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村坐落于祁東縣西部,省道 S317從中穿過,距縣城33公里。全村有17個村民小組,1870人。彭家灣、呂家灣、李家院、井塘沖、正南院、周家院等院落是村民集中居住地。三星村現有村干部4人,黨員46人,孤寡老人54人,孤兒24人,殘疾人37人,低保戶和五保戶79戶。稻田1245畝,旱土300畝。產業結構以種植水稻和黃花菜為主,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來源。三星村存在組織建設薄弱,基礎設施落后,村民經濟收入偏低,村集體經濟空白,社會建設嚴重不足,村內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2012年底村民人均純收入不到2300元,屬省級貧困村。
2013年3月初,湖南省檢察院駐祁東縣黃土鋪鎮三星村建設扶貧工作組入駐村中開展工作。省檢察院黨組高度重視建設扶貧工作,游勸榮、盧樂云、常智余等省檢察院主要領導多次就檢察機關如何做好建設扶貧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和指導意見,特別是檢察長游勸榮再三叮囑工作組:一定要注意發揮村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突出村內產業經濟發展,增強造血功能,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組。
兩年來,工作組成員一心撲在駐村工作上,千方百計為三星村跑項目、爭資金、謀發展,盡可能地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對每個項目的實施過程都嚴格檢查指導,每月平均有25天在縣駐村工作,三星村成為工作組成員的另一個家。工作組始終堅持為民、務實、清廉的總體要求,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從困難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抓起,真抓實干,分類指導,精準扶貧。
經過多方努力,工作組兩年間籌措涉農項目資金和專項扶貧資金1465萬元投入到三星村駐村扶貧工作中。同時,工作組還創新扶貧方式,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大力引進民間資本4000多萬元發展村內產業,使三星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和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通過兩年多的真情幫扶,三星村的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了4倍,三星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新農村,還被省司法廳和省民政廳授予“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稱號。
組一個強有力的班子
“人心齊,泰山移!”初到三星村,工作組就意識到要想解決貧困問題,首先要幫助村里組建一個富有戰斗力的村支兩委班子。為此,工作組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組織村支兩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認真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征求群眾意見建議63條,組織召開高標準專題組織生活會,46名黨員逐一對照檢查自身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促使村支兩委班子成員和全村黨員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2014年是村支兩委班子換屆年,在加強衡陽破壞選舉案警示教育的同時,工作組嚴格紀律和要求,提前摸底,提前防范,成功舉行了村支兩委班子換屆,將1位帶頭致富能力強又年輕的預備黨員選入村委會。4位村干部工作努力、用心,村支書肖玖生和主任劉新民一心撲在工作上,村支兩委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大大增強。
兩年中,村黨支部共召開10次黨員大會,發展帶頭致富能力強又年輕的黨員3名,發展入黨積極分子6名,為村支兩委儲備了后備干部力量。
基礎設施群眾說了算
有了強有力的領導班子,三星村的當務之急就是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展。
“只要群眾提出來,我們就用心辦!”兩年間,工作組盡最大努力解決群眾反映的基礎設施問題,大力推進三星村基礎設施建設,為百姓分憂解難。
通過調研得知,群眾對破爛泥濘、坑坑洼洼、路基垮塌的8.5公里村組公路反映最為強烈。工作組通過多次實地勘查、邀請專家進行設計、依法依規進行招投標,投資近300萬元的村組公路已經于2014年9月硬化完畢,使三星村群眾出行順暢。
針對群眾反映的省道317線兩旁因降雨而造成的山體滑坡、損壞農田等遺留問題和農業灌溉問題,工作組投資150萬元,對省道317線兩邊損壞的排水溝、護坡、機耕道和水渠、山塘進行整修。
針對村內部分群眾反映電壓不穩和用電難問題,工作組積極爭取農電網改造項目,為三星村增加了1臺100千伏安變壓器,解決了400多名群眾的用電難問題。
針對村民飲水不安全問題,工作組多次與水務部門協調,多方籌措資金,打了3口水井,并將上福沖水庫自來水引入三星村。
針對三星村周邊通訊信號不好,與外部通訊聯系不暢的問題,工作組多次與電信部門溝通,由中國聯通新建了一個基站,解決了三星村和周邊村莊信號不好不暢的問題。同時,在三星村建立集團用戶,在省內村民相互打電話免費,為三星村民節省了大筆通訊費用。
三星村基礎設施的改善,極大地提升了這個省級貧困村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工作組也深知:自己的一項重要工作使命是要幫助貧困家庭增收。趁熱打鐵,工作組為三星村引進和發展了多種產業,助推農民增收。
經濟發展遂民愿
開展建設扶貧工作,財政直接投入到村里的資金是極為有限的,而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手中既無資金又沒項目,要讓三星村群眾脫貧致富,工作組只能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招商引資,引進民間資本,在村內發展產業。
經工作組的多次協商,湖南龍旺食品有限公司決定在三星村投資3000萬元建設粉條和黃花菜加工基地,基地建成后為當地群眾提供近300個就業崗位。而村集體把荒地出租給企業,每年還可增加集體收入10萬余元。
通過以商招商,工作組引進臺灣老板和農學博士,投資近200萬元,在三星村開展300畝水蜜桃和特種水稻種植,并傳授農業技術;成立香芋專業合作社,種植香芋200畝,帶動全村經濟發展。endprint
兩年里,這幾家招商引資來的企業讓300多位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工資2600元,徹底解決了有勞動力家庭的貧困問題和一些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問題。
此外,工作組還籌措資金280萬元扶持開發1100畝冬棗和300畝油茶,改善林區基礎道路,架設生產生活用電線路,整修水利灌溉設施,提高冬棗和油茶成活率。
除了招商引資,工作組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扶強”——扶持村內經濟能人或者引進龍頭企業,傳授技術,增加就業,從而帶動全村經濟發展。
當地農產品保鮮一直是個問題,村里的致富能人想在村內建設冷庫,卻遇到資金難題。工作組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為其聯系金融機構貸款,幫助這家冷庫做大做強,帶動村民致富。
致富帶頭人想擴大生豬養殖產業,工作組及時給予幫助,一個投資100萬元,年產1000頭生豬的養殖示范場很快就建了起來。養殖場產業豬糞還被運到冬棗基地用于改善土質,發展生態農業,促進了農村資源循環利用。
為幫助貧困人口發展農業生產,工作組還為三星村爭取到250個貧困人口產業扶持指標,每人每年400元,共20萬元,促進貧困家庭增產增收,脫貧致富。
2013年祁東縣遭受50年不遇的旱災,工作組組織黨員干部深入抗旱第一線,動員群眾全力開展自救,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確保了三星村的人畜飲水,將大災影響降至最低。
2014年三星村又遭受特大洪災,工作組投入10萬元,與村民一起積極開展抗洪救災,修復被毀道路、護坡等設施,努力挽回災害損失。
兩年的駐村工作,工作組沒有直接分發涉農項目資金和專項扶貧資金給村民,而是將所有涉農項目資金和專項扶貧資金進行整合,用于發展產業,修建公共基礎設施,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兩年的時間,工作組還在三星村社會民生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針對三星村小學年久失修、教室滲漏、開裂等問題,工作組積極向教育部門爭取支持學校重建,檢察長游勸榮親自出面籌措資金150萬元,工作組成員利用個人資源,組織社會力量開展慈善捐贈,籌措資金28.2萬元,2014年底三星小學已經完工;針對村衛生室條件簡陋情況,工作組多方籌措資金,在村民活動中心內建設村衛生室,提升醫療條件和水平,確保村民小病不出村;工作組建設文體活動廣場,購置音響、健身器材等文體活動設施,在村民活動中心建設農家書屋、留守兒童活動室和老年活動室,鼓勵村民開展廣場舞等文體娛樂活動,成功組織2014年三星村春節聯歡晚會;為三星村爭取危房改造指標10余個,籌集資金20余萬元,改造危房25棟;投資近40萬元,在村內安裝了70余盞太陽能路燈,極大地方便村民晚上出行;組織村民在村內道路兩邊和房前屋后開展植樹造林,兩年來共種植樟樹、桂花樹等4000多棵,還對孫家屋塘周邊進行了綠化美化;為改進三星村環境衛生,工作組為三星村爭取了100個改水改廁指標,花費10萬元購置垃圾集中收集處理設施,在人口集中區放置垃圾斗,安排專人清掃馬路,并與黃土鋪鎮垃圾清運公司簽訂垃圾清運合同,只要垃圾斗裝滿,清運公司立馬拉走、填埋,這一做法已經在衡陽全市推廣。
三星村的檢察人蠻拼的
兩年來,工作組的成員對這份不同的工作深有感觸:建設扶貧工作每天直接與群眾打交道,老百姓是最實在的。他們不大關心你講了什么,他們在意的是你干了什么。只有“唱功”,沒有“做功”的干部,在農村是行不通的。俗話說“百姓心里有桿秤”,對于為民、務實、清廉的干部,對于真正為他們辦實事、做好事的干部,他們是懂得感恩的。
剛來三星村時,工作組通過走村串戶、實地查看、座談、召開黨員干部和群眾代表大會等方式,先后聽取17個村民小組400多名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搞清了三星村的基本情況和存在的主要問題;還走訪了33個縣直部辦委局,并多次向省委組織部、基層辦、扶貧辦等有關領導和專家請教對策,共收集整理意見建議60余條。然后,工作組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事情做起,從困難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抓起,一心撲在工作上面,真抓實干,將建設扶貧工作規劃全部落實到位。
為了幫三星村籌錢,工作組提個袋子、陪著笑臉到處去化緣,有時等人一等就是幾小時。工作組組長、祁東縣委常委鄺書先經常開玩笑說,“我是‘乞丐常委,就像‘丐幫幫主到處討錢。”為把三星小學建設好,他甚至把自己私人朋友都拉進來作貢獻,搞了一次慈善捐款,籌得善款28.2萬元。
檢察人將三星村當成了自己的另一個家,將三星村當成了自己的親人。親人的事,檢察人一直放在心上。
針對殘疾人員辦證困難問題,工作組組織縣殘聯工作人員到三星村上門服務,當場辦理殘疾證,并為全村37名殘疾人員送上慰問金。兩年里,省市縣三級檢察院走訪慰問五保戶、貧困戶248戶(次),讓他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針對三星村內7名五保戶居住危房且無能力建房的實際情況,工作組采取集中建房模式,建設了“五保之家”,投入30萬元建設的8套五保人員住房已于2014年春節前入住。與此同時,工作組積極向民政部門爭取集中供養政策,使每個五保人員每月可領到近500元生活費,解決了五保人員生活的后顧之憂。
村里有困難家庭學生,工作組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對村內2名家庭條件困難面臨失學兒童進行結對幫扶,湖南三高科技公司無償資助他們從初一直至大學畢業;聯系香港恩慈基金會對三星村100余名學生進行資助獎勵。
應該說,為了三星村的發展,三星村的檢察人也是蠻拼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