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峰
摘 要:本文以梧州市圖書館開展“鴛江講壇”公益性講座積累的經驗為參照,對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在開展講座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進行探討和建議,以期促進公益性講座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型圖書館;公益講座;問題
近年來,特別是2011年國家大力推行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以來,我國各公共圖書館講座活動迅速發展,講座已成為圖書館業務的一大亮點,是圖書館開展社會教育、傳播先進文化和提供知識信息的有力工具,它以一種全新的服務形式越來越受到廣大讀者的認可與喜愛,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實力和資金比較薄弱的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在講座業務發展中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和困難,如何排除這些問題和困難,值得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探索和思考。
1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在開展講座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1.1 講座專項經費缺乏
講座目前已成為各圖書館的核心業務之一,而且在不斷的壯大和發展,這意味著需要更多資金的支持,但是很多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用來開展業務的資金就比較少,投入到講座服務的資金就更有限,開展公益講座服務往往舉步為艱,從而也導致了公益講座品質無法提高,經費缺乏是長期困擾中小型圖書館開展講座工作的難題之一。
1.2 講座時間不固定
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受經費和人員的限制,開展講座工作經常缺乏詳細的計劃和連續性,一般多是配合上級部門或其他業務任務來開展工作,在時間和主題上都存在偶然性和隨意性。
1.3 缺少開展講座的場地
在一些二、三線城市公共圖書館,特別是縣市一級圖書館,辦公場地很有限,用來開展講座的場地缺乏,有的圖書館都是臨時安排在本館的閱覽室,或者是租用酒店和其他單位的會議室來開展講座。這樣沒有固定場地的講座,即使辦得再好,也不能形成凝聚力,導致吸引不了聽眾的后果。
1.4 缺乏水平高的專職人員
講座成功的關鍵在于主題的策劃、主講人的邀請、聽眾的組織,而這些工作都需要優秀的講座組織策劃人員。由于中小型公共圖書館缺乏講座策劃、組織性的人才,使講座策劃很難到位,很多時候一場講座結束了,就告一段落,下次有任務再繼續做,事后也不做詳細的總結和分析,沒有理性的思考,這樣導致了講座工作很難有進步,形成做一場是一場的局面。
2 梧州市圖書館講座工作實踐和探索
2007年梧州市圖書館創辦了“鴛江講壇”,開展一系列主題的講座工作,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困難和問題,不過經過幾年的經驗積累,“鴛江講壇”講座越辦越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逐漸成為梧州市圖書館的核心業務工作。結合我們的實踐和經驗,筆者認為要克服和解決公共圖書館講座工作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把握這樣幾點:
2.1 要落實好資金,專項專用
圖書館公益性講座是一個“免費的賠本業務”,要想講座可持續地發展,穩定的資金投入必不可缺。中小型圖書館只有得到國家和地方財政的資金支持,才能夠建立公益性講座可持續發展的良性機制。梧州市圖書館舉辦的“鴛江講壇”講座雖然在2007年就開講,但由于當時資金缺乏,只能在館有限的業務經費里面劃出資金來開展,所以一直斷斷續續,講座沒有得到穩定的發展。這個局面在2010年得到突破,我們館根據國家《文化部辦公廳關于深入開展公共圖書館講座工作的通知》(辦社圖函[2006] 98號)的文件精神,向市財政提出的圖書館講座工作專項經費的申請終于得到批復,市財政以后每年都穩定劃撥資金支持講座的開展。2011年國家推進圖書館免費開放,也給予圖書館開展講座業務一定的資金支持。在國家和市財政的資金支持下,梧州市圖書館講座工作得到很好的發展,2011—2014年“鴛江講壇”圍繞“歷史文化”、“青少年教育”、“健康知識”、“科普農業”、“經濟發展”等主題舉辦一系列講座200多場次,直接聽眾總計達五萬多人次。“鴛江講壇”以其內容豐富、受眾面廣、交流便捷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愛,已然打造成為梧州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服務品牌,肩負起履行社會教育職能,傳播先進文化的社會責任。
2.2 制定計劃,合理安排
講座的運行,包括計劃的制定、組織、實施、監控、協調以及總結分析等一系列工作,通過嚴密的計劃與準備,把講座工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障礙和困難在之前加以消除,使各工作能順暢、有序、高效地進行。計劃制定好了,后續的組織和聯系等工作也要跟上,至少要提前落實好一個季度的講座任務,這樣宣傳、協調等工作就可以提前運行,讓更多的市民和讀者獲知講座信息,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講座活動中,講座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3 固定場地,因地制宜
梧州市圖書館由于館舍面積相對較小,館里只有一個容耐50人的多媒體教室,在開展講座業務之初,由于場地小的問題,舉辦的講座的規模都比較小,講座業務發展得也比較緩慢,后來我們因地制宜,長期固定的租用附近酒店的會議室來開展講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由于是長期租用,場地費用也比較低,而且場地大了,宣傳和組織聽眾工作可以放手去開展,每次都能吸引200—300人的聽眾,有些主題和主講人比較好的講座還經常爆滿,我們還專門配備了幾十張移動凳子來調節適應超員的聽眾。
2.4 設立專職人員,加強人員培訓
由于中小型公共圖書館在職人員不多,很多圖書館在職人員大部分都分配到閱覽部、外借部等開放部門,設置專職部門分派人手來做講座工作不太現實,所以可以讓讀者服務部或者輔導部來兼職,但一定要把講座工作作為部門主要業務來抓,把工作重心放到開展講座中來。梧州市圖書館就是把講座工作做為輔導部首要業務,分配工作能力比強的同志專人專職。每年還定期委派人員到其他館參觀學習,交流講座經驗,加強人員技能培訓,以提高工作人員的策劃能力、主持能力、組織能力。
2.5 儲備專家資源,實現資源共享
雖然中小型圖書館所能獲得的專家資源不多,但可以充分利用其他圖書館的講師資源。省級、其他經濟發達的市級圖書館由于行政和財政上的優勢,可以邀請到更多更優秀的講師,從中獲取豐富的專家資源。我們可以加入全國公共圖書館講座聯盟,分享他們的講師資源;還經常和梧州市科協、廣西省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單位聯系,讓他們推薦優秀的專家。例如通過省科協推薦,每年梧州市圖書館都會邀請廣西科普演講團、廣西未成年人科普演講團的專家,他們都是比較杰出老科技工作者,常年在廣西各大城市巡講,無論是專業知識和講課水平都比較強。而且他們熱衷于公益事業,課酬要求不高,可以節約很大一部分課酬經費。
3 結語
圖書館公益講座已成為當今社會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認同和好評,但對中小型公共圖書館而言,要想把講座工作長期穩定的開展并且打造成為特色文化品牌還有下很大的功夫,必須在管理、宣傳、選題上不斷推陳出新,不斷總結,不斷的改善。圖書館公益性講座將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系統工程,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信心,在圖書館人的共同努力下,公益性講座必將在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發揮赿來越重要的作用,并且良好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朱麗珍.圖書館公益講座的組織與策劃 [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7).
[2]王立軍.講座品牌: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 [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9(1).
[3]吳培華.優化公共圖書館講座服務的若干要求 [J].圖書館雜志,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