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裴 艷 王 勇

1:12月1日,永城市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在光明小區進行鍋爐供電設備調試
2014年12月1日中午時分,瑟瑟的北風任性地游走在永城的大街小巷,寬闊的道路上除了嚴裝厚裹、著急回家的人們,幾乎沒有人愿意在這樣極寒的天氣下逗留。然而,在永城市光明小區鍋爐旁,卻有十幾位老人興奮地等待該小區“煤改電”這一歷史時刻的到來。
事實上,在有著豫東能源城之稱的永城,由于天然的煤炭資源優勢,境內有很多小區采用燃煤鍋爐這種傳統的方式取暖。光明小區相較于其他小區更具有代表性。該小區現有住戶690戶,自1998年入住以來,一直采用燃煤鍋爐取暖。近年來,由于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以及政府部門和環境保護部門對環境質量的重視,這種傳統的燃煤取暖方式就成了污染環境的一大頑疾。為此,該小區負責人趙勇前往永城市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咨詢有關“煤改電”的詳細情況。
2014年11月中旬,了解到光明小區確定“煤改電”的詳細情況后,永城供電公司高度重視,征求客戶意見,與客戶配合,利用往年采暖期詳細記錄的運行數據,為其規劃出最優化、最經濟的運行方式。永城市供電公司還預先考慮到該小區“煤改電”后,將出現用電負荷過大導致跳閘、用戶內部線路老化導致供電故障等問題,能否及時處理這些設備隱患,避免發生過負荷跳閘而導致的停電現象,不僅關系到小區居民取暖和生活正常用電,而且還將直接影響到其他處于等待或觀望狀態的燃煤小區。為此,永城市供電公司制定了科學、詳細的光明小區“煤改電”實施方案,加緊電力配套工程建設,進行線路架設和改造,對相關變電站設備進行增容改造,確保光明小區用上優質、潔凈、可靠的電能。
“以前,鍋爐燒煤那會兒到處都是灰,黢黑的煙囪突突地冒著黑煙,周圍落的都是煤屑,煤煙味也特別嗆人。現在可好了,就連這電鍋爐房內都很干凈。”12月3日,光明小區鍋爐房的負責人王世卿高興地對筆者說。
小區供暖“煤改電”,就是將燃煤鍋爐供暖改為電鍋爐供暖。燃煤鍋爐是嚴重的煤煙型污染源,會帶來嚴重的煙塵、二氧化硫污染,影響大氣質量。相較于燃煤鍋爐,電鍋爐則有占地面積小、無噪音、無三廢排放、熱效率高等顯著優點,而且還擁有安裝、操作、維修簡單等燃煤鍋爐無法比擬的優勢。如果利用廉價的深夜低谷電,配上蓄熱水箱,將夜間加熱的水儲存起來供白天使用,可大大降低運行成本。這對節約能源、減少污染、提高電網負荷率和合理利用電力資源意義重大。

2:12月1日,永城市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在光明小區進行鍋爐供電設備調試

3:12月1日,永城市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在光明小區進行鍋爐供電設備調試
為了貫徹落實藍天行動計劃,永城市供電公司大力宣傳電能高效、潔凈、方便、經濟、環保等優點,積極推進“煤改電”、“油改電”工程。針對企業與社區“煤改電”,永城市供電公司出臺了優惠政策,開辟了服務窗口綠色通道,對工程所需業擴增容優先辦理、優先查勘、優先裝表接電,確保“煤改電”工程順利實施。
隨著首個“煤改電”小區的順利供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那些傲然挺立在永城的煙囪和空氣中淡淡的煤煙味將逐漸消失,塵封在人們的記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