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鋒,何慶節,鄒 鈺,張永光,楊紅梅,謝碧鈺,閆云麗,肖 杰,鄒 楊
(云南省醫學信息研究所《衛生軟科學》編輯部,云南 昆明 650031)
● 經驗交流 ●
《衛生軟科學》1994-2013年刊文情況分析
王曉鋒,何慶節,鄒 鈺,張永光,楊紅梅,謝碧鈺,閆云麗,肖 杰,鄒 楊
(云南省醫學信息研究所《衛生軟科學》編輯部,云南 昆明 650031)
[目的]全面了解1994-2013年《衛生軟科學》刊文情況,為《衛生軟科學》改革及發展提供依據。[方法]應用《CNK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
衛生軟科學;刊文情況;作者分布;機構分布;地區分布;欄目分布;學科分布;基金項目
2.1 總體刊文情況
通過《CNK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調查顯示:1994-2013年《衛生軟科學》共出刊144期、刊登論文4176篇,2012年刊文數最高,為382篇;1998年刊稿數最低,為129篇;年平均刊文數為208.8篇,期均刊文29篇。20年中,1994年、201年、2012年和2013年為單月刊,1995-2010年為雙月刊77.3%的刊文來自省外、基金項目占比平均為7.5%,詳見表1。

表1 1994-2013年刊稿、基金文章以及作者分布情況表
2.2 論文主要基金項目情況
通過《CNK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調查顯示:1994-2013年《衛生軟科學》共刊登論文4176篇,其中有基金項目支持的文章共313篇基金項目文章占比平均為7.5%,其中:2004年、200年、2008年、2009年基金項目占比較高,分別為12.59%20.08%、18.04%和15.33%。發表的313篇基金項目文章中,排在前40位的基金項目共有166篇(53.04%),均屬于省級、國家級和國際重大基金項目,涵蓋領域包括:軟科學研究計劃(36篇,21.69%)、科研基金(32篇,19.28%)、科技基金(28篇,16.87%)、社會科學基金(25篇,15.06%)、自然科學基金(25篇,15.06%)、國際基金項目(17篇,10.24%)和其他國內基金(3篇,1.81%),詳見表2。

表2 排在前40位的基金項目文章涵蓋領域分布(N =166)
2.3 論文的主要學科及欄目分布
2.3.1 主要學科分布
通過《CNK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調查顯示:1994-2013年發表的論文,涉及學科廣泛,主要集中在政治、政策及法律(55.89%)、公共衛生或預防醫學(17.92%)、醫學教育及醫學邊沿學科(16.44%),詳見表3。
2.3.2 主要欄目分布
從創刊至今,《衛生軟科學》曾有過許多欄目,通過重慶維普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JD),查詢了《衛生軟科學》主要欄目刊文情況,欄目主要包括:調查研究、醫院管理、醫學教育、醫療保險(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資源、衛生服務、衛生改革、衛生經濟、醫患關系、衛生體制等,主要欄目分布與辦刊宗旨比較相符,詳見圖1。

表3 1994-2013年刊登論文主要學科分布(N =4176)

圖1 1994-2013年主要欄目刊文分布情況
2.4 論文的主要作者、機構及地區分布
2.4.1 主要作者
在《衛生軟科學》發表論文的作者中,有許多是持續不斷地在該刊投稿、發表文章。通過《CNK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調查顯示:1994-2013年在《衛生軟科學》發表10篇及以上的作者共40位,刊文541篇,占總刊文量4176篇的12.95%,具體見表4。
2.4.2 主要機構
通過《CNK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調查顯示:1994-2013年,在《衛生軟科學發表論文的機構中,發表論文數在18篇及以上的機構共37個,這些機構共刊文1640篇(其中:省內13個機構刊文651篇,省外24個機構刊文989篇),占總刊文417篇的39.27%,刊文較多的機構包括:高校(昆明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安徽醫科大學、濰坊醫學院、同濟醫科大學、首都醫科大學、蘇州大學、山東大學等)、科研機構(云南省醫學信息研究所、云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山東省醫藥衛生科技信息研究所、昆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行政部門(云南省衛生廳、衛生部政策與管理研究專家委員會等),具體見表5。

表4 1994-2013年發表10篇及以上論文的作者

表 5 1994-2013年刊登論文在18篇及以上的機構分布及排序
2.4.3 刊文地區分布
通過重慶維普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JD)調查顯示:1994-2013年收錄的《衛生軟科學》2611篇刊文來自于全國除西藏、海南兩省外的29個省(區、市),35.6%的刊文來自云南省16個州(市)、65.4%的刊文來自于省外;刊文在100篇以上的省(區、市)7個(云南省、廣東省、湖北省、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北京市),共刊文1973篇,占2611篇的74.19%。見圖2

圖2 1994-2013年刊文地區分布
3.1 作者主要來自外省,分布于全國各地
稿件來源及質量是雜志賴于生存的基礎,《衛生軟科學》1994-2013年刊登的4176篇論文中,有3246篇文章的第一作者來自于云南省外(占77.73%),刊文來自于全國除西藏、海南兩省外的29個省(區、市),提示《衛生軟科學》雜志的第一作者、刊登論文來自于全國各地,與《衛生軟科學》的國家級刊物的性質相符[1-2]。但同時顯示,《衛生軟科學》的主要稿件來自于全國7個省(市、區),其他省(區、市)刊文量較少,還需組建全國性的審稿、薦稿及作者、讀者隊伍,加強雜志宣傳力度,爭取來自全國各地的高質量稿件。
3.2 基金項目分布符合期刊定位
2004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基金項目占比較高,分別為12.59%、20.08%、18.04%和15.33%,這可能與當年與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合作項目、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合作刊登發表該項目論文產出有關。另外筆者發現,2000年以前幾乎沒有基金項目論文發表,可能與那時基金項目對于論文支持較少,或者當時在《衛生軟科學》雜志社、作者都還沒有標注基金項目的要求有關。2011年以來,期刊由原來的雙月刊變為單月刊,隨著刊文數量的增加,但基金項目論文占比并未明顯降低,一直維持在8.12%-9.59%,提示:多年來,《衛生軟科學》雜志在全國有一定的影響,一批從事衛生軟科學研究的作者將基金項目文章投到了刊物上發表。從基金項目來看,《衛生軟科學》刊文最多的基金項目為“軟科學研究計劃”,很符合期刊“衛生軟科學”的定位。值得注意的是,與同類期刊相比,《衛生軟科學》刊登的基金項目論文比例仍明顯偏低(僅為7.5%),應進一步通過主動約稿,編委、審稿專家投稿及薦稿等方式,組織登刊高質量基金項目論文,進一步提高雜志的學術性及影響力。3.3 刊登論文學科、欄目符合辦刊宗旨
結果提示,1994-2013年《衛生軟科學》刊文涉及學科廣泛,主要集中在政治、政策及法律55.89%)、公共衛生或預防醫學(17.92%)、醫學教育及醫學邊沿學科(16.44%)這3個學科,欄目主要包括:調查研究、醫院管理、醫學教育、醫療保險(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衛生資源、衛生服務、衛生改革、衛生經濟、醫患關系衛生體制等;從《衛生軟科學》刊文的作者機構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高校及研究機構;主要學科、欄目、作者機構分布與本刊“重點追蹤報道國家衛生軟科學重大研究課題和成果,開展衛生改革與衛生軟科學理論研討與交流”的辦刊宗旨相符。但值得注意的是:刊文學科較多、欄目分散勢必會影響刊物的“特色”,因此,需要進一步明確刊物的辦刊方向、特色和重點,在眾多同類雜志中脫穎而出。
3.4 擁有一批穩定的作者群隊伍
自創刊以來,《衛生軟科學》憑借清晰、明確的辦刊宗旨以及優質、穩定的期刊質量,吸引了大量的、優質的稿件,已漸漸形成了相對穩定的作者群,他們源源不斷地為《衛生軟科學》提供著稿源,通過《衛生軟科學》這個交流平臺與廣大讀者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比如在《衛生軟科學》發表論文最多的金新政教授,他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醫藥信息系教授,碩士,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軟科學、管理學、信息管理和模式識別等,金教授1994-2013年在該刊發表論文總數已達44篇。但結果也提示,在前40位作者中,許多人并未在《衛生軟科學》雜志的編委中,如何真正發揮好編委的作用,將多年來熱心雜志發展、積極給與高質量稿件支持的作者納入雜志編委或審稿專家隊伍中,持續爭取高質量稿源,保持雜志健康快速發展,亟待解決。
[1] 吳錦屏,王啟林,王玉華.2001-2005年《衛生軟科學》雜志載文被引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8,24(3): 195-197.
[2] 吳錦屏,鄒 鈺.2006-2010年《衛生軟科學》雜志載文被引分析[J].衛生軟科學,2012,(10):899-901.
(本文編輯:謝碧鈺)
Analysis on publishment situation of “Health Soft Science” from 1994 to 2013
WANG Xiao-feng, HE Qing-jie, ZOU Yu, ZHANG Yong-guang, YANG Hong-mei, XIE Bi-yu, YAN Yun-li, XAIO Jie, ZOU Yang
(“Health Soft Scienc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Yunnan Medical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Kunming Yunnan 650031, China)
ObjectiveTo know publishment situation of “Health Soft Science” from 1994 to 2013 so as to provide basis for “Health Soft Science” reform and development.Methods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situation of published papers number in “Health Soft Science” from 1994 to 2013, source of writers, fund program and column distribution through using Chinese academic journals network publishing POOL of “CNKI HowNet D-Lib”, Chongqing CMJD and source on file.Results1. “Health Soft Science”published 4176 thesis from 1994 to 2013, annual average was 208.8. 2. There were 313 fund program thesis, take up 7.5% of the total. The fund program included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social sciences, soft research project, natural scienc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3. 77.73% writers were from out of Yunnan. There were 40 writers who published more than 10 thesis, there were 541 thesis, up 12.95% of the total number. There were 37 institutions which published more than 18 thesis, there were 1640 thesis( 13 province institution published 651, and 24 provincial institutions published 989). Took up 39.72% of total number 4. These thesis involved extensive subjects such as polity, policy and law (55.89%), public health or preventive medicine(17.92%), medical education and medicine edged subject(16.44%). The main column included investigate, hospital management,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insurance, health resource, health service, health reform and health economic.Conclusions“Health Soft Science” has established relatively stable writers’ team. The first author is distributed all around the country. The positioning of articles conform to national level journal. It published a batch of high quality articles which were supported by the fund program, and had formed relative fixed column. But it still has the problems such as less of fund program supporting article, less prominent of core and characteristic column, and the team of editors and recommend need to be strengthened. So it still has improvement and promotion space.
“Health Soft Science”, publishing situation, author distribution,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column distribution, subject distribution, fund program
G350;R058
:A
:1003-2800(2015)04-0254-06
1 資料來源及方法
I(知網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重慶維普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JD)檢索,以及編輯部存檔原始資料對《衛生軟科學》1994-2013年的發文量、作者來源、基金項目、欄目分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
2015-03-19
王曉鋒(1972-),男,云南永勝人,碩士,副編審,現任《衛生軟科學》編輯部主任,主要從事衛生政策研究及期刊編輯
出版工作。
總庫、重慶維普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數據庫(CMJD)檢索,以及存檔原始資料對《衛生軟科學》1994-2013年的發文量、作者來源、基金項目、欄目分布等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①1994-2013年《衛生軟科學》共刊登論文4176篇,年平均刊文數為208.8篇。②共有基金項目論文313篇,占刊文總數的7.50%,基金領域包括國家級及各省社科基金、軟課題研究基金、自然科學基金、科技及科研基金等。③77.73%的刊文第一作者來自于云南省外,1994-2013年發表10篇及以上的作者共40位,刊文541篇,占總刊文量4176篇的12.95%;1994-2013年,發表論文數在18篇及以上的機構共37個,這些機構共刊文1640篇(其中:省內13個機構刊文651篇,省外24個機構刊文989篇),占總刊文4176篇的39.27%。④1994-2013年刊文,涉及學科廣泛,主要集中在政治、政策及法律(55.89%)、公共衛生或預防醫學(17.92%)、醫學教育及醫學邊沿學科(16.44%),刊文主要欄目包括:調查研究、醫院管理、醫學教育、醫療保險、衛生資源、衛生服務、衛生改革、衛生經濟等。[結論]《衛生軟科學》建立了一批相對穩定的作者隊伍,刊文第一作者分布于全國各地,刊登的文章與刊物的定位及國家級刊物的性質相符,刊登了一批基金項目支持的高質量論文,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欄目,但仍存在基金論文比例仍較低、核心及特色欄目不突出、審稿及薦稿隊伍亟待加強等問題,仍有較大的改進和提升空間。
《衛生軟科學》于1987年創刊,由國家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主管,中國衛生經濟學會、云南省衛生廳主辦,中國衛生軟科學雜志社出版,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英文連續出版物。期刊定位為:重點追蹤報道國家衛生軟科學重大研究課題和成果,開展衛生改革與衛生軟科學理論研討與交流。《衛生軟科學》自1987年創刊至今已28年,是西南片區唯一的一家國家級衛生事業管理類雜志,經過多年的積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在全國、全省范圍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全面了解1994-2013年《衛生軟科學》刊文情況,筆者開展了此次調查,為《衛生軟科學》改革及發展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