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旭旭



1 中共黨員賈立群,自1977年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工作。從醫三十六年來,他始終秉持“醫者仁心”的理念,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夜以繼日地超負荷工作。
2 為了提供最準確的檢查結果,他三十年如一日,白天細致入微地給患兒做B超,晚上如饑似渴地鉆研國內外超聲前沿成果,最終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成了聞名遠近的“B超神探”,而他為患兒所做的B超也被稱作“賈立群B超”。
3 醫院B超室門前的這條長廊,賈立群每次走過聽到的是孩子的哭聲,看到的是家長的期待。三十多年來,他無數次走過這條長廊,無數次作出屬于自己的抉擇。
4 記得2009年的一天早上,一名甘肅的八歲女孩,肚子疼了六年,在當地兩次開刀都沒有找到病因。賈立群做B超時,發現患兒腸子上有個黃豆大小的小囊腫,迅速確定這就是腹疼的原因。
5 做手術時,外科大夫打來電話說腹腔打開了找不到囊腫。他迅速趕到手術室,將消過毒的B超探頭經切口直接放入患兒腹腔內,發現小囊腫的位置在胰頭后面,被胰頭包著。
6 主刀大夫眉頭緊鎖,感到難度太大,容易損傷胰腺,形成胰瘺。賈立群憑著多年的經驗,十分自信地對主刀大夫說:“放心,我用探頭給您引導。”兩小時后手術成功了。
7 賈立群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風趣幽默。來做B超的小孩有時候會哭鬧不安,賈立群會指著B超顯示屏上的圖案,給小孩講故事聽。很快,小孩便恢復平靜,順利做完檢查。
8 為了避免耦合劑的冰涼給孩子帶來的刺激,在做B超前,賈立群會將耦合劑在手心里捂一會兒,然后再涂抹到B超探頭上。冬天的時候,B超室的暖氣上會擺滿耦合劑。
9 腹部B超需要空腹進行,為了讓孩子少挨餓,他經常利用吃午飯的時間為孩子做B超,逐漸養成了不吃午飯的習慣。由于長期飲食不規律,一些疾病也找上門來。
10 一次,賈立群感覺肚子有點不舒服,看著診室外焦急等待的病人,就用一只手捂著肚子,一只手拿探頭為孩子檢查。做完B超后他肯定地對家長說:“放心吧,孩子沒事。”家長懷疑地問:“大夫,您做的是賈立群B超嗎?”因為孩子之前被診斷為膽總管結石。
11 聽到這句話,他既高興又傷心。高興的是由于患者的口口相傳,他做的B超形成了“品牌”效應,傷心地是自己的精神狀態讓患者對診斷結果產生了懷疑。于是,他忍著劇痛,調整狀態,精神飽滿地給患者做B超。
12 直到晚上診斷完所有的病人,才到醫院就診。醫生馬上給他做了急診手術,術后毫不客氣地說:“虧你還是醫生呢!來這么晚,闌尾都穿孔壞疽了,太危險了!”他忍著疼痛有氣無力地說:“看著家長焦急的目光,我實在不忍心啊!”
13 因為“B超神探”遠近聞名,很多患者慕名而來,但有時需要好幾天。一名內蒙古的腎積水患兒,接診大夫建議做B超檢查。當聽到做B超檢查需預約好幾天時,家長的臉上寫滿了沮喪和無奈。
14 B超室門口一名候診的家長善意地提醒他:“找‘B超神探賈立群加號。”家長趁賈立群如廁時尾隨而至,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說:“賈主任,我知道您今天的病人很多,我們孩子的病情比較重,請您給加個號吧!”
15 此時,他左右為難,已約好晚上7點去探視住院的妻子,加號可能錯過探視時間。看著家長充滿期待的眼神,他依然放棄探視,說:“只要你愿意等,晚上7點給你加。”家長露出了感謝的笑容。
16 當他正要回到B超室時,這位家長再次抓住他的胳膊說:“賈主任,這點兒錢您買點水喝吧!”家長邊說邊往他的衣兜里塞錢,卻怎么也塞不進去。原來賈立群為了防止別人塞紅包,把自己的口袋都縫上了。“縫兜大夫”從此便在患者之間傳開了。
17 賈立群認為,作為一名醫生,看著一個個患兒從醫院里健康、快樂地走出去,就是他最大的幸福。為了二十四小時隨叫隨到,他一家三口一直住在醫院附近僅四十多平方米的職工宿舍,生活半徑局限在五公里以內。
18 年過六句的賈立群,從醫三十六年,接診了三十多萬名患兒,挽救了兩千多名患兒的生命,賈立群的先進事跡感動了群眾,恪盡職守、廉潔自律的精神也為業界豎立了標準,是人們學習的榜樣。2014年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