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惠茹,陳長香,李建民
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要措施是經濟保障和家庭照護。“家庭功能”概念的提出始于2 0世紀7 0年代,以Skinner等[1,2]為代表的過程取向理論認為:家庭功能是為家庭成員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健康發展所完成的一系列任務,如滿足個體的衣、食、住、行等物質需要,促進家庭及其成員的發展,應付和處理各種疾病、家庭突發事件等。家庭功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3],良好的家庭功能可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物質、情感與社會支持,更好地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發展[4]。了解老年人經濟狀況對家庭功能的影響,為針對性提高居家老年人家庭功能,促進健康老齡化提供科學依據。
1.1 調查對象 2012年7月—2013年5月,采用多階段分層整群抽樣法,按照經濟和地域選取河北省3個地區60歲以上城鄉老年人。排除標準:存在嚴重的疾病、精神障礙、老年癡呆、嚴重認知障礙者;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表達不清、溝通障礙者;拒絕調研者,調查時外出居住者。實際選取調研的居委會和村委會老年人共有7 043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6 558人,應答者6 173人,應答率94.13%。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人口學資料 包括年齡、性別、婚姻、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居住地等。
1.2.2 家庭功能評定 采用家庭功能評定量表(FAD)[5]評測。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有60個條目、7個量表,包括總的功能和6個維度(問題解決、溝通、角色、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評分范圍1分~4分,每個維度的分值越低,表示相應家庭功能越健全[4]。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及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基本人口學特征 年齡60歲~98歲(68.9歲±8.0歲),其中男3024人(49.0%),女3 147人(51.0%)(2人未填寫);文化程度:文盲1 127人(18.26%),初小1 778人(28.95%),高小719人(11.65%),初中1 276人(20.67%),高中及中專750人(12.15%),專科281人(4.55%),本科及以上 242人(3.92%);城市3 125人(50.6%),農村3 048人(49.38%)。婚姻狀況:未婚67人,原配4 709人,離婚80人,喪偶1 174人,再婚127人,其他16人。
2.2 調查對象月收入情況 無收入者5 6 1人,占9.33%;月收入≤100元者229人,占3.81%;101元~500元者987人,占16.41%;501元~1 000元者1 126人,占1 8.7 2%;1 0 0 1元~2 0 0 0元者1 9 1 5人,占31.8 4%;2 0 0 1元~3 0 0 0元者4 5 7人,占7.4 1%;3 001元~5 000元者807人,占13.42%;>5 000元者79人,占1.31%;不固定收入者12人,占0.20%。城市調查對象月收入高于農村(χ2=1 424.819,P=0.000)。
2.3 調查對象月收入狀況對家庭功能的影響分析隨著月收入增加,家庭功能增強,尤其是月收入1 000元以上收入老年人家庭功能較好,無收入、不固定收入不是最差(P<0.05)。不同月收入老年人的家庭功能得分見表1。對家庭總的功能的LSD分析:與無收入比較,101元~500元者差于無收入者,>1 000元者好于無收入者(P<0.05);501元~1 000元者及不固定者與無收入者無差異。與≤100元比較,除無固定收入外,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101元~500元比較,除無固定收入外,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501元~1 000元比較,除無固定收入外,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1 000元及以上者之間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月收入與家庭功能影響的單因素分析(±s) 分

表1 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月收入與家庭功能影響的單因素分析(±s) 分
2.20 17.47±3.12 22.58±2.48 25.64±4.07<100元 229 12.37±2.35 20.55±3.18 27.54±2.77 14.65±2.13 17.44±2.76 22.30±2.57 27.01±4.30 101元~ 987 11.88±2.60 19.71±3.26 26.97±3.11 14.19±2.46 17.32±3.14 22.28±2.39 26.10±4.37 501元~ 1 126 11.58±2.41 19.56±3.05 26.92±3.37 14.06±2.32 17.10±3.29 22.21±2.85 25.45±4.16 1 001元~1 915 11.33±2.62 18.90±3.17 26.46±3.08 13.75±2.43 17.04±3.17 22.00±2.46 24.84±4.28 2 001元~ 457 11.19±2.61 18.76±3.36 26.46±3.43 13.57±2.38 16.95±3.20 21.75±3.17 24.54±4.23 3 001元~ 807 11.33±2.84 18.54±3.26 26.07±3.35 13.52±2.39 16.71±2.99 21.68±2.90 24.64±4.52 5 001元~ 79 11.44±3.27 18.18±4.20 25.95±3.21 13.28±2.50 16.63±2.79 21.62±2.75 24.05±5.12不固定 12 11.50±1.78 19.08±3.20 36.50±3.37 13.83±2.44 17.58±3.61 22.04±2.59 25.17±4.02 F 值 7.809 17.344 11.484 12.011 4.305 7.648 16.月收入 人數 問題解決 溝通 角色 情感反應 情感介入 行為控制 總的功能無收入 561 11.58±2.77 19.57±3.10 27.21±3.23 14.28±452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結果顯示,城鄉居家老年人月收入在1001元~2 000元居多,與錢雪飛[6]報告一致。但是,每月1 000元以下收入者高達48.27%,無收入者為9.33%,高收入者較少。總體來看,河北省城鄉居家老年人收入水平不均衡,差別較大,與調查人群既有經濟發達地區,又有經濟欠發達地區有關,同時又存在城鄉之差異,城市離退休人員收入較高,而農村老年人收入較低,總之大多數老年人收入偏低。
隨著月收入增加,家庭功能增強,尤其是月收入1 000元以上收入老年人家庭功能較好,而無收入、不固定收入不是最差。月收入直接反映一個家庭的經濟狀況,是為老年人提供物質與精神支持的前提條件,是老年人家庭功能發揮好壞的經濟基礎。高收入老年人的經濟條件較好,尤其是月收入1 000元以上的老年人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能滿足個人及家庭的物質與精神需求,尤其是維護身體健康所需,所以與子女在溝通上直接明確,不躲閃遮掩,家庭角色分工明確,不會因經濟問題產生糾紛,可以維護家庭的正常運作,也不排除有的子女很看重老年人的經濟收入,需要老年人給他們提供積極援助,當老年人情緒消極低落時,能給予安慰、關心、支持;老年人也因為有條件滿足自己的興趣愛好,加之家庭成員能夠給予鼓勵與支持,特別是伴侶、子女相互扶持,因此家庭功能較好[7]。無收入、不固定收入的老年人,經濟條件差,對老伴或子女依賴程度高,有生活、健康問題多尋求家人幫助,與家人溝通多,且自我滿足感較高,因此家庭功能不是最差。低收入的老年人,不想麻煩子女或子女沒有能力提供幫助,也可能是子女對老年人有所忽視,甚或有需要也不與家人溝通,導致生活拮據,無論是日常生活保障還是健康維護都需要精打細算,滿足感極低,自感家庭角色地位較低,家庭功能較差。
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轉型,帶來了家庭結構日趨小型化、核心化與空巢化。家庭結構的這一轉變影響著家庭養老功能的發揮,使得老人在家庭中地位下降且難以獲得充分的生活照料和精神贍養[8]。而家庭功能是我國目前經濟狀況下的主要養老途徑,因此應重視家庭功能的增強,而其前提是保障老年人的經濟收入,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提示應加大財政支持,發展經濟,實施政策傾斜,推進醫保改革,增加老年人收入,減輕家庭負擔。家庭成員應多予以老年人物質幫助和情感交流,互相扶持,各司其職,正確看待家庭功能,繼續發揚我國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隨時調整個人適應家庭環境變化,促進家庭和諧[9],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
[1] Skinner H,Steinhauer R.Family assessment measure and process model of family functioning[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22(2):190-210.
[2] Miller IW,Ryan CE.The McMaster Approach to Families:Theory,assessment,treatment and research[J].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2000,22:168-189.
[3] 任曉輝,吳錦暉,張瓊,等.都江堰長壽老人家庭功能及其影響因素[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9):1627-1632.
[4] Jennifer K,Bambara MA,Virginia W,etal.Family functioning and low vision:A systematic review[J].J Vis Impair Blind,2009,103(3):137-149.
[5] 蘇銀花,段功香.家庭功能評定量表及臨床應用進展[J].護理研究,2008,7(22A):1794-1796.
[6] 錢雪飛.城鄉老年人收入來源的差異及其經濟性影響[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0):104-113.
[7] 李建明,郭霞.家庭功能的研究現狀[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9:217-221.
[8] 吳翠萍,羅丹.家庭結構變遷中的養老方式轉型升級[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3(2):32-36.
[9] Justin Jagar,Marc H,Bornstein L,etal.Family members’unique perspectives of the family examing their scope,size,relations to individual adjustment[J].J Fam Psychol,2012,26(3):4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