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有許多個“怕”,最大的“怕”當屬得不到多數群眾的認可、點贊。但是否為了得到百分之百的滿意度,就可以不講原則、不講底線,什么都可以為之謀、為之做?
近日,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年度領導班子與領導干部的考核工作結束,領導干部們的民主測評結果被公示出來,“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欄里的票數拷問著人心。測評結果張榜公示后,有人喜悅,因為得到了認可,贏得了多數人心;有人沉思,因為測評結果不佳,沒有得到認可或者離期望值較遠;還有人淡然而視。
為贏得民心,贏得更多的“優秀”得票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為民辦事、為民解憂的能力,這樣贏得民心的方法值得推崇。還有一種人,為贏得民心,“怕”字當頭,怕得罪人,不堅持原則,不能堅持“不該說的不說,不該拿的不拿,不該辦的事不辦”原則,為不扛得罪人的名聲,視原則、制度于不顧,念“私”而忘章、忘紀、忘公。作為黨員,尤其作為握有一定權力的黨員干部,這種行為是群眾所不齒的。正是因為有了這種讓大家不齒的行為,所以制度成為掛在墻上的擺設,原則成為“理論上講、道理上說”的口號,最終讓人心的天平發生傾斜,使得道德失衡、做人失準、社會失序。
敢于擔當、堅持原則、勇于負責、不怕得罪人,是對黨員領導干部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不講原則、不負責任、不敢得罪人的老好人是被廣大群眾認為最無能力、最不稱職的領導干部。民心是一桿秤,能否與不正之風做斗爭,能否堅持原則,公道正派辦事,是否敢于得罪投機鉆營、見利忘義、狹隘自私、只有小我而無大公之人,群眾在這時都是火眼金睛。得罪了這樣的“小人”,一定會贏得大多數群眾;不得罪這些少數的“小人”,就一定會得罪大多數的群眾“君子”們。稱量好公心與私心的重量,得與失其實不難把握。
作為黨員干部,絕不能為了贏得人心而怕得罪人。當前,團場正處于改革發展轉型時期,矛盾問題凸顯,焦點問題、難點問題尤多,需要黨員領導干部們堅持原則、公道公正、敢于擔當,堅守為民之心。只有不“怕”,才能“贏”。
(作者單位:新疆兵團第十師一八八團政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