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東 肖軍
電視新聞是以現代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聲音、畫面為傳播符號,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發現的事實的報道。電視新聞(消息類新聞報道,以下等同)價值的大小是由新聞事實本身所決定的,但除了我們慣常所說的新聞主題等諸多因素外,新聞背景作為擴充新聞信息量的重要元素,如果能夠運用得恰到好處,不僅會深化新聞報道的主題,而且會提升新聞報道的價值。
一、新聞背景含義及其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
根據唯物主義辯證法普遍聯系的基本觀點,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與其周圍其他事物存在著一定聯系,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即便同一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也是相互連結、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谶@樣的理論思考,為大家普遍接受的一種觀點是:新聞背景是指新聞事實發生發展的歷史淵源、現實基礎和環境條件。因此在新聞報道中介紹相關背景,能對新聞事實起到對比烘托、補充說明、豐富內容等作用,有利于廣大觀眾了解新聞發生發展的來龍去脈,滿足觀眾朋友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收視需求。
二、運用新聞背景需要把握的原則
新聞是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發展的事實的報道;廣大觀眾在選擇收看新聞節目時,也是將關注點更多停留在新聞事實本身。無論何種類型的新聞背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都不應該沖淡新聞事實主體。因此,新聞背景的使用應注意把握三個基本原則。
1.用或不用,因“文”而需。這里所說的“文”是指消息類的新聞報道。雖然新聞背景是對新聞主體的有效補充和說明,但這并不意味著任何新聞報道都需要新聞背景的加入。因此,記者在選用新聞背景時,應根據新聞報道的實際需要而定。在這里筆者認為:重大的主題新聞報道應充分使用數字對比、政策解析等新聞背景資料;持續時間較長或承接性較強的新聞報道應考慮使用歷史沿革等背景資料;新技術、新方法等創新型新聞報道應提供給觀眾相關的技術革新等相關新聞背景。
2.刪繁就簡,因“時”而需。按照現代電視的傳播規律,短篇幅、大信息量是各級電視新聞媒體在自辦新聞欄目中普遍把握的一個基本準則,這樣才能在相對固定的黃金時間段內,提供給廣大觀眾更豐富、更鮮活的新聞事實。因此,消息類新聞報道應根據新聞主題的需要,選擇性地使用新聞背景,不必面面俱到,尤其是經濟類新聞報道中的數字對比、政策變化等方面應選擇和新聞事實時間節點最接近的背景資料,切忌使用“幾年來”等新聞背景。
3.豐富多樣,因“畫”而需。由于電視傳播的主要符號是聲音和畫面,因此,每一個電視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報道時都會考慮解說詞和畫面之間的綜合使用。基于這樣的一種考量,在運用新聞背景時,除了文字部分外,畫面部分也要靈活多樣。歷史影像、圖片、繪畫、圖表等眾多表現手段都可為我所用。
三、做好知識儲備,提高新聞背景的運用能力
1.做好背景資料的收集儲備工作。新聞工作者也是社會工作者,相對于工作內容比較單一的職業來說,記者因工作所需,需要儲備多種工作能力。背景資料的收集就是記者調整自身知識結構,提高新聞采編能力的重要需要。目前各級各類新聞媒體普遍采用記者分口采訪的基本原則,即便如此,一個記者所分管的行業與行業之間,無論是政策法規、工作要求等諸多方面都體現出很強的專業性和差異性。這就要求新聞從業人員要按照“專家型記者”的要求,做好相關的知識積累,從一個行業的歷史沿革、產業發展、政策變化乃至工作方式、方法的變化等諸多方面做好相關背景資料的收集工作。尤其是電視記者,更要從文字、影像、圖片等方面做好背景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增強理論分析能力。背景資料的收集只是運用好新聞背景的前提。要做到新聞背景運用的游刃有余還在于新聞從業人員要提高認識,增強理論分析,以便進一步開掘報道的深度。尤其是在進行重大主題報道、階段性工作報道時,由于時間跨度較大、涉及范圍較廣,無論是在政策把握、經濟數字對比分析等方面需要記者有較強的分析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他需要記者在日常工作中,對所收集到的背景資料進行認真歸納整理,把握事件發生、發展的規律,尋找出“新聞背后的新聞”。
(作者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