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娜,張雪輝,李鵬飛,柏 樺,王 琦
(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昆明市呈貢區194例老年男性居民膳食營養狀況調查
肖文娜,張雪輝,李鵬飛,柏 樺,王 琦
(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目的]通過調查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老年男性居民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量,了解當地居民的營養狀況以及膳食習慣。[方法]選取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50歲以上的部分老年男性居民,采用食物頻率問卷(FFQ)進行調查。[結果]經統計分析,并與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標準進行比較,云南昆明呈貢區老年男性居民的蛋白質、熱能、VC 及Fe的攝入量偏高,膳食纖維、VB1、VB2和Ca的攝入量不足。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之比(S∶M∶P)為1∶1.35∶1.26,脂肪酸構成比例不平衡。[結論]當地居民應減少肉類的攝入量,增加乳制品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攝入,適量增加谷類食物中粗糧以及果蔬的攝入量,合理膳食,提高健康水平。
老年人;營養調查;食物頻數法
居民的飲食習慣決定了該人群的膳食結構和營養狀況,關系著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后[1]。膳食調查是流行病學調查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膳食調查可以了解人群的營養狀況,有助于開展針對性的膳食干預及健康指導,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本研究采用食物頻數法對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老年男性居民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量進行調查,了解該地區居民的營養狀況,為當地居民合理膳食,降低各種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生提供科學依據。
1.1 研究對象
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地區50 歲以上的老年男性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樣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呈貢區選取烏龍村、下可樂村、雨花村三個村,從中隨機抽取200名5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居民作為調查對象。
1.2.2 調查方法
應用自編《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表》進行面對面的詢問調查,內容包括:性別、年齡、民族、婚姻狀況、文化程度、職業、勞動強度、家庭收入、健康狀況、生活方式、膳食習慣;食物頻率問卷(FFQ),通過詢問了解每一個研究對象過去一年中各種食物的攝入頻率和攝入量。
1.3 質量控制
所有的調查人員都經過統一的學習和培訓,采用一對一詢問,每份問卷完成后,均要由另一名調查隊員在同一天對問卷進行核查,錄入問卷,并進行邏輯查錯,保證問卷調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對食物進行分類詢問,例如主食、奶及奶制品、豆制品、蛋、蔬菜、水產品等;食用油類及調料按品種及家庭用量詢問后進行計算。
1.4 數據錄入和處理
用Epidata 3.1 軟件建立數據庫錄入,錄入時對調查表中的缺項、錯項及邏輯錯誤進行核對和校正,采用SPSS 17.0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1 基本狀況
本次膳食調查問卷共200份,有效問卷194份,有效率為97%。其中,平均年齡60.65歲;文盲占4.1%,小學占53.6%,初中占32.5%,高中占9.8%;平均每人每天在田地里做農活4.91 h,戶外活動5.06 h,睡覺7.41 h;進行體育鍛煉者占55.7%,不鍛煉者占44.3%;輕體力勞動者占36.6%,中等體力勞動者占57.7%,重體力勞動者占5.7%;吸煙138人,不吸煙56人;飲酒128人,不飲酒66人;患有經確診的高血壓等慢性病占22.2%,未患慢性病的占77.8%。
2.2 被調查人群各類食物攝入量狀況
每人每天各種食物的攝取量及推薦量RNI見表1。本調查表明,該人群谷類、蔬菜類的攝取量在推薦范圍內。肉類食物的攝取量顯著高于推薦量,而奶類食物攝入量顯著低于推薦量, 豆類、薯類、蛋類、水產類、水果類攝取量略低于推薦量。

表1 每人每天各類食物的攝取平均量
2.3 膳食中各類營養素攝入情況
表2 顯示:Fe的實際攝入量明顯超過標準,并超出正常范圍;蛋白質、熱能、VA及VC的實際攝取量均超過標準,但在正常參考范圍內。膳食纖維、VB1、VB2和 Ca的攝取量低于標準,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膽固醇的攝取量在推薦量范圍內。說明調查對象營養素的供給量與推薦的攝入量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以改進。

表2 平均每人每天營養素的供給量
云南昆明呈貢區老年男性居民的蛋白質所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14.1%,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58.9%,脂肪所提供的熱量占總熱量的27.0%,均在推薦供能比范圍內。說明三大營養素攝入比例較為適宜(見表3)。

表3 三大營養素功能比
呈貢區居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之比(S:M:P)為1:1.35:1.26,單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比例較高。飽和脂肪酸供能比在參考值范圍內, 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比例較低(見表4)。

表4 居民膳食中脂肪酸攝入狀況
本研究應用食物頻率問卷(FFQ),調查昆明市呈貢區老年男性居民過去一年來的膳食攝入情況,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8年)為評價依據,結果表明:調查對象谷類、蔬菜類的攝取量雖然在推薦量范圍內,但谷類攝入以米面為主,雜糧攝入較少,玉米、小米等雜糧攝入不足2%,且維生素B1、B2攝入量均低于RNI,建議增加一些粗雜糧制品,以保證維生素B1、維生素B2、膳食纖維等營養素的攝入;而且豆類、薯類攝入量均未達到RNI 標準,這可能與當地居民合理營養膳食知識匱乏、豆類及其制品供給不足、多食精面、不愛吃粗糧等飲食習慣有關。與細糧相比,粗糧更有助于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生,在主食固定的前提下,每天食用85 g 全谷類食品能減少若干慢性病的發病風險[5]。因此,建議居民改變飲食習慣,倡導食物多樣、粗細搭配,每天最好能吃50 g 以上粗糧。
此外,該人群肉類食物攝入過多,且肉類品種單調,主要是豬肉,占到68% 以上,這可能與該地區在城市化進程中生活水平提高但營養知識匱乏有關;奶及其制品攝入量嚴重不足,僅達RNI 的7%;魚蝦類水產品攝入量只達到RNI下限標準的60%。建議調整肉食結構,適當多吃魚、禽肉、蛋和瘦肉,減少豬肉攝入,俗稱“多食白肉,少吃紅肉”。中老年人隨年齡增加體內鈣丟失加快,易引起骨質疏松癥,所以每天應吃奶及其制品,以攝取優質蛋白質、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調查對象膳食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之比(S:M:P)為1:1.35:1.26,單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比例較高,多不飽和脂肪酸的供能比較低。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老年人適宜SFA/MUFA/PUFA比例<1:1:1[5],此比例不盡合理,但有研究表明我國中老年人膳食中MUFA所占比例都較高,城市S∶M為1∶1.4,農村S∶M為1∶1.5[5]。以往研究證明,多不飽和脂肪酸對于保證人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環,以及提高腦細胞的活性,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等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因此有必要增加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物的攝入。多不飽和脂肪酸食物主要來源于深海魚類,如野鱈魚、鯡魚、鮭魚等。
綜上所述,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老年男性居民的膳食結構及飲食習慣存在不合理之處,應對當地居民進行營養知識的宣傳及教育,倡導合理營養、適量運動的健康行為和生活方式,以期降低各種營養相關疾病的發生。
[1] 魏鴻斌.飲食結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藥膳食療,2004 (8):35-36.
[2] 楊月欣,王光亞,潘興昌.中國食物成分表(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3]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4] 何志謙.人類營養學(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
[5] 張 堅,王春榮,高俊全,等.我國居民膳食脂類攝入量的研究[J].營養學報,2004,26(3):167-171
[6] 韓宏毅,王劍多.不飽和脂肪酸及其生理功能[J].中國臨床研究,2010,23(26):523-525.
(本文編輯:閆云麗)
The dietary nutriture survey on 194 old male residents in Chenggong district of Kunming
XIAO Wen-na, ZHANG Xue-hui, LI Peng-fei, BAI Hua, WANG Qi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objectiveTo know the dietary nutriture and food habit of elderly male residents in Chenggong district of Kunming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ir food variety and quantity.MethodsChose some male residents above 50 years old. Investigated them by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FFQ).Results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standar d what recommended by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It showed that intake of the nutrients include protein、energy、VC and Fe were shortage. The ratio of saturated fatty acid, monouns saturated fatty acid and polyun saturated fatty acid was 1:1.35:1.26. The component ratio was unbalance.ConclusionsLocal residents should limit the t otal intake of meat, increase the intake of dairy products which include calcium, and reasonable increase the intake of coarse food grain, fruit and vegetable, so as to improve health level.
old people, nutrition survey, food frequency methods
R153.3
:A
:1003-2800(2015)05-0322-03
2014-11-12
肖文娜(1990-),女,云南峨山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方面的研究。
王 琦(1976-),女,云南建水人,副教授,主要從事營養與食品衛生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