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峰
吳永春是一位侗族的全國人大代表,對搞好少數民族的扶貧開發工作,他認為要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創新扶貧開發方式。
三江縣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是全國侗族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全縣有貧困村86個,占行政村總數162個的53.4%,貧困人口30343戶121546人,占農村總人口35萬的34.36%。貧困群眾大多居住在邊遠高寒山區和條件惡劣的大石山區,全縣主干道網絡尚未形成,公路、水利設施薄弱且嚴重老化,通訊設施落后,上學難、就醫難、住房難、安全飲水難等問題十分突出,社會保障水平低,因病、因災、因學、因失業等原因返貧現象突出,扶貧攻堅壓力大,脫貧任務艱巨。
吳永春說,全縣每年僅有產業扶貧項目資金2000萬元,產業開發規模小,經營粗放,科技利用率低,開發層次低,特色經濟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群眾增收緩慢。
他認為,搞好新時期的扶貧開發,要進一步強化對扶貧開發重要性的認識,增強扶貧攻堅的責任感。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3〕25號)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認識,整合資源、聚力攻堅,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綜合開發、整體推進,統籌兼顧、科學發展,打好新一輪扶貧攻堅戰,破解制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
他指出,民族地區的扶貧開發必須利用自身優勢,創新扶貧方式,要抓好貧困村特色優勢產業優化和提升,實施電商扶貧,打造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發展民族文化旅游,通過旅游產業帶動扶貧對象就業增收。
2015年,三江縣主要想做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推進珠三角、桂北地區重要生態農產品供應基地和桂、湘、黔民族旅游集散地建設,二是啟動推進大侗寨特色商貿區等“五區一帶一改造”建設,三是快速推進三柳、桂三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