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姍
摘 要:為規范我國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的運行,對房地產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是必要且必須的。近年來,我國對房地產經濟的宏觀調控政策趨于合理,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對我國地產經濟發展現狀和我國地產經濟宏觀調控政策實踐的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國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而提出了房地產經濟宏觀調控政策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商業地產;經濟發展;宏觀調控
一、我國地產經濟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居民對住房的需求不斷增長。房地產經濟隨著國民經濟的增長而快速發展,同時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穩定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影響著建材、鋼鐵、金融等多項基礎產業的發展。房地產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的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此外,房地產業的發展對其附屬產業的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地產經濟的發展最終會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產生重要的推動力。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對國民經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房地產業的發展在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的經濟泡沫,而一旦地產經濟泡沫破滅必然會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崩潰從而給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因此,現階段我國在對房地產市場采用宏觀手段進行調控的過程當中,需要注意采用逐步去存量的方式來降低現階段的房地產經濟泡沫,從而促進房地產市場的整體健康與穩定發展。近年來,在地產經濟的宏觀調控當中,政府部門也根據不同的地方特征制定了不同的調控政策,這些政策雖然對抑制地產經濟泡沫產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時也影響了地產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宏觀調控的定位和目標更是會對房價產生直接影響。
二、地產宏觀調控的政策工具
房地產宏觀調控是指從宏觀上對房地產市場進行引導,從而消除泡沫,使得商品住宅的供求量與市場需求基本平衡,從而使得房地產經濟得到自身發展的同時,在最大限度范圍內降低其對國民經濟發展所造成的安全風險。
1.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是指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價格工具或數量工具調控貨幣供應量的政策。價格工具的核心是利率,數量工具主要是存款準備金率和信貸。
貨幣政策是現階段我國對房地產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主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利率財政、存款準備金政策、信貸政策三個方面。利率的調節,存款準備金率的變化,信貸條件的調整都會對房地產市場調控起到較大的影響。
2.財政政策
財政政策是指財政部多種政策相結合的方式來對房地產市場當中的需求進行調節,在現階段的財政調控政策當中,最重要的調控工具就是稅收,在房地產市場當中,財政部通過多種稅收的征收從而形成一定的財政政策來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例如:營業稅、土地增值稅、契稅、房產稅等。
3.土地政策
現階段在房地產市場的調控當中,土地政策是一個重要的調控手段,土地政策主要包括閑置土地的處置策略以及土地的供應策略。對房地產企業施行土地限制政策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通過行政化的手段來避免開發商捂地、囤地等行為,打擊投機倒把,從而使得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而土地供應策略則會對房地產市場當中的土地供應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從供求關上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
4.行政政策
與以上市場政策相對應的是行政政策,行政政策主要包括限購限貸政策和行政問責制度。
三、當前我國宏觀調控經濟政策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地產經濟對于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從宏觀角度來看,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某種意義上激化了經濟發展中的一些隱患,這就要求政府部門應該采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對國民經濟的發展進行調控,維持市場經濟的秩序,并采用多種方式來緩解經濟發展當中的各種矛盾,從而避免經濟危機的產生,使國民經濟得以健康穩定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宏觀調控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相關部門所制定,通過多種手段對各個行業進行調控。
1.財政政策調控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財政政策是指政府有關部門通過調整稅收和支出的方式來對社會中的就業與居民可支配收入進行調整,如果房地產市場異常火爆,泡沫較大,則政府部門就會提高相關的稅率,從而使得投資房地產的相關單位與個人所獲得的利潤降低,向其他行業轉移,從而實現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而如果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較為蕭條,則通過各種財政政策激勵投資者進入到房地產市場當中,通過財政政策的調控可以提高房地產市場的利潤率,使其維持在平均利潤水平,獲取正常的發展速度。
2.貨幣政策調控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
貨幣調控政策是指央行通過改變貨幣供應量以及存儲利率的方式對房地產市場的需求進行調節,從而使得房地產市場的供求基本維持平衡。貨幣政策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手段:
首先,存款準備金政策。央行通過改變存款準備金率的方式,從而改變貨幣的供應量,并進一步的調整相關的利率從而控制資金的流動方向。
其次,再貼現率政策。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放款利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再貼現率,調整商業銀行對外的貨幣供給量,從而影響了利率的升降,達到影響房地產市場投資者的資金流動的作用。
四、我國對房地產經濟宏觀調控存在的問題和取得的成效
1.我國宏觀調控引導的積極作用
我國為規范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運行,不斷出臺對房地產業的宏觀調控政策,每次調控政策的出臺都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運行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目前來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降低房地產市場泡沫,穩定市場根基;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房價,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規范房地產企業及地方政府的行為。
2.對房地產經濟宏觀調控存在的問題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房地產調控的雙重目標問題,即經濟增長與效率目標和社會公平穩定目標的沖突。二是土地財政的問題。地方政府過于依賴土地財政,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進行財稅體制改革。三是貨幣超量供應問題。四是房地產業高負債經營過度依賴銀行貸款問題。五是居民住房上貧富差距懸殊問題。
五、關于房地產經濟宏觀調控政策的合理化建議
1.建立完善的住房信息統計系統,推行房產稅
房產稅在歐美等國家被稱之為物業稅是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同時也是打擊炒房、囤房行為的有力武器。我國也應盡快推行房產稅,促使更多的存量房上市,增加房地產市場有效供給,減少房地產市場經濟泡沫。而建立完善統一的個人住房信息查詢系統,則是推行房產稅的基礎。
2.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推進市場利率化
加快發展資本市場,加大企業直接融資的力度,改變目前房地產行業過度依賴大銀行融資的單一性,降低房地產行業的系統性風險。發展和支持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中小金融機構,進一步分流大銀行資金。與此同時改善投資環境,拓寬投資渠道。盡快推進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消除房地產市場流動性過快,使房地產開發投資更趨合理,宏觀調控政策效果更加顯著。
3.加快土地增值稅清算,處置閑置土地
進一步加大對非市場原因導致的閑置土地得處置力度,有效打擊房地產商囤地炒地的行為。加大土地增值稅清算的工作力度,消除房地產行業的暴利,避免資本市場向房地產行業的過度集中。
4.制度創新,協調好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利益關系
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改革以往的“財權上移,事權下移”的分稅制,重新劃定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和財權,擴大地方政府的稅源與稅基,保障其有充足稅收,擺脫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打破土地財政與房地產宏觀調控相矛盾的瓶頸。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改變以往以GDP和財政收入為主的考核標準。把控制房價過快上漲,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內容也納入到地方政府的考核標準中來。
5.推進各項配套政策的跟進和改革,確保地方政府在宏觀調控中的配合和落實情況
房地產行業涉及面廣,需要多領域政策的協作。一方面應配合需求端的房價調控政策,及時跟進住房公積金制度和購房融資制度的改革,彌補需求端有效購買力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應強化供給端的土地供給政策、保障性住房政策,防止市場萎縮。相關產業方面,也要根據房地產市場的動態變化積極引導關聯產業的調整,重視并解決由此帶來的內需不足和就業壓力。同時要加強對政策落實的監督管理,建立中央和地方的兩級調控機制,確保政策在各地方的落實力度。
六、結束語
總之,目前我國已進入到地產經濟宏觀調控的關鍵時期,宏觀調控的目標是讓地產經濟健康穩定的發展,引導居民政策消費需求,抑制投資性需求,打擊投機性需求,逐步完善房地產市場的運行機制,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穩定運行。
參考文獻:
[1]唐健,徐小峰.近年來房地產調控中的土地政策評析.中國土地科學,2011(3).
[2]張璐,李越.從金融政策視角淺析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與調控.金融經濟,2011(6).
[3]戴國海.房地產調控對貨幣政策的挑戰.中國金融,2012(5).
[4]賈康.中國房地產調控與房地產稅問題探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