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經濟學人》11月07日
過去十年,在各種危機的磨礪下,默克爾變得愈發高大。面對歐洲債務危機,她起初猶豫,但最終避免了歐元區的分裂;在烏克蘭危機中,她主導了歐洲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面對難民潮,她勇敢堅持歐洲價值觀擁抱難民,也正是這一大膽舉動給她帶來了任職期間最大的挑戰。批評者斷言默克爾此舉帶來了災難,將不僅破壞歐洲,也會很快導致她下臺。這樣的批評不僅錯誤而且極不公平。事實上,默克爾遠比很多人想象得更為強大。民調顯示默克爾在基督教民主聯盟的高支持率表明她不太可能下臺。難民涌入歐洲不可避免,這并非默克爾所致,她在避免一場人道主義災難,且其難民政策正在成形,它是有原則的,長期來看是唯一能起作用的。當然,弊端和風險也隨之而來,大規模難民涌入將加劇歐洲許多其他迫在眉睫的問題,這是歐洲最大的危機。環顧歐洲,她比任何時候都不可或缺。

美國《新聞周刊》11月05日
聲名卓著的神經外科醫生本·卡爾森競選美國總統,而且表現耀眼。在朋友、同事眼中,卡爾森是公正的人,強調誠實和責任,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他批評同性婚姻,但生活中對同性戀者不存偏見。對宗教信仰,他態度開放。身為黑人,他很少把種族問題掛在嘴上,傳媒大亨默多克盛贊他會是“真正的黑人總統”。

德國《明鏡》11月7日
基豆·韋斯特韋勒曾任德國自民黨主席,2009 至2013年出任德國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本刊多次發表有關韋的報道,對其任職能力和公私不分問題提出質疑。去年,韋查出患白血病。不久前,韋接受本刊采訪要求,談其青年時代、同性戀、政治生涯及退休生活和與病魔作斗爭情況。

日本《日經商務》11月2日
可口可樂、麥當勞、雀巢咖啡,這些商品過去賣了很多很多年,今后也應該能夠繼續賣上百年。但源自日本、流行全世界的商品,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多。日本企業家開始考慮如何讓日本品牌的商品能夠以一百年為一個單位,持續地賣下去,而有可能進入到這樣的產品中去的日本商品,會有方便面、糖果等等。
英國《金融時報》11月7日
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表示,美國經濟表現良好,美聯儲利息制定者可能考慮在下月會議上加息。這位美聯儲主席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全球經濟和金融事態給美國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自9月以來已經降低。
日經新聞網 11月9日
日本企業對海外企業的并購正在擴大。截至11月9日,首次突破10萬億日元,時隔9年創出歷史新高。為了拓展海外增長市場,金融和物流等內需型企業展開并購的情況日趨突出。由于日元貶值,換算為日元的并購金額在一定程度上出現膨脹,但企業的收購意愿并未減弱。
英國路透社11月9日
俄羅斯客機墜毀事件的一名調查人員表示,“90%確定”駕駛艙記錄器最后錄下的聲響是炸彈引發的爆炸聲。另有美國情報、軍事和國家安全機構多名“高級官員”告訴美國媒體,美方“幾乎”確認,空難緣于炸彈襲擊。
俄羅斯《生意人報》11月9日
俄羅斯中央銀行日前發布消息,宣布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國債。俄羅斯中央銀行第一副主席謝爾蓋·什維佐夫表示,首批以人民幣計價的聯邦國債預計在2016年年中發售,發售額約為64億人民幣(648億盧布)。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9日
據日本政府訪日游客數據,2015年上半年訪日游客比去年增加一倍,預計全年的客流或可達1800萬人。一些日本經濟學者也推計,基于中國人口多,距離日本又近,將來日本必然要搭上這輛順風車,跨入“中國游客2000萬人次”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