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二蕾
摘要:在新的發展形勢推動下,站在企業發展改革的角度上進行考慮,對企業后勤管理制度優化改革具有現實性的意義。在市場環境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顯得越來越重要。將企業后勤管理工作處理好,有利于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本文就新型下企業后勤管理改革進行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后勤管理;改革思路
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后勤管理是企業管理非常重要的環節。做好企業后勤管理工作,能夠為企業后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就企業實際管理現狀來看,企業后勤管理工作仍舊存在著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根據企業發展形勢,立足當前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現狀,不斷創新改革后勤管理思路,才能夠促使企業后勤管理工作順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新形勢下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現狀
通常情況下,企業后勤管理工作的實施均由行政部門完成,并相應成立后勤管理小組。后勤管理小組,主要針對企業后勤部門進行考核標準的制定、檢查指導、考核評比、相關數據資料整理以及和其他企業行政后勤部門的業務交流;其他的供水、供暖、供電、環衛、綠化、治安保衛等后勤管理職能仍由其他輔助生產單位和后勤服務單位分別承擔,就后勤管理工作的現狀來看,至今仍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模式。就服務類型來看,主要是煤炭與鐵路這兩方面。不同的后勤服務內容外包給相應的企業。而企業中的后勤服務、會議服務、來訪餐飲住宿、接待等方面均由行政部門完成。
(一)后勤管理方式缺乏創新,管理方式不科學
由于后勤部門管理人員不能及時學習、應對當前市場改革的大環境,不能及時提高自己的管理知識和管理能力,導致后勤管理方法不能應對當前市場環境的變化,無法運用科學的管理方式。主要表現在,跟各部門的溝通不夠靈活多變,不能發揮后勤管理的潛在力量,對能源的利用不能有效調配。
(二)后勤管理過于粗放缺乏責任心
后勤管理工作要始終圍繞企業發展為中心,當前后勤管理隊伍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工作人員缺乏向心力,部門整體感不強,職能分配和組織結構都跟不上集團發展的節奏,對人員的系統性管理不足,導致后勤人員缺乏責任心、凝聚力。從而精力分散,各謀其事無法更好統一。同時還會出先現工作分配不合理,有的呈現超負荷、有的不盡職責。權限分配無輕重,有的該放未放,有的放權過當,導致部門運作秩序混亂。
(三)后勤管理人員缺乏培訓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后勤管理隊伍,缺少不了系統的培訓工作。隨著企業的迅速發展,對后勤人員服務大局的意識也在逐步增加,對后勤工作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要在后勤人員的素質提高上下工夫。就要加大培訓力度,增加培訓方面的投入,要倡導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構筑團隊學習的氛圍,促進全面提高,要將建設一支懂管理、會經營的后勤干部隊伍,與建設一批高水平、能滿足后勤管理需求的技工隊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考慮。因為,后勤管理只有適應服務對象的需求,才有生存的必要和發展的可能,否則就會自行淘汰出局。
二、新形勢下企業后勤管理樹立精細化管理的改革思路
在經濟逐步發展的過程中,新形勢下企業后勤管理工作需進行相應的調整,以此來保障企業各項工作均能夠順暢的進行。
(一)管理理念需精細化
理念是行為導向,即使后勤事務面對的是人,實施工作的主體同樣是人,可以說每項工作實施都是人。在管理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就需要所有人員都應當樹立精細化管理的理念與意識,細化管理后勤工作的任何工作,不可模糊對待工作。端正工作態度,進而提高管理水平。首先,充分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精細化管理的最初想法就是減少由于管理產生的資源,降低管理成本。現如今在社會管理越來越細化,服務質量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精細化管理成為現代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石油企業后期事務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必須根據時代發展特點,創新工作方式,轉變工作作風,這是提高管理服務水平的重要保證能夠。并且針對企業工作實際情況,后勤事務的工作面更廣,工作內容更為繁瑣,基于此,更需要實行精細化管理方式。其次,理解精細化管理含義。可以說,精細化管理是管理方式與管理文化相互結合的產物,并且在實施管理工作的時候要做到細致、精通、全過程與全方位的管理。精細化管理在事件的時候就是要做到精,精確、精通是工作所要達到的要求。而要想在企業后勤事務中達到這樣一項要求,必須基于“責任”。唯有在責任的督促下,石油企業的后勤事務管理工作才能夠將精細化管理工作落到實處。這樣就能夠從源頭促進精細化管理的實施。
(二)建立細化的管理制度
要想精細化管理能夠在企業中開展下去,并將結果落實到實際中,就需要具備相應的規章制度與精細的標準,這樣能夠促使后勤事務朝著更規范化與制度化的方向發展。而建立精細化管理制度,就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首先,完善規章制度。完善規章制度,就需要對企業現有的規章制度進行梳理。全面清理管理中的各項制度,并在實際工作開展的基礎上,按照相應的標準,考慮現行規章制度的可行性與可操作性。通過制度來保障管理工作的規范性、適用性,這樣就可以保證各項工作的開展可以做到有章可循,保障各項工作能夠高效的運轉。其次,建立精細化管理標準。針對工作內容、程序與方法的相關要求制定符合工作實際開展的標準。后勤事務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精細化管理的相關要求,針對其中的每一崗位工作內容、責任與標準和程序進行梳理,保證各項工作的實施能夠具備與之相匹配的標準。避免在工作中出現重復操作。與此同時還應當根據相應的規則,促使各崗位指標、標準與考核措施能夠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這樣就能夠保證每個員工在實施工作的過程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一切事務的開展能夠按照規章制度來處理。
(三)提升后勤管理隊伍素質,提高服務水平
為適應現代企業管理的需要,集團公司把后勤人員也納入培訓的計劃當中。要使培訓常態化,經常組織理論和業務學習。還要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后勤人員的政治理論素質。同時,還要督促他們搞好自學,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通過學習,升華思想,提高覺悟,激發工作熱情。企業還要加大培訓力度,增加培訓方面的投入,要倡導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構筑團隊學習的氛圍,促進全面提高,要將建設一支懂管理、會經營的后勤干部隊伍,與建設一批高水平、能滿足后勤管理需求的技工隊伍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考慮。因為,后勤管理只有適應服務對象的需求,才有生存的必要和發展的可能,否則就會自行淘汰出局。最后要注重做過細的思想工作。精神和思想是人們行動的先導。要根據后勤工作的特點和每個人的思想實際,做好每個人的思想工作,努力營造一個心情舒暢的工作環境,建立一個工作同心的團結整體。
三、結語
新時期加強企業后勤管理工作,完善后勤管理機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企業后勤管理工作質量,提升人員素質,是當前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企業后勤就是要把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結合的目標點放在提高后勤保障的資源效益、結構效益和保障功效上,后勤建設既要考慮自身效益又要兼顧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既要考慮當前利益又要實現自身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