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李雪
高維洲追求“收斂”后的“放開”
本刊記者 李雪

高維洲
1957年生,遼寧鳳城人?,F為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曾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和首都師范大學美術系研究生班。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全軍大型美術作品展。曾在瑞士、北京、威海等地舉辦個人畫展。出版有《高維洲寫意山水作品》、《高維洲國畫作品輯》、《高維洲鄉村民居水墨寫生作品選》等。
采訪高維洲的時候,他剛完成上交一幅海軍題材的美術作品,馬上又要在為明年的全軍反法西斯主題畫展構思新作。這位海軍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畫家,以軍事為主題的大型國畫作品不少,其次也有不少寫意小品,但仍以跟“?!闭催叺臐O船、漁村風情為主。
下基層寫生、“跟生活接觸”收集素材、再回來創作,是他創作國畫的“三點一線”。而每每以批判性的眼光審視過往作品,精益求精,高維洲總對手法和視角的把握格外注重。他說自己到了技法該“收”的年紀了,確立自己的藝術語言之后,還要爭取那份兒自由和灑脫。
高維洲平常的創作地點在海軍大院,在這里他有一個獨立畫室,大型作品基本都在這里完成,安安靜靜,沒人打擾。
由于覺得“浪費時間”,他平時的社會活動不多,撥開了“能不參加就不參加”的冗余,除了創作,他在繪畫上的另一部分重要工作是每年部隊組織的下基層。
“出去寫生體驗生活,跟官兵聊天,了解他們的一些想法,這對創作大有幫助,作品能接地氣 。總在畫室里創作,編是編不出來的。”和一些畫展、活動相比,與戰士同吃同住、實地寫生、收集素材,深入基層的生活反而讓他覺得有滋有味,“現在下連隊吃飯標準是四菜一湯,不喝酒,這很好,吃的很是舒服?!彼χf。
而事實上,“只有深入生活才會有觸動”也多體現在他的畫作中,高維洲深知“久看的地方無風景”,跟生活接觸多了,他的國畫創作視角和手法也更加豐富。
《西沙靜月》是他的一幅很被人稱道的作品。這幅畫里,一輪明月的照耀下,一個白色球狀天線保護罩在一簇簇羊角樹的包圍中,顯得特別高潔、神圣。這幅使用工筆表現的國畫作品,整幅畫面呈現出一種靜謐和對稱的美感。只不過,它繪制的其實是在我國南海西沙島礁的一個監聽站。
在成為專業畫家之前,高維洲從事衛星通信保障工作。因此,在海軍題材的創作中,他的作品總少不了與天線有關,按他的話說“過去的生活記憶緣故,畫天線自然就多了一些?!辈贿^,他并沒有選擇一味陽剛或者“硬邦邦”的表現方式。

《漁歸》

《西沙家園》

《西沙靜月》
在西沙寫生的時候,夜晚散步,當地星光燦爛的夜空和“距離幾十米,人的說話聲音都很清楚”的那種靜謐,讓高維洲一下感到特別開闊?!霸鹿庹障聛?,白色天線屋頂反光很美,就像一輪明月似的??粗陀幸环N創作沖動,就在想要怎么表現?!?/p>
而在另一幅《西沙家園》里,西沙東島獨有的鰹鳥站在看似蔥郁的抗風桐樹上,細看之下,才能發現樹頭的斷裂。這正是來源于高維洲在東島看到“被雷電擊的,都折了”的梧桐,讓他選擇用它入畫來展現某種殘酷,再畫上鰹鳥表達戰士守護祖國西沙家園的寓意。
除了構思內容,在創作技法上,他常琢磨如何將傳統中國畫噴、拓、染等技法與現代軍事題材相結合,尤其是怎么展現軍事裝備的金屬質感。
在《伴航》、《啟航》、《艦舷邊上是家鄉》等作品中,他嘗試用“拓”的畫法來展現艦艇的冷金屬質感以及軍事的冷酷和速度;而在作品《踏浪》中,由于畫的是隱身艇,他又用馬賽克的形式語言描繪雷達探索不到的那種隱蔽,傳達一種現代的數碼感覺。這些表現手法的嘗試,是他在軍事主題創作上所做的探索。
只要有時間,高維洲不時把自己對中國畫的感悟變成文字,他稱之為“案邊絮語”。還曾經想就中國畫“平尺說”寫一篇文章,論述中國畫按平尺評價的不合理。在他看來,相對于那些為大展打造的大型創作,能反映一個畫家的能力和才氣,而小幅的小品畫也同樣是作者深厚的功力所現,是個人情感的真情流露。一幅優秀的小品畫,其藝術價值一點都不在前者之下。

《野岸漁舟》
“有時候尺寸很小,但筆墨很精到、很講究??此齐S意,筆墨的功力其實都在里面。”
高維洲也有不少山水小品。寫生多了,海邊的漁船也見得多,就像“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樣,他畫的海邊風情小品都能從閱歷和記憶的角落里順手拈來。
在他創作的《歡歌》、《晨曦》等作品中,就出現了他在海邊見到的漁船。“看著好像和其他漁船一樣,實際東海、南海的船是不同的,海里的和江湖里的就更不一樣了?!薄稓g歌》這幅繪出部分藍色船體、海鷗圍繞、漁民打電話回家報收獲之喜的作品,高維洲以現在的眼光回看,反思自己“畫得過于面面俱到,‘虛’的部分還不夠”。
在采訪過程中,他在點評過往作品時毫不掩飾對以往作品的反省,他說:“咱實事求是,不是謙虛,人都是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前行?!?/p>
而另一幅《漁歸》是他略滿意的一張,整幅畫在用墨上只有漁民和漁船采取具象的表達,近處的岸邊、遠處的天岸一色則看似粗疏,實際用筆墨濃淡的變化繪出了風景的層次和氤氳浩淼之感。
這種“大膽落筆、細心收拾”的筆法是高維洲在山水畫中著重想做的嘗試?!拔蚁矚g這種‘大筆’,酣暢淋漓、有隨意性,但是細節處要精到、點到,該大膽大膽,該收就收,也比較符合我的性格特點。”
早前,高維洲畫過很多題材,山水、花鳥、人物等,也嘗試過不少技法。但現在,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他覺得到了“收”的時候了。雖然依然在乎作品的藝術價值,但是更注重自己的感受。希望畫得順手時,情感上也能投入得更多一些,表現得更隨意和自如。
“每個畫家都要確定自己的特點和風格,不能老左右搖擺。在此基礎上,到了一定水平之后想要再提高的時候,可以再創新,但那也是為了更好的表現?!?/p>
在找尋到屬于自己的藝術語言之后,追求變化的自如、創作的放開,有內涵、有詩意的美,讓人“一看就是高維洲的畫,和別人不一樣”,這是他所追求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