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彩霞
隨著急危重癥病學的發展,深靜脈留置導管在危重病人救治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如血流動力學監測、快速擴容、長期輸液、腫瘤化療、全胃腸外靜脈營養(TPN)及血液凈化等,尤其適用于開顱術后煩躁、多動、病程長、輸液量大且種類多的病人特點,但血管內留置導管引起的導管相關性感染(CRI)也成為臨床嚴重的并發癥。CRI已成為醫院內最常見的感染之一,應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1]。本研究通過對2009年8月—2010年10月我院重癥監護室內中心靜脈置管病人出現的導管感染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分析CRI原因,探討預防及護理對策。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我院重癥監護室住院的深靜脈置管病人299例,其中男162例,女137例;年齡21歲~93歲(63.75歲±16.37歲);重型顱腦損傷病人148例,腦出血病人95例,腦梗死病人32例,心肺復蘇成功術后病人11例,重癥肺炎病人6例,腎衰竭病人7例;頸內靜脈穿刺置管85例,鎖骨下靜脈穿刺置管135例,股靜脈穿刺置管79例。
1.2 研究方法 由臨床醫生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醫師臨床經驗決定采用頸內靜脈、鎖骨下靜脈或股靜脈置管。導管均采用美國ARROW公司生產的雙腔深靜脈導管。導管感染的判斷標準按照2007年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專業委員會指南診斷標準[2]。高度懷疑導管相關性感染的病人采集外周靜脈血2mL及在無菌條件下拔除導管,取尖端5cm置于無菌試管中送檢。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表1 不同導管留置部位的導管相關性感染發生情況 例(%)

表2 不同留置時間導管感染發生情況 例(%)
本研究結果顯示,鎖骨下靜脈置管較頸靜脈置管與股靜脈置管感染發生率低(P<0.05),頸靜脈比股靜脈感染率發生率高(P<0.05)。其原因可能與我科主要收住腦外術后病人,氣管切開較多,氣管切開分泌物可直接污染頸靜脈穿刺部位,且昏迷病人多數長期留置導尿管,括約肌松弛引起漏尿現象等對股靜脈置管處的污染,導致頸靜脈組和股靜脈組導管感染發生率增高[3,4]。本研究結果也顯示,留置時間>30d導管感染發生率較高(P<0.05);導管感染的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較多,均為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可能由于病人昏迷時間長,全腸外營養支持時間長,機體內環境紊亂,容易因交叉感染致耐藥菌CRI[5]。其次為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真菌等。本研究導管感染的病原菌中真菌占10.94%,與文獻報道真菌性導管感染發生率呈上升趨勢一致[6]。

表3 研究對象病原菌檢測結果
此外,靜脈內輸入營養液對于重癥監護室病人可能是CRI發生的另一個獨立危險因素,由于靜脈高營養液可作為良好的細菌培養基,導致血管內皮損傷,促進血栓形成,易產生CRI。
[1] Torgay A,Candan S.Internal jugular versus subclavian vein catheter rization for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n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J].Transplant Proc,2005,37(7):3171-3173.
[2] 中華醫學會重癥醫學分會.血管內導管相關感染的預防與治療指南(2007)[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8,47(8):691-699.
[3] Christakis GB,Perlorentzou S.Central line-related bacteraemia due to roseomonas mucosa in a neutropenic patient with acute myeloid leukaemia in piraeus[J].J Med Microbiol,2006,55(8):1153-1156.
[4] 左選琴,段軍,王雪伶,等.重癥監護室中心靜脈置管病人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7,42(12):1127-1128.
[5] 陳鳳玲,梁素娟,鐘惠梅.普外科中心靜脈導管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預防對策[J].實用醫技雜志,2008,15(20):2612-2615.
[6] 張瑾,鄧克勤.重癥監護病房導管相關性感染111例臨床分析[J].浙江實用醫學,2009,14(3):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