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能夠造成金融泡沫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因為宏觀的環境,也有可能是因為微觀因素造成的,同時金融體制、政府政策以及市場結構等因素發生變化時,也有可能造成金融泡沫的形成。本文將通過金融泡沫形成的機制、行為金融學解釋以及實例分析三個部分,來對金融泡沫的形成機理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進行分析,期望能夠對金融經濟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金融泡沫;形成機理;郁金香;微觀
經濟在融資的過程中,當生息資本遠遠高于現實資本時,多出的部分屬于虛假資本部分。
這就是金融泡沫的本質。而金融泡沫呈現的形式屬于一種價值,是沒有按照物質資本以及市場價格進行金融管理的價值,當金融資本的價值出現升高異常情況時,經濟泡沫就會產生,當虛假經濟到達一定程度時,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就會被打破,而資本市場會受到嚴重的波及,從而會對社會形成極大的不良影響,經濟危機也會隨之產生。因此,相關人員應對金融泡沫的形成以及其他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總結出經驗,當經濟運營中出現相關跡象時,要盡早進行相應的處理,阻止泡沫現象的進一步擴大,確保社會經濟的平穩性。
一、金融泡沫的實例
筆者在這里介紹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個金融泡沫事件--“荷蘭郁金香泡沫”,這一事件于1830年左右爆發,對當時世界的經濟都造成了一定的波動,負面影響極大。之所以將其稱為“郁金香泡沫”,是因為這次金融事件的起因就是因為郁金香。
郁金香并不是荷蘭本土生長的,而是在16世紀末期傳入當地的,因為荷蘭的土壤和其他地理因素都極為適合郁金香生長,因此郁金香在當地得到了大量的繁殖,荷蘭也一躍成為當時世界中的郁金香生產大國。很多荷蘭人甚至是歐洲人都被郁金香的獨特美感所征服,認為它能夠代表著高貴與地位,郁金香無疑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寵兒”,而在17世紀30年代,新品中的誕生更是讓郁金香的價格持續上漲,這也吸引了大量投機者,他們認為這是一個極好地機遇,于是開始對郁金香的價格進行近乎瘋狂的炒作,他們單純的認為只要郁金香的市場價格持續上升,他們就能夠從中以賺取差價或者其他的形式,來獲得豐富的利潤,進而使這種情況愈演愈烈,郁金香的價格在短短的兩年間上漲了上千倍,與郁金香的實際價值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偏差,而這時荷蘭人又開發了期貨這一投機形式,當三七年,荷蘭人失去了對郁金香的投資信心之后,郁金香的價格幾乎是一落千丈,對當地的經濟造成了極為強烈的負面影響,期貨這種投機形式也使得荷蘭的經濟一蹶不振,荷蘭人更是在之后將郁金香作為是邪惡的化身,這就是最早是經濟泡沫事件。從這一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導致“郁金香泡沫”事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很多方面,像市場不成熟以及政府監管力度不強等,都是造成這一事件的因素。
二、金融泡沫形成機制
從上文的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導致經濟泡沫形成的原因并非一種,通常情況下我們將其形成的機制歸為兩個層面,微觀以及宏觀,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1.微觀
(1)理性泡沫形成機制
按照以往的經濟學進行分析,假設在較為理性的狀態中,市場的價格是與資產的基本價值成正比的,無法存在經濟泡沫的情況。不過相關學者通過大量的調查證明,當一些條件被滿足之后,即使是較為理性的投資,還會有可能買到與實際價值不符資產,我們將這種投資行為稱之為“理性泡沫”。而且理性泡沫都會依據某種特殊的規律進行膨脹,這樣才能達到投資者的需要。當信息能夠滿足所有條件時,必須要確保有無限名投資者,才有產生理性泡沫的可能性,這種也被稱之為無限性理性泡沫。而當信息存在缺陷,只能滿足部分條件時,這種情況之下,有限的投資者也有形成泡沫經濟的可能,也被稱之為有限性理性泡沫。
(2)非理性泡沫
當外在環境中存在不確定性,或者投資者認識出現偏差時,投資者很有可能進行不理性的投資,進而造成資產的市場價格和資產的實際價值出現失衡的現象,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非理性泡沫現象,能夠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有很多,在這里將對噪音交易和泡沫形成的關系進行詳細的介紹:在經濟領域中,噪音就有兩種特征:一種就是噪音是失真或者虛假的情況,這種信息和投資者的價值無關;另一種,就噪音的來源而言,這種信息有可能是市場操作者散布的虛假消息,也有可能是投資者自己的錯誤判斷。
2.宏觀
(1)從經濟繁榮和泡沫形成來看
當經濟步入繁榮時期時,民眾的要求也會隨之上升,這就會造成股票以及房地產的價格也會隨之增加,投資者會抓住機遇,購買可以增值的資產,當其獲得一定利潤之后,自己會再次投資,并會吸引大量的投資者參與到其中,從而導致泡沫經濟的連續膨脹。歷史上有很多在經濟繁榮時期產生泡沫的案例,像法國“密西西比泡沫”以及英國“南海泡沫”等等,當泡沫產生時,經濟周期也會隨之發生改變,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
(2)從貨幣政策和泡沫形成來看
當貨幣政策過于寬松時,市場中的房地產以及股票的價格就會出現較大程度的波動,這時就很容易造成經濟泡沫膨脹的現象,在世界歷史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發生,最為著名的莫過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日本的股市以及房地產泡沫事件。貨幣政策對于資產價格會造成直接影響的原因,就是因為投資者希望能夠獲得更大的利潤,而跟隨市場進行了大量的投資,這種投資方式會導致風險溢價的現象產生,會為經濟的發展埋下一定的風險。如果政府采用的是擴張性貨幣的政策,貨幣的供給就會隨之上升,這時就會造成無風險利率的下降,而收益率也會隨之降低,從而致使股票以及房地產的價格會出現上升的情況。如果由于貨幣政策造成資產的價格持續升高,投資者會因為獲得可觀的利潤會對投資恢復信心,并會減少對風險的恐懼感,從而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而進行風險性投資,這時風險溢價就會隨之降低,收益率也會再次降低,進而造成資產價格的再次上升,致使經濟泡沫不斷膨脹。
三、金融學對于經濟泡沫行為的解釋
1.套利行為的解釋
在對傳統經濟學進行分析時,會以假設完全套利為基礎進行。但現實生活與假設有所不同,投資者的套利行為往往具有一定的限制,能夠制衡經濟泡沫的力量不足,導致投資者套利受限的原因,是由于金融市場中各種套利限制的影響,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1)成本
投資者在進行資產投資時,會因為信息收集成本以及交易成本等方面的支出,而導致資金分散性,他們無法集中自己的資金全部投入到套利的活動之中,導致市場的價值差距無法進行完全的糾正。
(2)風險
相比于售賣活動,其他形式的金融交易更容易出現風險,從而給投資者帶來了一定的損失,這時投資者為了穩妥起見,都會避開這一風險,很少會進行賣空行為。
(3)政治與文化
政府為了保證當地經濟的穩定性,會出現明文條例,杜絕賣空的情況發生,而且由于投資者會因為自身的利益,并不愿意進行賣空的活動,從而導致市場中無法存在賣空行為,投資者的套利行為也因此受到了限制,增加了經濟泡沫形成機率。
2.“羊群”行為的解釋
“羊群行為”是指群體內的單獨個體相互之間進行模仿,進而相互進行感染的情況。而且個體之間的情緒影響會一直循壞,當情緒上升到一個程度時,群體整體都會喪失理性,從而容易進行盲目投資,這就是心理學中所講的,民眾會在無意中由于本能去在自動與群體進行親和,進而會將單獨的情緒變為整體的情緒。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當信息條件受到一定限制時,集體的行為會占有極大的優勢,這是由于今日資產的價格是由大多數投資者相同的期望決定的,當這種期望過于樂觀時,就很有可能造成競價排名,而且隨著持有這種心態投資者數量的增加,泡沫會不斷進行膨脹,最后到達一種無法支撐的狀態之后,就會造成經濟危機的產生。與此同時,羊群行為還會影響金融市場的理性程度,如果噪聲交易者數量過多,一些理想的投資者很容易會受到影響而導致自己的理性行為降低。
四、結束語
就總體而言,當資產的市場價格與資產的真正價值價值相比過高時,就會導致經濟泡沫的產生,當泡沫膨脹會一定程度時,就會對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這對于社會的穩定發展而言,是十分不利的,因此相關人員要對泡沫形成的機理以及規律進行仔細的研究,并將其運用到對金融領域的管控之中,一旦出現泡沫形成或者膨脹的情況,就會對金融市場進行合理的調控,從而降低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風險,確保金融市場的穩定性與安全性,為社會的平穩發展奠定良好地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業.金融泡沫的形成機理及發展趨勢--理論與實證研究[J].時代金融,2010,11:27-30.
[2]孫秀娟.金融泡沫的形成機理--基于行為金融理論的分析[J].經濟視角(上旬刊),2015,01:38-40.
[3]張建偉.噪聲交易、金融泡沫與金融市場多重均衡理論[J].當代經濟科學,1999,04: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