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唐
1990年9月3日至4日,中國和越南的高層領導內部會晤在四川成都悄然舉行。
當時,中越之間的正常關系已經中斷多年。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后,國際風云變幻,特別是蘇聯、東歐政局劇變。面對這樣的形勢,兩國領導人都有一個共識:兩個社會主義國家需要恢復正常關系。這次內部會晤,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舉行的。
中方參加這次內部會晤的是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和國務院總理李鵬,越方是越共中央總書記阮文靈、部長會議主席杜梅和越共中央顧問范文同。這是時隔13年后兩黨、兩國主要領導人首次會晤。
我當時擔任中聯部研究室主任,作為隨行人員參加了這次會晤。如今,25年過去,中越關系有起有伏,但主流是相互合作和睦鄰友好的。中越關系的重要轉折點,就在于這次成都會晤。
1986年7月,越共總書記黎筍病逝。12月,在越共六大上,阮文靈當選為越共中央總書記。
阮文靈在60年代越南抗美戰爭時期是越共南方局領導成員,對中國態度友好,曾多次訪華,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都曾會見過他。他當選為越共中央總書記后,積極推進越南革新路線,并著手改善對華關系。
1988年底至1989年初,越方三次表示,希望改善越中關系。首先,越南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稱,作為兩個社會主義鄰國,越中兩國的長遠利益是和平與友好。隨后,越南副外長丁儒廉訪華,同中方就柬埔寨問題進行內部磋商。訪華前,范文同向他交代:“我們要竭盡全力實現越中關系正常化。”1989年1月,越南外長阮基石答記者問稱,越南和中國改善關系,有利于東南亞和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1989年10月,鄧小平會見訪華的老撾部長會議主席、老撾人民革命黨總書記凱山·豐威漢。當時參加會見并擔任記錄的時任外交部亞洲司印支處處長李家忠披露,凱山轉達了阮文靈的問候,說越南對中國的狀況已有了新認識,對中國的態度也有了改變,希望中國能邀請他訪華。鄧小平也請凱山轉達他對阮文靈的問候。
鄧小平說:越南提出要同中國關系正常化,我們是歡迎的。我早就認識阮文靈同志。我希望他當機立斷,把柬埔寨問題一刀斬斷。現在我年齡已大,快要退休,我希望在我退休之前或退休后不久,柬埔寨問題能得到解決,中越關系恢復正常,這就了卻了我的一件心事。
他強調,希望越南從柬埔寨干干凈凈、徹徹底底撤軍,實現以西哈努克為首的四方聯合(四方,即越南支持的金邊韓桑林政權,以及抵抗力量的三派:西哈努克領導的爭取柬埔寨獨立、中立、和平與合作民族團結陣線,以喬森潘為代表的民主柬埔寨,以宋雙為首的高棉人民民族解放陣線)。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結束過去,恢復中越關系。
1990年6月,阮文靈會見中國駐越南大使張德維。他說,當前國際形勢正在劇變,東歐的形勢演變很復雜,蘇聯的形勢也很嚴峻。越中兩國是社會主義鄰邦,他希望盡快到北京,會見中共中央領導同志,在有生之年實現越中關系正常化。
8月27日,在紐約聯合國會議上,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就全面解決柬埔寨問題達成了一致意見,定于9月10日召開會議,討論通過關于全面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五個文件。其主要內容是,柬埔寨四方聯合,共同組成柬埔寨臨時權力機構——全國最高委員會。這是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重要步驟和突破性進展,也是國際社會12年來為謀求和平解決柬埔寨問題取得的重要成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決定邀請越共領導人訪華,進行磋商。
據李鵬日記記載,8月27日,鄧小平聽了匯報,表示贊同。
根據國內指示,并經越共中央對外部安排,8月29日下午,張德維面見阮文靈和杜梅,代表江澤民和李鵬,邀請他們和范文同,于9月3日至4日對中國進行內部訪問。他還告知,鑒于亞運會即將在北京舉行,為便于保密,會談地點將安排在四川成都。越方很高興地接受了邀請。

1997年7月1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到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與越共中央總書記杜梅話別時親切擁抱。圖/新華 圖片編輯/何晞宇
8月31日,我被中聯部副部長朱善卿單獨找去。他通知我,三天后隨江澤民、李鵬去成都參加中越內部會晤,并要我趕緊寫一份關于當前國際共運形勢、東歐蘇聯局勢變化和我黨同中蘇論戰中中斷關系的共產黨恢復關系狀況的材料,備中央領導參閱。他囑咐我,要嚴格保密,無論對同事、家人都不能提起。
我用一天的時間趕寫出了這份材料,打印上送。剛過去的7月,蘇共舉行了28大,通過了《走向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綱領性聲明,對此,中聯部搞了好幾份材料。我主要是根據這幾份材料綜合寫成的,有四五頁,約2000字,分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形勢分析。結論主要是兩點:一是蘇聯和東歐的形勢“令人擔憂”,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對我們有很大沖擊;二是我們“有信心”。中國不同于蘇聯,我們“頂得住”。
第二部分是中共同中斷關系的共產黨恢復關系的情況。主要也談了兩點:一是原則,這就是“結束過去、開辟未來”。這是鄧小平提出的。1977年他會見鐵托時稱:“過去的事情一風吹。”1989年5月他會見戈爾巴喬夫時,又提出“結束過去,開辟未來”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從1977年8月中南兩黨恢復關系,到1989年5月中蘇關系正常化,都是依照這一原則進行的。二是簡述了同西歐各國共產黨、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以及蘇聯恢復關系的過程。當時中共還未與之恢復關系的,只剩下越共和日共了。
9月2日,江澤民和李鵬分乘兩架專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隨行人員分成兩撥,分別陪同。陪同江澤民的有: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曾慶紅、外交部副部長齊懷遠、中聯部副部長朱善卿。外交部部長助理徐敦信等人陪同李鵬,我也隨李鵬專機。
李鵬的專機于下午3點半起飛。起飛后不久,李鵬將我叫了過去。他沒有叫我匯報工作,而是隨意地跟我聊天。他詳細地問了我80年代初在中國駐民主德國使館工作的情況,并說起,越方原想在北京或南寧會晤,后中方考慮到保密要求,決定在成都舉行。“成都也是我的故鄉,可惜這次時間太短了,談完就回北京了。”
6點左右,專機到達成都。6點半,江澤民的專機也到了。
我們住進了位于郊區的金牛賓館。這是一座園林式的賓館,安靜而簡樸。會談和宴請將在中間的“1號主樓”進行,賓主則分住其兩邊的別墅。
當晚,江澤民和李鵬就會談方針交換了意見。曾慶紅則召集中辦、中聯部和外交部的隨行人員,現場討論了接下來兩天的日程安排和禮儀接待,包括賓主各自從哪個門進出、誰先進、誰后進等細節。我參加了這次討論。
9月3日上午11點,越南專機降落在南寧專用機場。這是12年來第一架飛往中國的越南民航飛機。越南代表團一行十幾人,除阮文靈、杜梅和范文同外,主要隨行人員有:越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紅河、越共中央對外部部長黃碧山和外交部副部長丁儒廉。中國駐越南大使張德維也陪同訪問。齊懷遠、朱善卿、徐敦信到機場迎接。隨后,賓主登上中方專機,朝成都飛去。
下午兩點,阮文靈一行抵金牛賓館。江澤民和李鵬在1號主樓門前迎接。李鵬在日記里回憶道:阮文靈身著咖啡色西裝,有些學者風度。杜梅身體還健壯,頭發全白,穿一身藍色西裝。他倆都是七十三四歲的人,而范文同雙目白內障視力極差,穿一身藍色的干部服,像中國的老干部。
當日下午四點多,會談開始。200多平方米的會議室設施簡單,中間放著一張長條形會議桌,雙方分坐兩側。會談共進行了三個多小時。
江澤民首先對客人的來訪表示歡迎。他說,中國黨、政府和領導人一向重視中越友誼。中越曾有十分友好的關系,在長期革命斗爭中相互支持。他還以自身為例,說了一段很有感情的話:“我和李鵬同志都曾在工業部門工作,都曾經為對越援助作過積極努力,可以說我們對待對越援助比對我們自己國家建設還認真。”他說,中越兩國都在努力發展本國經濟,進行改革開放,都需要和平的國際環境。中越關系正常化,恢復友誼,對兩國以及地區和平都有利。
阮文靈贊同江澤民的講話。他表示,這次高級會晤是越中兩國新型友好關系的開端。關于柬埔寨問題,他認為政治解決的時機已經成熟。成立柬最高委員會是當務之急,越方同中方基本目標是一致的,就是建立和平、獨立、中立、不結盟、同越南中國和老撾都友好的柬埔寨。但他又表示,越南尊重柬埔寨的獨立自主權,不干涉柬內部事務,不支持一方反對另一方,只能勸說柬各方就民族和解達成協議。這表明,越方只想就柬埔寨問題作一個原則的表態,然后很快將重點轉入中越關系正常化的議題上來。
但柬埔寨問題是中方邀請越方會晤的首要議題。按照鄧小平的原則主張,中越關系正常化,需要先在柬埔寨問題上達成一定的共識。
越南已從柬埔寨撤軍,尚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涉及兩方面:如何評價和對待聯合國五常解決柬埔寨問題的五個文件,以及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問題。這兩方面問題是相互關聯的。對此,中越雙方有共識,也有分歧。分歧意見主要有兩點。
首先,如何對待這五個文件。越方希望表述為“歡迎”,李鵬則說,西哈努克親王和中蘇兩國外長都已表示支持五個文件,所以應該用“贊成”。經過討論后,越方表示同意,但要求加上“框架”,中方也同意了。
更大的分歧在于,最高委員會四方組成人員的數額問題。越方同意“6(韓桑林派)+2(西哈努克派)+2(喬森潘派)+2(宋雙派)”方案,中方則提出“6+2+2+2+1”的方案,“1”為西哈努克,認為西哈努克為最高委員會主席,應有相應的權力。
對中方的方案,越方覺得很難被金邊方面接受。第一天的談判未能就這個問題達成共識。
會談一直持續到晚上8點,宴會8點半才開始。在飯桌上,江澤民和李鵬就會上未達成共識的問題分頭繼續與阮文靈和杜梅交談。
宴會結束后,雙方主要隨行人員組成會談紀要起草小組,連夜開會討論。中方由曾慶紅負責,越方由紅河負責。會談一直進行到深夜。
我也參加了起草小組的討論。我的主要任務是,將討論的情況隨時向江澤民和李鵬匯報,然后將他們的指示轉達給起草小組中方人員。
討論很艱苦,逐字逐句地進行。一個主要爭議是,中越就柬問題達成一致后,如何向柬有關各方轉達。經過長時間討論后,雙方同意表述為“通過各自努力”,“推動”柬埔寨各方就成立全國最高委員會達成協議。
9月4日上午,雙方領導人進行了第二次會談。
一開始,江澤民再次回顧了毛澤東主席和胡志明主席建立起來的“同志加兄弟”的傳統友誼。他說,中國黨、政府和人民對越南的抗法和抗美戰爭進行了大力援助。越南是中國提供援助比較多的國家,特別是在中國遇到經濟困難的時期,仍然節衣縮食,向越南提供援助,可以說做出了民族犧牲。他又說,中國黨始終認為,這種援助是相互的。越南支援了中國革命,特別是胡志明主席。
阮文靈則表示,即使在兩國“關系困難”的歲月,從內心中,越南對中國對越南的巨大援助和寶貴支持是感激的,從未忘記。“特別是我本人,長期在越南南方工作,親身體會到中國對越南援助的重大意義。”他特別托江澤民和李鵬,向鄧小平同志和中國黨政領導同志表示親切問候和良好祝愿。
轉入正題后,雙方繼續討論柬最高委員會的人員組成問題。阮文靈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最高委員會將遵循什么原則進行工作,是協調一致原則,還是少數服從多數原則?
江澤民巧妙地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四方既然都同意成立最高委員會,就應從民族利益的大局出發,真正實現民族和解。在這個前提下,中方“可同意”最高委員會按協商一致的原則進行工作。
范文同表示,同意江澤民的意見。
主要問題解決后,剩下的就是敲定《會談紀要》。
關于最高委員會,紀要寫道:雙方認為,早日建立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是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關鍵步驟。該委員會應遵循任何一派不占支配地位、也不排除任何一派的原則,由柬埔寨四方組成。由西哈努克親王任主席是適宜的。雙方同意向柬各方通報并做工作,盡早按照6+2+2+2+1的方式成立全國最高委員會,并按協商一致的原則進行工作。
關于中越關系正常化,紀要指出:雙方就早日恢復兩黨兩國關系問題交換了意見,同意隨著柬埔寨問題全面、公正、合理的政治解決,逐步改善兩黨、兩國關系,進而實現正常化。其中,“兩黨”兩個字是根據范文同的建議加上的。
雙方還就逐步改善關系的具體措施交換了意見,包括:一、雙方采取措施減少邊界兵力,避免一切敵對活動;二、停止一切對對方的敵對宣傳;三、加強民間往來;四、恢復邊貿正常秩序;五、兩國高級領導人進行接觸和互訪。
下午2點半,中越雙方在1號主樓舉行了簽字儀式。中方提議,由江澤民、李鵬和阮文靈、杜梅分別代表本國黨和政府簽字,越方表示同意。
江澤民當場引用魯迅的七律贈越南同志:“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會場響起了一片掌聲。
當晚,阮文靈也激動地寫下了四句詩:“兄弟之交數代傳,怨恨頃刻化云煙,再相逢時笑顏開,千載情誼又重建。”
當月,柬埔寨四方在雅加達會晤,組成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宣布柬埔寨各方都接受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通過的文件,并將文件作為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基礎。
1991年6月29日,越共七大閉幕,杜梅當選總書記,阮文靈、范文同為顧問。會議總的基調是,越南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生產力是中心任務,同時繼續執行六大開創的革新開放路線,主張同各國友好合作。
會議閉幕的第二天下午,李鵬會見了越南黨中央特別代表黎德英和紅河。雙方同意盡快舉行中越高級會晤。
11月5日,越共中央新任總書記杜梅和政府部長會議主席武文杰率領越南高級黨政代表團,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兩國發表了聯合公報,稱將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在黨際關系“獨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四項原則基礎上恢復中越兩黨正常關系。
江澤民講話說,在兩國關系經歷一段曲折之后,中越兩國領導人今天能坐在一起舉行高級會晤,具有重要意義。他稱,這是一次結束過去、開辟未來的會晤,標志著兩國關系的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