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 要:在活躍的市場經濟下,小微企業迅速崛起并在經濟運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國民經濟中一支不容忽視的生力軍。本文以小微企業管理為研究課題,簡要探討了精細化管理理念及其效用,以此為基礎,對小微企業實行精細化管理中面臨的現實困境做了進一步分析,并從理念、體系、財務等方面提出了應對策略,確保精細管理的有效貫徹執行,以求提高小微企業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力,使其在微利時代實現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微企業;精細化管理;戰略目標;應對策略;現實困境
小微企業是市場經濟下最活躍的經濟實體,在促進就業、穩定經濟增長及優化產業結構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受到了國家高度重視。從目前看,絕大多數小微企業創立時間不長,規模小、經濟實力薄弱、核心競爭力低、抗風險能力差,規章制度和財務管理還未形成完善體系,普遍管理能力及對外反應力能力較低,加之處于一個微利時代,小微企業的盈利難度越來越大。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管理出效益的觀念越來越被企業所認同,小微企業要采用精細化管理以加強內部管理,以管理能力及運作效率的提升來提高業績,促進自身良性發展。
1 精細化管理
現代管理學認為,企業科學管理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規范化,第二層是精細化,第三層個性化。在當今商品社會,生產技術日趨復雜,產品更新換代快,對生產寫作的要求特別高,迫使現代企業經營者不得不進行精細化管理。精細化管理作為科學管理的第二層,是建立在常規管理基礎上的,它將常規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引向更深層次,最大限度的優化資源配置,從而降低成本支出。我國是市場經濟日漸成熟,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在微利情況下要想實現良性發展,精細管理是必然要求,經營者必須有效運用管理精髓來指導企業發展。
企業一旦確立精細化管理,就要在企業運作的全過程徹底貫徹這一理念和模式。企業基于現狀基礎上,按照“精細”理念運作管理工作,將規范性和創新性有機結合,管理責任明確化、具體化,每實施一段時間后就要總結反思,不斷完善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精細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把企業引向成功。
2 小微企業內部精細化管理及面臨的現實困境
與大中型企業相比,小微企業所擁有的資源和業務積累先天不足,容易經營失敗,這是由其性質決定的。據相關研究調查顯示,我國目前擁有5000萬以上小微企業,但生命周期短,比發達國家同類型企業的壽命相對要短。之所以呈現出這種現象,主要在于國內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從管理角度看,小微企業缺少精細管理,多進行粗放型管理,戰略規劃不到位,資源浪費現象較多,在這樣經營方式下,小微企業壽命短、盈利空間小是必然的。“細節決定成敗”,對小微企業來說,一些細小行為具有影響全局的放大效應,必須做到精打細算,把每一資源的效用都發揮到極致,以確保自身的生命能力和盈利能力。
小微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是對經營者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可行的,但是具體執行中勢必面臨很多困境。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缺乏戰略意識。精細化管理本質在于它是一種對戰略和目標分解細化和落實的過程,但是多數小微企業對戰略意識缺乏深入認識,看不到經營目標確定和戰略規劃的重要性。經營者創建小微企業多是著眼于眼前利益,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分析、預測不深入,難以靈活、積極的應對外部環境變化,使得整個企業發展前景日漸模糊;第二,經營粗放。小微企業規模小,在形式上雖然形成了一個企業的框架構成,但是經營決策往往由經營者一個人決定,不具有一套成熟、科學的規范制度,管理責任分工不明確,以致于造成粗放管理,浪費本就不多的有限資源,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支出;第三,用人機制不完善。從員工招聘到培訓,再到上崗,整個招才、育才、用才的過程都屬于用人機制范疇。人才是現代社會的的第一資源,對于人才的科學利用關乎著企業運行、執行能力,對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小微企業受經濟實力限制,很難聘用到高級人才,即使來了,也因為不完善的激勵機制而留不住,人才梯隊建設不利給企業內部管理帶來很大困境。一種新理念的貫徹,一套新管理模式的執行,過程中必然遇到種種困境,只有采取有效策略有針對性的應對好它們,才能走出困境、憧憬未來,小微企業想要做到這一點,應采用以下針對性應對策略。
3 提高小微企業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強化精細化管理理念
經營者提高對精細化管理理念的了解,認識到精細化管理會為企業創收和發展帶來巨大效能。認可精細化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將這一理念貫徹于企業運行的每一環節,用有效的精細管理盡可能創造出很大的運營效率陳。為做到這些,經營者要有科學的管理觀念,一定的管理能力,識才、辯才、用才的眼光,講究團隊合作,不可用人唯親,營造一個積極、和諧、公平的管理環境,利于提高企業凝聚力,改變粗放經營弊病。
(二)完善相關體系
想要充分發揮精細化管理效能,有效解決粗放管理留下的后遺癥,需具備完善的相關體系,包括目標管理體系、崗位責任體系、績效考評體系、評定體系等。第一,綜合分析企業自身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優劣勢等,再結合企業實際、發展需求等確定戰略目標,基于此建立以經營規劃、年度計劃、季度計劃為主的目標管理體系,細化戰略目標,將戰略目標層層分解,層層落實到崗,與績效考核聯系起來;第二,界定各部門職責,把各部門責任細分給每一個崗位,做到崗位責任明確,各干各事、各負其責。至于如何劃分,可借鑒同類型企業的成功經驗,或參照《崗位職責指導書》。一旦各個崗位責任明確,就可以有效改善管理無序、內耗嚴重、運營效率低等不良現象,提高企業執行能力;第三,健全績效考慮體系,使其與業績、獎懲、任用相掛鉤,借此激勵員工,提高向心力;第四,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考評體系,讓員工互評、自我評價,增強參與性,以此鼓勵員工提升自我能力。
(三)加強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是小微企業內部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要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避免經營者一人決定。根據戰略目標制定總財務計劃、階段性財務計劃,并搭配可行的預算控制機制,避免預算超支,降低成本支出。
4 結論
總而言之,精細管理對小微企業雖不是萬能的,但是用一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去指導企業運營,能使小微企業規范而精細管理,消除粗放管理遺留下的弊病,實現正確經營、提高執行能力。所以小微企業要逐步完善精細管理模式,健全目標管理體系、崗位責任體系、績效考核體系和評定體系,用規范的規章制度實現企業的有序運營,同時還要加強財務管理、控制成本支出,為自身穩定、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黃德先.淺議小微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J].企業導報,2012,(11):56—57.
[2]王鋒.淺談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嘰經營管理者[J].2011,(1 7):74—75.
[3]張亞莉.淺議企業推行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J].才智.2012,(14):350一350.
[4]付之水.淺析企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必要性.[J].山東社會科學,2012,(S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