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莉
護理專業認同是護生承認自己是護理學生以及將來的護士身份,認可專業的價值,從心底接受這個專業,并對護理專業的各個方面作出積極的感知和正面的評價[1]。學生對護理專業的認同度關系到未來護理隊伍的穩定性。相關研究表明,我國護理隊伍的穩定性較差,護理人員流失嚴重,因此,如何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認同,穩定護理隊伍成為護理教育面臨的重要問題。近幾年我國對護理專業認同的研究逐漸增多,但主要側重的是臨床護士和護理本科生的研究,針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研究則很少。隨著職業教育的開展,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在未來護理人員中所占的比例將會不斷上升,因此,筆者在我院高職護理專業學生中進行了專業認同及影響因素調查,以期為高職護理教育改革,提高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專業認同提供依據。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渭南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學生834人,有效調查人數829人。其中女生797人,男生32人;年齡16歲~20歲(17.8歲±1.3歲);三年制學生322人,五年制學生507人。
1.2 方法
1.2.1 調查內容 ①一般資料。包括學制、年齡、性別、年級、就讀原因等。②專業認同調查問卷。采用胡忠華[2]編制的量表,包括專業認識、專業情感、專業意志、專業價值觀、專業技能、專業期望6個維度30個條目,其中含有序變量條目25個。該量表Cronbach’sα系數為0.76,采用Likert 5級評分,總分為25分~125分,25分~50分為不認同,51分~99分為一般認同,100分~125分為高度認同。
1.2.2 調查方法 由統一培訓的老師擔任調查員,采用統一指導語說明研究目的和填寫問卷的方法,護生匿名填寫,當場收回。所有調查對象均自愿參與,發放問卷834份,回收有效問卷829份,有效率99.4%。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和多元回歸等方法進行數據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情況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總分為62.69分±9.36分,處于一般認同水平,其中專業技能維度的均分最低,專業情感維度的均分最高。見表1。

表1 學生專業認同問卷總均分及各維度得分(n=829)
2.2 影響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單因素分析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性別學生在專業意志、專業技能、專業期望及專業認同總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生高于男生。三年制學生在專業認識、專業期望2個維度方面評分均高于五年制學生,但在專業技能維度方面三年制學生評分低于五年制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就讀原因方面,因喜歡而就讀的學生專業認同總分及6個維度的得分均高于其他原因就讀的學生。見表2。因三年制和五年制的年級設置不同,因此分別對三年制和五年制學生的年級差異進行比較,結果顯示,三年制中,除專業價值觀及專業期望一二年級學生無差異外,其他4個維度和專業認同總分二年級學生得分均高于一年級學生;五年制中,在專業認識方面,隨著年級的增高,學生得分也隨之增高(P<0.05);專業價值觀和專業認同總分方面一二年級學生的得分低于三四年級學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其余維度在一至四年級則無差異,見表3。
表2 不同性別、學制、就讀原因對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s) 分

表2 不同性別、學制、就讀原因對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s) 分
項目 人數 專業認識 專業情感 專業意志 專業價值觀 專業技能 專業期望 專業認同性別 女 797 13.88±3.59 14.19±2.87 16.84±2.541) 2.88±0.94 11.16±3.071) 8.44±1.341) 67.38±7.811)32 13.54±2.83 14.15±2.92 15.47±2.94 2.67±0.88 8.99±2.34 7.67±1.56 62.50±9.37學制 3年 322 14.25±2.872) 14.02±3.16 15.49±3.08 2.70±0.95 8.85±2.272) 7.85±1.522) 62.80±10.18 5年 507 13.11±2.77 14.23±2.75 15.55±2.85 2.66±0.83 9.23±1.48 7.61±1.59 62.76±9.85就讀原因 喜歡 175 13.84±2.813) 14.73±2.693) 15.93±2.883) 2.76±0.873) 9.38±2.423) 7.78±1.583) 64.41±8.883)其他 654 12.49±2.81 12.01±2.75 14.03±2.67 2.36±0.84 7.95±2.01 7.42±1.48 56.26±8.23 1)與男比較,P<0.05;2)與5年比較,P<0.05;3)與其他比較,P<0.05。男

表3 不同年級對護理學生專業認同的影響(?±s) 分
2.3 影響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多因素分析以專業認同總分為應變量,以性別、年級高低、戶口所在地、學制、就讀原因、擔任干部職務共6個因素為自變量做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性別(X1):男=1,女=2;年級高低(X2):低年級=1,高年級=0;戶口地(X3):村鄉鎮=1,縣城=2,城市=3,學制(X4):三年制=1,五年制=2;就讀原因(X5):自己喜歡=1,其他(父母意見、好找工作等)=0;學生干部(X6):是=1,否=0]變量進入水平α入=0.05,剔除水平α出=0.10。結果顯示進入回歸方程的因素有性別、年級高低、學制、就讀原因,其中就讀原因影響最大,見表4。

表4 學生專業認同影響因素的多元回歸分析
3.1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水平一般 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總分為62.69分±9.36分,總體處于一般認同水平,低于相關報道中護理本科生的專業認同[3,4],也低于周靜[5]關于高職護生專業認同的調查結果。雖然本調查中,6個維度中專業情感維度得分最高(2.83分±0.58分),但與國內的相關報道比較仍屬于較低水平。說明我院護理高職學生專業認同情況令人擔憂。這與78.9%的學生不是因喜歡而選擇護理專業密切相關,同時可能與社會人群普遍認為護士的地位低,工作辛苦且繁重等有關。在各維度中得分最低的為專業技能(1.82分±0.48分),按照沈之菲[6]的標準,每個條目得分在1分~2分為不認同,說明我校在學生的專業技能訓練方面有待加強。
3.2 影響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因素 影響學生專業認同的因素有性別、學制、主要就讀原因、年級,其中就讀原因影響最大。性別方面,女生的專業認同總分高于男生,具體表現在專業意志、專業技能維度,傳統觀念中,護理工作屬于服務類的性質,一般認為女性更適合從事該職業,男護士雖然在行業中比較受歡迎,但在社會中還是會受到一定的歧視,因此男生選擇護理專業會面臨更大的壓力,更容易導致工作后的轉行,專業意志薄弱;專業技能方面,我院護理專業的男生數量較少,有些班級僅有一名男生,在護理操作的練習中,缺少了同性同伴間的配合,也是其技能低于女生的原因之一。學制方面,專業認同總分三年制和五年制間并無差異,但在專業認識及專業期望2個維度三年制學生高于五年制,主要因為五年制學生為初中畢業后入學,這部分學生大多數屬于因成績低而無法進入高中學習者,對學習缺乏興趣,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想法;三年制學生雖然沒有考入大學,但通常認為其文化水平及受教育的程度高于五年制學生,因此對未來的護理工作會抱有更高的期望;專業技能方面,五年制學生高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我院三年制護理學生因學制短,在護理操作、技能等方面所設置的課時較少,致使三年制學生理論強而動手能力弱。在三年制學生中,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的專業認同、專業認識、專業情感、專業意志、專業技能都隨之增加,這種現象與陳鳳嬌等[4]的研究不完全一致。這可能是隨著年級的改變,所學科目也隨之變化,二年級階段已經進入臨床護理課程的學習,這些課程更接近實際工作,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中,教師會不斷加強護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引導其正確認識自己,了解專業,這些都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另外,學院組織開展的各種護理實踐活動也大多在二年級中進行,在活動中一方面提高了護理技能,另一方面培養了護生愛崗敬業的精神,對護理學生的專業認同感的提高也有一定作用。本研究中因自己喜歡而就讀者在總體認同及6個維度方面均較其他原因就讀者高,這與國內的相關研究[7]結果一致,提示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對提高專業認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建議 護理專業教育應貫穿始終。因大多學生入學時對護理專業并無明確的了解,因此從入學開始即可通過護理講座、相關活動、護理人文素質教育等加強對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提高新生對護理行業的認知;另外,對于高年級學生和實習學生在專業課開設的同時,通過護理技能大賽、知識問答、醫院參觀見習及臨床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等進一步加強高年級學生的專業認同。加強教學改革,提高教師專業素質。護理職業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更側重的是職業技能的培養,因此在教學方面應建立自己的教學特色,包括教學內容應更貼合工作要求,教學方法要做好教、學、做一體,尤其是操作的教學需要加強,而這些均需要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因此學院應加強護理教師隊伍的建設,既要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技能,又要強化教師隊伍的思想專業素養,從而為學生樹立更好的榜樣。注重對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在專業課程的學習中,同時進行有關護理職業發展前景、就業形勢、如何應對護理工作中的各種關系、應聘技巧等職業培訓,使學生明確職業目標,建立其職業發展的信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護理職業認同。另外,加強全社會對護理工作的重視,提高護理人員的社會地位及待遇,也是改善護理職業認同的重要因素。
[1] 劉建波,李章章,黃儉強.重點大學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感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2C):3316-3317.
[2] 胡忠華.四川省本科生專業認同調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學,2007:1.
[3] 康曉琳,王艷茹,李曉靜,等.內蒙地區4所高校護理本科新生專業認同情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3,20(7):22-24.
[4] 陳鳳嬌,胡秋蘭,張小艷,等.影響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2,19(4):15-18.
[5] 周靜.高職護生專業認同和學業倦怠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9):1132-1134.
[6] 沈之菲.新課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學教師職業角色認同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4:1.
[7] 王海延.專科護理專業學生專業認同感影響因素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09,10(15):927-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