面、客觀地分析經營狀況。
(2)經驗分享和教訓總結
課后,將學生的心得通過翻轉課堂加以記錄和傳播,這樣就可以讓參與者貢獻自己的學習所得,從而豐富課程內容,也使得經驗和教訓能夠保存,供后來者借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