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郭 蕾 李 明
在一個晴朗的午后,我如約見到開封供電公司退休員工胡慈丹,年近80歲的他是開封供電公司有名的“百事通”,開封供電公司發展進程中的很多事情,他都能如數家珍說出個所以然來。很短暫的采訪時間里,他講述了開封供電公司調度自動化的發展歷程——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電力都給開封這座古城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下面是胡慈丹老人對開封調度自動化“升遷”的有趣講述:
1958年,16歲的我初到開封供電公司時,這里還是小電廠,領導看我機靈、愛學習,就讓我當調度室的調度員,當時的調度室放著六七臺落地式機箱,面板上是變電站的電路圖,圖上的開關可操作,顯示運行指示燈,扁式(槽型表)指針指示電壓、電流表。每當聽到“咔嚓、咔嚓”斷續有致的響聲,上邊的儀表便有了顯示,我們就開始抄表。當時的遙控操作也很簡單,正值調度員下令后,副值調度員便在機箱前搬動開關進行停、送電操作,一會兒指示燈閃爍,喇叭報警,表示操作完成,遠方變電站的某條線路已經停電或送電。我的師傅告訴我,如果某個變電站有事故或異常,機箱還能報出聲、光信號,我感到十分有趣,但我不知道原理,只看到排滿了電碼繼電器,核心是步進器。因為步進器是電話局用的,于是我就找了一些電話書看了起來。大概在1965年前后,電廠大興搞技術革新、提合理化建議之風。我根據已有的知識,畫了張可以裝配的遠動電路圖,遞了上去,因條件限制,未被采納,不過,我的舉動給領導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胡慈丹自己設計和裝配的35千伏鐵塔變電站最簡易的撥號遠動
胡老師說到這里,笑了起來:“后來,我再看當時畫的圖,猶如幼兒園小朋友的圖畫,那是不管用的。”老人家沉浸在他的回憶里。
1968年秋天的一天,領導叫我去生產技術科開會,生產技術科科長魏義順招呼我就座,只見三個陌生人端坐那里,其中一位是省局調度中心的王立梁,另兩位分別是省局生產技術處的黃新予和省局中心試驗所負責遠動的賈喜堂。我們單位的有繼電保護班長薛際均、電氣技術員王子賢,都是技術上的頂尖人物。黃新予傳達了水電部關于遠動工作的精神,這就是說,我們電廠要上遠動了!但是省局不撥資金,要依靠在建設變電站時設計進去,另外的就是靠自己搞革新裝配。在開會討論時,我反復要求把省局退下來不用的一臺遠動裝置撥給我們,我們自己搞革新。
第二天,在王立梁、賈喜堂的帶領下,我和薛際均、王子賢一同去已經裝有遠動的鄭州供電局、洛陽供電局參觀,在鄭州局,接待我們的是陳振泰、李元墀。陳振泰介紹了遠動概況,還說到了原理性的東西,比如,遠動信號的重要數據脈沖間隔,預備間隔是180毫秒,普通長間隔是120毫秒,普通間隔是40 毫秒等,我至今記憶猶新。
第二站是洛陽,搞遠動的李書永接待了我們,他表演了自裝的撥號式簡易遠動。在一個遠動臺子上,有一個自動電話的撥號盤,他只要撥一個號,稍停幾秒鐘,扁形指針儀表先指示某條線路編號,然后自動回去,接著指示這條線路的遙測電流。省局領導提倡我們搞這個,洛陽的朋友把電路圖給了我們。
最后一站是省局調度中心,這是和鄭州供電局一樣的遠動裝置,但是調度室有正規模擬盤,下邊有專門的設備室,真是大開眼界。接著,黃新予同志報告給了我們一個好消息,經過研究,同意將省調退下的遠動裝置調撥給我們,我聽了這個消息十分高興。
約半個月后,我們從省局拉回了那一套退下的兩臺老式“SF58”遠動裝置。這兩套遠動是源于蘇聯的技術,電路非常復雜,我用了一個星期才看懂,我們決定將這一套遠動裝置用在當時是35千伏的南郊變電站。省局中心試驗所賈喜堂等兩個人,幫我們整理和改進了這套裝置,由老式的“正動式”改為新式的“逆動式”。就是說,讓步進器在有脈沖時走一步改為脈沖間隔時走一步,改了很多線。賈喜堂工藝真是漂亮,他后來先后擔任過省調度副所長、教育處長。
這兩臺遠動裝置分為調度端和變電站端,可以包含23個遙信、10個遙測和16個遙控。我設計了與鄭州供電局不同的結構,就是把調度端機箱和控制臺分開。控制臺放在調度室使用,遠動裝置放在設備室,便于維護。因為沒有信號通道用的電話線,我和省局電力中心試驗研究所的徐玉和到西安購買了一套音頻載波機,又共同自制了高低通濾波器,并利用繼電保護電纜的備用芯接通了遠動信號。
1969年7月,開封供電公司第一臺遠動裝置投入運行,實現了遙控、遙信、遙測,從此,開封供電公司跨入了遠動自動化時代,在全省占第三位。
后來,我根據洛陽供電局的電路,為當時是35千伏的鐵塔變電站自己設計和裝配了最簡易的撥號遠動,可以實現幾個遙信、遙測。這座變電站最簡易了,只有柱上開關,配電線路沒有電流互感器。我干過外線,利用會爬桿的技能,爬到柱上開關處從交流脫扣的二次線圈中引出了電流測量回路。
我那時一直是專業調度員,兼職業余搞遠動。1972年,遠動班正式成立,我任遠動班第一任班長。誰知這一干不打緊,一下子就是30年。
1993年12月31日,是我終生難忘的日子,開封供電公司電網調度自動化達到水電部頒布的“實用化要求”,并頒發證書,證書文件中有:“考核結果,指標達到實用化要求,有些指標處于領先地位。”
1994年2月12日,在開封供電公司大會議室舉行了隆重的授牌儀式,省局調度所所長羅承廉代表省局領導授牌,崔文崖局長接牌。當年2月16日,《河南電力報》還以《開封局電網自動化實用化系統通過省局驗收》給予報道。遺憾的是由于公司搬家,這枚銅牌遺失了。我們成為省公司繼鄭州、洛陽、新鄉之后的第二批達標單位。
胡師傅講得很專注,也很生動,講到動情處,他就停下來,摘掉眼鏡,用手絹拭擦下眼鏡。不知道是習慣還是激動,當我告訴他現在的開封供電公司的調度自動化,由南瑞科技生產的“D5000”和“OPEN3000”主備運行,機房占地300平方米,按照標準信息機房建設,管理著9座220千伏變電站、32座110千伏變電站,并實現集中監視和控制和實現省市縣一體化時,胡師傅欣慰地說:“遙想當年調度自動化從無到有、從單臺SF58型繼電器式遠動裝置起家,真有天壤之別呀!”

利用繼電保護電纜的備用芯接通了遠動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