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立永
環保在霧霾的襯托下日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而資本市場更是在一道道利好下給足了這個板塊“面子”,牛股頻出,新高不斷。行業補貼的大背景下,雪迪龍(002658.SZ)卻是少有的幾家依靠主營業務取得高增長的公司。
雪迪龍的主營業務是環境監測設備的生產、研發及運營,在環境監測和工業過程分析領域,處于龍頭地位。
4月10日,雪迪龍推出了自己年度分配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金股利1.50元;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2股。”
這是自2012年上市后,公司第二次進行高送轉。2014年公司確實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全年營業收入增長25.88%;凈利潤增長48.23%。
這在環境監測領域已屬翹楚,在政府補貼極少的情況下,雪迪龍的成績就更顯突出。業績和送轉的效果在市場對環保概念的追捧下給股價平添了更多的底氣,于是雪迪龍的股價從2015年2月25元左右的價格一路沖到70元左右(截至2015.04.14),毫無疑問地跑贏了大盤。
資本市場牛市給了雪迪龍更高的估值,環保產業的政策東風給了其更大的空間。產業和資本的牛市不期而遇,這家企業在實業深耕細作的同時也會向資本擴張大舉進發。
環保大數據
對于股價的上揚,雪迪龍的當家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敖小強并不是很在意。他將功勞首先歸于牛市帶來的整個市場的啟動,其次是公司確實創造了不錯的業績。
雖然雪迪龍的股價跑贏了同期指數,技術出身的他還是將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企業未來的發展上,其中環保大數據就是雪迪龍即將或者說已經在行動的領域。
雪迪龍目前的商業模式是“產品+系統應用+運維服務”,該模式的形成有一個演變的過程。照一般人理解,這可能是一個企業精心設計的產業鏈,但是敖小強向《英才》記者表示這完全是被客戶的要求所牽引:“賣出去產品客戶就要求有配套系統,自己生產的產品當然維護、服務還是自己最了解,客戶也希望我們做一條龍服務,這樣省心省力。”
這種商業模式直接造成的結果就是雪迪龍獲取了越來越多的環保數據。敖小強認為環保大數據的第一步就是環保信息化,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環保大數據的產生。
產生大數據之后,如何將數據變成產品是十分重要的問題。敖小強對《英才》記者表示,環保大數據的客戶主要存在于三方面,第一就是政府的相關部門,第二是排污企業,第三是社會公眾。
為了更好的發展環保大數據業務,雪迪龍和北京思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水木揚帆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及李鑒道, 董桂芬等五名自然人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北京長能環境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雪迪龍擁有監測數據,北京思路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負責軟件方面的系統集成,而新公司的董事長則是12369環保熱線平臺的締造者。于是數據的來源、數據的信息化和系統集成便在“北京長能環境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中齊聚。
這是雪迪龍現在進軍環保大數據領域最扎實的一步。“大數據可以給企業指明方向,比如現在排污的企業重點集中在哪些方向,比如排污企業最需要解決的難點是什么,公眾最關心什么環保問題,這些都將為企業指明核心技術的突破方向和產品的發展路徑。”敖小強如此解讀環保領域數據的實際作用。
看家本領
雖然經歷了上市以及之后產業的擴容,但敖小強清醒地認識到公司的立足之本還是環境監測的系統和設備,這是雪迪龍的看家本領,也就是他口中雪迪龍的優勢所在。
2014年公司營業收入中,環境監測系統的收入占到了總收入的69.78%,這一比例還是很高的。“這一營收比例之后會逐年降低,但這是我們的核心基礎。”敖小強對《英才》記者說。
除了主業比較集中外,雪迪龍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其供應商的集中度也比較高。

自身發展容易受到上游供應商的控制或者說束縛。面對這樣的疑慮,敖小強解釋了原因,公司的第一大供應商是西門子,從西門子采購的量超過公司總采購量的一半,這是由于合作產生的信任所致。可能別人的個別門類產品價格等方面比西門子更有優勢些,但是由于長期合作積累了信任度以及西門子品類豐富的原因,公司就一直與西門子合作。
同時,公司作為西門子的系統集成商也向其提供了大量的系統、工程及服務,公司去年向西門子的銷售額也高達4000萬元。如此,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合作。
“兩口子過的很好,沒什么矛盾,干嘛要分開,就一直過下去吧。”敖小強這樣比喻道。
資本翅膀
有穩定的合作和主營,雪迪龍的下一步自然是擴張,至于選擇怎樣的擴張方式,也許可以從2014年這家公司的資本動作中看到端倪,公司參與投資設立兩只產業基金,2014年度共計產生投資收益1400多萬元。
2014年4月21日,公司出資3200萬參股北京思路創新公司,投資完成后公司持有思路創新20%的股權。報告期內,思路創新實現營業收入7650萬元,凈利潤1607萬元,為雪迪龍貢獻凈利潤約321萬元。
控股子公司青海晟雪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將開展環境監測及環境治理項目,是公司布局的環境治理業務平臺,為公司將來涉足污染治理提供人才儲備和經驗積累。
2014年11月成立的深圳創龍清研科技有限公司,已基本籌建完成,將主要從事新型傳感器、監測設備及環境物聯網領域的高新技術引進及科研成果產業化工作。
“并購將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式,以后并購的標的會越來越大,目前公司在產業基金中還是做LP,等具備更多條件后才會考慮做GP。我們在這方面是邊做邊學,循序漸進。現在也在招兵買馬,盡快組織一支強大而專業的資本隊伍,投身資本市場的發展”敖小強表達了其務實的資本觀點和資本擴張的迫切心情。
對于如何選取并購對象,雪迪龍投資發展部經理魏鵬娜給出了清晰的答案:“最關鍵的是技術,至于是參股還是控股并不重要,只要有核心技術且能與公司協同互補,就是我們合作的對象。對于愿意和我們合作的投資者我們也希望最好是戰略投資者,既能在資本協助又能給業務帶來發展,才能真正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