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少鵬 薛沖宇
(中央財經大學 北京 100081)
自1978年至今,中國城鎮化可謂快速發展。1978年,城市人口為1.7億人,城鎮化率達到17.9%,截止到2011年,我國城市人口達到6.9億人,城鎮化率達到51.27%。可謂發展迅速,在短短33年的時間里,城市人口增長達到5.2億人,城鎮化率上升33.37%.
由于在人口增長過程中,大量嬰兒的出生以及較低的死亡率,導致了“嬰兒潮”一代成為了之后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但是,隨著這代人的步入晚年,必然會出現一個不可避免的事實:人口老齡化。
由于我國發展的特點,早起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靠人口紅利的支撐,但是卻未在步入發達階段之后才能出現老齡化現象,而是還未達到類似于西方經濟實力之前就不得不面臨這個問題,可謂是“未富先老”。本文以托達羅模型為模型框架,引入人口老齡化變量,分析城市與農村老齡化程度的不同對人口遷移量的影響,進而對城鎮化進程的影響。
托達羅模型認為:人口流動的內在動力是城鄉預期收入之間存在的差額。當城鄉預期收入存在差異時,差異越大,農村人口遷移的動力越大,因此遷往城市的人數也就會越多。而遷移者能否找到工作,以及找到工作的概率則取決于城市新創造的就業機會和城市失業人數。一般而言,該概率與前者為正相關關系,與后者則為負相關關系。
模型方程:V(0)=∫0n[P( t)Yu(t)e-rt-Yr(t)]dt-C(0);
其中:V(0)是在一段時間內,城鄉期望收入差額;Yu(t)指遷移者在城市就業的平均收入,Y r(t)指遷移者在農村的平均收入;P(t)表示在城市地區獲得平均收入的概率。n表示遷移者計劃在城市滯留時間的長短,r表示遷移決心的折舊,C(0)表示遷移的成本。
因此,在該表達式中,決策者是否遷移取決于V(0)是否為正值。
首先我們定義給定時間內的就業率為P,另外,用Yu表示城市的實際工資水平,Y r表示農村的實際平均工資水平,C代表遷移過程中所需要的成本費用,則收入總差距可表示為:
d=P·Yu-Y r-C
托達羅模型的基本假設是城市的勞動力供給S是城鄉期望收入差額 d的增函數,即:S=f( d)。
其中一階導數d(s)/d(d)>0.
模型的主要變量為就業率、城市的實際工資水平,農村的實際工資水平和遷移的機會成本。當預期凈收益d大于零時,由于遷移人數S為預期凈收益d的增函數,因此遷移人數S為正值。且d值越大,S值就越大。而當d為零或者為負值時,人口流動的動力消失,人口流動停止,因為此時的流動只能帶來損失,而不能帶給遷移者收入。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分別為4.91%、5.57%、6.96%、8.87%,根據指標顯示,2000年度已經達到8.87%,超過了7%,因此標志著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
自2000年以來,嬰兒潮一代帶來的人口紅利在逐漸減弱,農村對城市的勞動力供給已經不在是無限供給狀態。因此邊際產出也隨著勞動力的減少而增加,農村人口實際工資水平會不斷上漲,反映在模型中即為Y r的值有所增加。另外,由于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勞動者遷移的機會成本也隨之增加。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將Y r和C合并為一個變量H(假設為遷移的成本總和)。則,H=H(m1),m1表示農村老齡化程度。同樣,城市平均工資水平也會因為老齡化程度而受到影響。在城市老齡化程度加深過程中,具有城市戶口的勞動力總人數會下降,因此,根據供求原理,最終導致勞動力供不應求現象,從而平均工資水平Yu增加,因此,城市平均工資水平同樣也是城市老齡化的一個函數,定義為Yu=f(m2),其中m為農村和城市的老齡化程度。則等式變為:d=P·f( m2)-H( m1)
現如今,我國不僅老齡化程度在不斷加重,及m1和m2都在增加,而且城鄉老齡化增加的程度卻有所不同,主要表現為城鎮老齡化程度落后于農村,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數的比例已經達到13.32%,城市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城市總人口的比例為11.69%,低于平均水平,而農村老齡化程度卻十分突出,其中60歲以上人口占農村人口的比例達到了14.98%,高于總體平均水平1.66個百分點,高于城市老齡化水平3.29個百分點,從基數水平方面來看,農村地區的老年人總數(60歲以上)占全國老年人數的55.92%,但是農村總人數卻是只有全國總人數的49.72%。因此,我們可以斷定老齡化程度m1和m2的大小關系為m1 表 口老齡化情況(單位: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人口結構一直朝著老齡化方向邁進,根據前四次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1982、1990、2000、2010年,65歲以上 通過以上模型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人口老齡化與城鎮化之間存在較為緊密的聯系,老齡化主要通過影響預期收益差額與機會成本來影響人口遷移活動,最終阻礙城鎮化進程的。因此,首先,我們應趁著人口紅利仍未消失,高效合理的利用人口紅利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好處,其次,促進老年人的“二次就業”,最后則是擴大就業機會,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第三產業來帶動城鎮化進程。 [1]田雪原.“未富先老”視角的人口老齡化.方人口,2010年. [2]康傳坤.人口老齡化會阻礙城鎮化進程嗎?界經濟之源,2012年. [3]董志強.老齡化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長及收入分配格局.濟改革,2013年. [4]殷海善,凌日平,安祥生.農村人口老化對農村人口發展及人口城鄉分布影響研究.西省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經濟研究所.2012年. [5]波金斯.發展經濟學. [6]人民日報,10版《人口紅利減弱如何應對》2011年. [7]蔡昉.012年,《未來的人口紅利》.
(三)人口老齡化對托達羅模型中人口遷移的影響
三、主要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