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艷(長壽區葛蘭鎮衛生院,重慶401231)
急診科是各大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具有重癥患者最為集中、病種最復雜以及搶救管理任務最為繁重的特點[1],是所有急診患者在進行入院治療的重要渠道。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醫院的護理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優質護理服務作為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對促進患者的早日康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隨機抽取本院急診科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66例,在常規急診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隨機抽取本院急診科于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患者66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后,按照擲骰子的方法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3例。觀察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 15~35 歲,平均(25.6±3.2)歲;病程 0.5~3.5 年,平均(2.1±0.3)年;均在常規急診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照組男13例,女20例;年齡22~40歲,平均(26.9±4.1)歲;病程 0.5~3.5 年,平均(2.2±0.2)年;均單純地給予常規急診護理干預。兩組患者經過診斷,均符合常見急診疾病的診斷標準,理解能力均正常,無語言表達障礙。其中,有精神病史患者和心肝腎疾病危及生命的患者不列入研究對象。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觀察組 在常規急診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具體方法如下。(1)常規急診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定期為患者進行檢查,包括脈搏、心率、呼吸以及血壓指標等各項常規檢查[2]。(2)優質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對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給予優質護理服務。首先,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患者的就診流程。例如,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護理人員對其進行嚴密地觀察,并積極地做好各項基礎護理,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對于需要急診的患者,護理人員幫助其先進行診療,然后進行掛號,并及時為患者做好就診預約,以便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如果患者需要立即進行手術,那么護理人員應該根據其一般臨床資料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使相關部門優先為急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其次,護理人員要不斷地對患者的住院環境進行改善[3]。為了提高患者的護理工作滿意度,護理人員可以定期在科室的內部開展護理工作滿意度問卷調查。醫院安排具有豐富護理經驗的人員指導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要十分注意言行舉止,且主動熱情地為患者安排相關的就診事項。為了保證護理服務的質量,醫院需定期對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進行考核。如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工作內容以及患者的滿意度等[4],都可以納入對護理人員的考核機制中。最后,醫院對護理人員的值班方式進行適當地調整,并屢次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同時,護理人員定期參加醫院舉行的專業知識和相關業務培訓,以幫助護理人員轉變服務觀念。由于大多數急診科的患者具有發病急、病情嚴重的特點,因而需要護理人員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護理經驗,為患者爭取最佳的搶救時機,如護理人員必須熟練地掌握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氣管插管以及心臟電除顫等常用的急診技術[5],以提高護理人員的應急急救能力。
1.2.2 對照組 主要單純地給予常規急診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同觀察組常規急診護理干預。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0%(32/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 75.8%(25/33);觀察組患者的護理差錯率和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護理效果比較[n(%)]
急診科醫護人員的護理服務水平往往是一個醫院整體服務質量的標志[6]。由于大多數急診科患者都具有發病急、且發病重的特點,不僅需要進行及時的臨床治療,而且還需要進行優質的護理服務,才能夠極大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主要是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并全面地落實相關護理人員的責任,不斷地深化護理人員的專業內涵,以提升各大醫院的整體護理服務水平。從總體說來,優質護理服務強調護理人員應該盡量地滿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并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時,護理人員不僅需要保證患者肢體上的舒適,而且還要適時地平衡患者的心理,從而讓患者及家屬積極地配合護理人員的護理工作,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為醫院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從本次研究結果表明,經過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理差錯率和投訴率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由此可知,優質服務護理對緩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優質服務護理對護理人員的要求較高,因而需要護理人員在實際護理工作中不斷總結護理經驗,并積極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將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進行有效推廣。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服務模式是急診科工作中首選的護理方法,對緩解患者的病情,促進患者早日康復發揮著重要影響,值得推廣應用。
[1]韓彥輝,李海霞.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9):837-839.
[2]陳祥鶯,陳祥燕.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護理中的推廣與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3,8(11):272-273.
[3]游秀梅.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6):244-245.
[4]張同艷.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2(4):161-163.
[5]李菲菲.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31):124-125.
[6]劉海燕,馬愛蘭.優質護理服務在急診科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3,16(9):1551-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