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盛楠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聯系不斷加深,國外企業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外企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外企的財務管理相對一些本土企業來說比是較先進的,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競爭愈演愈烈,全球經濟化愈加復雜,外企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財務管理問題日益凸顯。
關鍵詞:新形勢;外企;財務管理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各個國家之間的企業相互融通,由于我國相對于一些發達國家發展較晚,在加上改革開放不斷加深,鼓勵外資企業到我國來投資,使得許多國外企業紛紛駐扎在我國,我國人多地廣,市場經濟前景非常廣,國外經濟體現儼然已成為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的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我國國情與企業國家有些不同,例如股票、企業政策、稅務改革等。特別是在新形勢下,讓外企的財務管理遇到了難題,外企想要在本國獲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適應我國的經濟體系,加強自我改革,讓企業自身符合市場經濟的需求。
一、新形勢下加強外企財務管理的意義
外商到我國來投資的過程是非常復雜的,但是我國依舊有大量的外資企業,因為外資企業能夠享受到與本土企業同樣的優惠政策和稅收標準。隨著社會的不發展,世界經濟一體化不斷加深,我國對外企的引進方式也隨著增加,由于我國市場經濟前景廣大,外資企業在我國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利潤空間。外企作為一家企業,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賺取利潤,而我國是一個巨大的經濟市場,以及政策的支持、放低門檻等,這些優惠非常吸引外資企業前來投資,也未外資企業帶來了更好的發展機遇,外企也很主動的進行自我優化,建設健全企業制度,加強企業各管理革新進度,在我國獲得了非常大的經濟效益。
但是,國家的經濟政策是要不斷發展的,我國經濟制度也進行著不同程度的改革,我國本土企業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進行不同層面的改革,現如今國家更加重視本土企業的發展。由于我國外企已經趨于飽和,我國逐漸縮減外企的優惠政策,提高外企進入我國的門檻,外企想要在我國獲得更好的發展就要進行全方位的改革。而且,現如今世界關系復雜,近期的“南海仲裁”事件多多少少都對外資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使得外資企業在我國生存條件越來越艱難,外企所產生的問題也日益增加,再加上我國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外資企業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挑戰,在現如今的形勢下,外企的環境可以說非常惡劣。所以,外企想要打破現如今的狀態,就必須要從企業內部進行改善,加強企業的管理制度,改變企業的財務管理,從企業的成本管理、資金管理、日常開銷管理、會計制度、監督制度等出發,加強企業產品的競爭力,提高產品的辨識度及特色。外企在現如今的形式下想獲得高利潤是很困難的,外企應該利用這個時期進行自我內部完善,提高抵抗外部因素的能力,讓外企的財務管理減少市場帶來的風險,進而讓外企穩固發展。
二、新形勢下外企財務管理的問題
1.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外企帶來的影響
我國的經濟體制以及相關的制度改革還在繼續,這是國家對本土經濟的完善過程。在今年五月份我國全面實行營改增,這使得一些企業面對很多的問題。營改增限制了外企的一些稅收優惠,甚至可以說提高了外企的稅收,使得外企在我國的天生優勢日益減少,與我國本土企業之間的競爭提高,營改增對企業最大的挑戰就是財務方面的挑戰,外企財務方面收入和支出要全面改變,而且外企相關的合作企業之間的成本換算了出現了不同的矛盾,這給企業財務管理提出了重要的問題。而且,我國對外企的一些其他稅務的提高也增加了外企的成本,減少外企的經濟利益,例如城建維護稅收、教育稅收等,這些稅務的增加直接導致了外企的成本增加,降低外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減少企業利潤。
2.國際資本并購使外企財務管理受到影響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企業,我國的外企數量也是日益增多。但是一個新的企業在我國想要盡快發展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這些外企進入我國經濟體系之后,很多情況下外業都要收購一些中小型企業,進而提高市場競爭力,擴大中國市場。但是我國在針對收購的一些政策依舊不夠完善,如果企業并購會導致外企在稅收方面、資金管理以及資產評估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和限制,使得企業自身和收購的企業在很多方面上無法統一,這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了非常多的問題,使得外企在我國的發展變得更加艱難。
3.外企的資金問題給財務管理帶來的問題
外資企業的總公司都設立了遙遠的母國,而外企的資金來源都是來自于總公司的支持,當總公司無法提供充足的資金,或者周轉資金不夠的時候,這就給外企帶來了很多的財務問題,很容易出現資本上的危機,使得企業資金鏈斷裂,如果沒有資金的支持,外企是很難發展的,也會使得外企內部管理出現非常多的問題。而對于銀行而言,大額貸款是需要不動產抵押的,而外資企業恰恰是無法為銀行提供不動產抵押,這就導致外企在先天上受到了銀行貸款的限制。而且外企作為特殊的企業,銀行對于外企貸款設置了非常多的限制,外企在我國貸款在我國是非常困難的。外企如果資金周轉不當,而且在我國貸款還出現問題,會直接導致財務管理陷入混亂期,經濟鏈斷裂,沒有過多的資金支付員工薪資,進而員工工作效率下降,企業經濟效益降低,這樣就導致了惡性循環,讓外企的生存條件越來越惡劣,最終會導致破產。
4.世界經濟不穩定對外企財務帶來的問題
自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之后,經歷了8年的緩解,之前的金融危機已經沒有過多的影響。但是,現如今的全球各國之間的經濟卻變得越來越緊張,雖然沒有突發金融危機,但是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加深,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變得愈加密切,一國的經濟出現問題,就會牽連到周邊國家。在新形勢下,外企隨著遭受著這種經濟環境的影響,各個國家之間利率、匯率每天都在浮動,作為外資企業,在這種情況下無法保持中立性或獨立性,受到兩方的牽扯比較多,由于外資企業受兩方貨幣的影響,這就導致外企財務在貨幣之間的計算特別復雜,給財務管理帶來了很多問題,使得外企財務管理模式受到巨大的沖擊。
5.外企受到總公司的限制,無法很好適應我國經濟狀況
外企的一些管理制度、公司文化、公司發展方向、財政支出等都受限于總公司,而且總公司的發展情況和發展方向都會影響外企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戰略,這就導致外企的限制性非常高,外企的財務管理由于是資金方面,更受到總公司的限制,很多情況下都受到總公司的控制。而我國與國外的市場經濟政策有一定差距例如國家經濟制度、稅收制度、會計設立、市場環境等,這就導致外企受到雙方的牽扯,一是總公司的總體控制,二是我國經濟體系的發展需求。使得在我國的外資企業無法完全根據我國的經濟體制來制定發展方向,總公司的公司制度與發展戰略很難適應我國的本土經濟的發展需求,這就給外企財務管理帶來了嚴峻的問題。
6.政治因素影響外企的財政管理
國際問題影響外企財政的情況并不罕見,這種影響大多數是由于人民的情緒,筆者在這里就要說一些實際的東西了。例如今年的釣魚島事件,中日因為釣魚島問題雙方摩擦不斷,這就會出現很多“愛國青年”呼吁抵制日貨,通過微信、QQ空間等傳播是非??斓模m然平民百姓對國家之間的問題關注較少,但是朋友圈還是要玩的,這就會給人們潛意識里灌輸抵制日貨的思想,這樣必然會導致日本商品的購買量,日企就會因為購買力的原因導致經濟效益極速下降,致使日企的財政問題出現問題,導致資金周轉不足的問題。
政治之間的影響對外企的影響還是很大的,雖然不至于讓相關外企破產,但是也會對企業造成相當大的損失。例如近期的“菲律賓南海仲裁”問題,國家的一些政治問題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影響是非常小的,但是由于百姓的情緒,宣傳抵制相關國家產品。挑起南海事件最主要的三個國家分別是:菲律賓、美國、日本,很多朋友圈消息都在發抵制美貨、日貨、菲貨。甚至有的拉條幅的封鎖肯德基,還有一些快餐全天沒有盈利等狀況,這對很多外資企業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三、新形勢下外企財務管理的有效方法
1.總公司要制定一個符合當地國情的財務管理制度
由于外企的財政管理模式與我國的相關政策相違背,使得外企很大程度上財政管理革新受到束縛。所以,外企總公司應該按照我國國情作為發展依據,在不犧牲總公司的整體利益情況下,重新建立健全一個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財政管理策略,外企總公司應該重點關注每一個國家之間的差異性,讓外企能更好的融入到本土經濟中去。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為企業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溝通渠道,通過互聯網技術外企可以建立一個更加完善、更加透明的財政管理制度,而且外企還可以通過互聯網加強與總公司之間的聯系和溝通,保障總公司政策與我國市場經濟相吻合,通過互聯網也能讓總公司隨時關注外企的財政狀況,這樣能更好的保證總公司與海外企業在經濟效益上的統一性。而且單單是互聯網是不夠的,總公司應該建立更多控制外企的渠道,總公司可以把自身的整個產業鏈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把最終的管理目標落實到位,把財政管理細分為多個層次,以備不時之需,保證總公司與其他海外公司溝通的流暢性,促進整個集團的統一發展。
2.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優化生產項目降低企業成本
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市場是一個充滿競爭的市場,外企財政管理是直接與錢打交道的部門,很大部分財政問題都是處于資金周轉周期過長,或者資金支持不足,所以企業想要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就要從降低企業成本開始,現如今的市場很多情況下是打“價格戰”。企業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外企應該針對現如今的企業自身狀況,建立健全一個成本管理制度,重要研究如何才能降低企業成本,而且對企業整個生產流程進行監督,尋找在以犧牲產品的質量下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
外企應該利用自身的先天優勢,把一部分精力投入到產品研發中去,研究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生產線,優化生產項目,從中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這樣在這個充滿競爭的市場經濟中,提高自身的價格方面的競爭力。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第一,可以通過降低成本,提高外企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在市場中獲取更多利潤,從能緩解企業財務管理中的資金壓力。第二,由于產品成本降低,財政部門支出的資金變少,而且利潤回收率高,有效的縮減財政管理的資金周轉周期。
3.加快企業自身改革速度,平穩渡過稅改期
我國今年五月份全面實行營改增,使得很多由營業稅改成增值稅的企業出現很多財政問題,這不僅是對本土企業的影響,外企同樣也受到影響。外企針對這個特殊時期,只能更好的適應。首先,外企企業財政部門要把進項稅合理分成各個階段分批抵消給增值稅,這樣會預防稅務問題導致的財務管理混亂,有很好的階段性和預見性,降低財務資金問題的安全隱患。其次,外企要加強與其他企業合作的同時,也要加強企業之間的溝通,把企業之間的稅務進行權衡,減少企業之間因成本出現的一些問題。最后,企業要加強自身的財政管理革新,對于之前的稅務關系進行調整,針對企業財務的弊端來進行改革,做到“對癥下藥”。
4.提高外企財政的預見性、降低外部因素帶來的風險
由于現如今的世界經濟動蕩,各個國家之間的匯率不斷調整,使得外企在我國發展特別艱難。針對這個情況,外企更多的是自我改善。資金問題對于外企是至關重要的,外企可以對我國經濟狀態有一個預見性,對外來出現的一些外部因素,企業內部可以通過財政支持有效避過動蕩時期??偣緫摃r刻與海外企業保持聯系,如果海外企業出現財政資金問題,要提前做準備,起到真正的保駕護航的作用。
四、結束語
在現如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外企在我國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樣也遇到了瓶頸。針對外企的財務管理出現的問題,總公司要加強與海外公司的聯系,如果出現問題要給予更多的幫助,而且外資企業要自我完善企業內部結構、優化產品項目,建立一個符合我國發展的財務制度。從內部和外部同時解決外企財政管理問題。
參考文獻:
[1]史梅英.對外資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探討[J].中國外資,2010(4)115-116.
[2]王博.新形勢下的外企財務管理鄒議[J].中國外資,2010(5)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