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光義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多媒體技術在英語課堂上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本文主要探討了大量使用信息技術環境下,英語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具有重要意義,整合應該達到的層次,以及整合的目標,方法和內容等問題。
【關鍵詞】英語教學 信息技術 課程整合
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不僅改變了現代人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對改革人們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戰。隨著大量電子產品的普及應用,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學習資料,那么該如何構建信息時代的新型教育模式,使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的被動學習成功轉變為新時代情況下學生的自主學習?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課程整合能夠滿足新時代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
一、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整合的意義
1.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決定了其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重要意義。大學英語教學內容廣泛,材料眾多,而信息技術能夠處理大量而繁瑣的教學資料。整個社會在信息技術的廣泛發展下英語學習資料隨手可得。語言的習得受制于學習者對所學習內容的重復學習次數,當學生在大量的教學資源環境中反復練習并記憶,學生的學習效果可以得以明顯的改善。
2.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離不開多媒體技術的深度應用。正確的英語發音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重大影響。圖片和視頻的學習資料使英語的學習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真實性。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培養正確的語感,在枯燥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F代教育技術給學生提供的學習環境和氛圍能夠讓學生熟悉所處的環境,緊密接觸并習得所學習的內容,從而構建一種完整和清晰的語言知識庫和培養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語言是社會的產物,對社會環境的模擬能夠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實現,因此信息技術的使用對于學習外語有著很好的輔助作用。
3.深入學習信息技術能夠促進學生,學習內容,學習工具,學習環境和學習過程之間的融合,達到提高信息時代學生的文化適應性的目的。整合應該依據的基本信息技術包括有傳感技術,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控制技術。整合英語教學的方法在于充分發揮并利用這些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多種特點,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具體表現在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語言學習的基礎環境,改變學習者對待學習的態度,改變教師教學的課程設計方式。信息技術整合英語教學課程關鍵在于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大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層次
1.低層次的整合,使用現代科技產品進行英語教學。電腦和投影儀代替傳統的黑板粉筆在教室里的大量使用是這一階段的顯著特點。教育工作者關注這些現代化教學設備,練習并熟練地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方法和運行特點。通過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知識,老師能夠很好地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呈現學習內容,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得到極大的提高。這一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主要表現為一種學習對象。
2.全方位立體式整合?,F代教育技術不僅僅在英語學習的課堂上被使用到,在課下的作業,考試,自學等各個方面都被廣泛使用。教師通過使用信息技術產品與學生互動,學生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參與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并能在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進行自學。學習資料來源的多樣化和便利性使得信息技術的利用對于學生學習來說更加方便。現代教育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整合不僅僅表現在學習層面,更能夠達到一種社會文化層面。信息技術在這一階段的整合才真正表現為一種教學手段。
三、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課程整合中要達到的目標
1.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這一定義或內涵可以表述為: 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就是通過將信息技術有效地融合于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信息化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與學方式,從而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較充分地發揮出來,使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結構發生根本性變革——由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結構轉變為“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結構。
2.“主導,主體”教學結構的構建。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初步整合主要表現為教師在課堂上對信息技術的利用。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來說,它突破了教師“一言堂”式的教學,使得新式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手段更加多樣。然而僅僅在課堂上進行改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只能滿足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還不能達到學生自主探索,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模式。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一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學習資料的大規模產生。而學生用在正式課堂上的學習時間相對于學生的全部時間來說畢竟只是很少一部分,因此學生能否采用大量的課余時間進行課程的預習,復習,甚至自學,是決定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相整合的程度問題。英語學習更是如此,以前的英語學習者會在學習的間隙抱怨沒有好的語言學習環境,在說中文的環境中很難學習一門外語。然而,隨著信息技術與新課程的整合程度加深,學生所處的英語學習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學生不僅僅在課堂上練習“聽說讀寫”各項基本技能,在課下,學生更能夠學習到廣泛存在于周圍的大量英語學習資料。
四、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教學課程整合所要遵循的方法和途徑
1.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相結合的方法。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課程的整合包括課堂和課外兩個部分。課堂上的整合包括教學課件的制作,多媒體器材的使用。課件的制作要結合英語教學的特點,從文本到聲音,從圖片到視頻,能夠做到由簡到繁,由易到難,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和學習自信。課外的整合由學習資料的建設和指導學生自學組成。英語學習資料眾多,現代媒體技術的發達使學生能夠很容易接觸到各種學習資料,包括語音和視頻。教師的作用在于指導并分配學生課外學習的任務,使學生養成自學的習慣。課后自學的形式包括有音像視頻資料的收聽和觀看,學生作業的完成,學生之間利用信息交流工具互動。
2.學教結合,以學為主,注重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并強調整合過程的設計。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實際情況不一樣,因此,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要根據教學對象,即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對于基礎英語學習階段的學生,應該使用大量的圖片和音樂。而對于中高級的英語學習者來說,使用英語音頻和視頻文件將有利于給他們營造更加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當然,音像視頻的長短也取決于學生學習程度的高低。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過程應當是循序漸進的,從基本的語音學習到簡單的語法知識掌握,從簡單句的講解到復雜句的句子成分分析,從閱讀到寫作,從一般生活或學習當中的口語對話練習到專門領域的行業英語學習,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過程是全方位并且也是具體的。
3.英語學習與信息技術發展有相似關聯的方法。人類思想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和局限性,因此不同學科的學習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不易察覺的聯系。英語學習和信息技術之間也有思想方面的相似性。成功的整合包括對這些相似性的深入發掘,比如信息技術強調信息的獲取,收集,處理,輸出等過程,語言的學習正是要研究學生對于語言材料的獲取,處理并做出反映的過程,因此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程的整合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學習工具的整合,還可以體現為一種學習內容的整合。
五、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程整合的內容
1.英語基礎知識的整合。相對于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來說,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應用的優勢主要表現為視聽說方面。首先,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必然離不開語音語調的學習,信息技術對聲音的處理技巧突出了現代教育技術的優點。其次,英語語法方面框架式的結構采用動畫效果處理會更加有層次感,學生體會的程度更加深刻。再次,大量的語言聽力和口語學習資料能夠營造更加真實的語言環境,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鞏固學生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另外,閱讀量的增加對于成功學習英語也是重要的保障。這幾點都是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語言教學工具來進行的整合。
2.語言文化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以前的學生學習英語耗時長,見效慢,為什么?無外乎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學生缺乏對語言的良好感知能力。在信息技術廣泛發展之下,學生處在隨手可得的英語學習資料的信息海洋里,語言環境得到極大改變,從而能夠上升到學習語言文化的層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外語的使用內涵,從根本上樹立學生學習外語的信心和積極性。信息技術在發展的同時離不開語言的支持,學習信息技術與學習英語知識相輔相成。計算機程序語言就是大量的英語命令組成的,信息化時代要求語言承載教育教學的更多功能,其中就離不開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因此,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不僅僅是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學習工具的整合,更多的則是時代文化內容方面的整合。
六、關于英語教學和信息技術整合的結論
總而言之,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關鍵在于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學習環境,解決傳統語言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視聽說方面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立體化地感知語言素材,形成良好的語言聽說能力。同時,創新現代化的英語教學課堂同時,改變了傳統的以老師講解課文為主要的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學習放在教學的中心點,形成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新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能夠得到實現,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能夠得到很好地發掘。這也是英語教學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目標所在。
參考文獻:
[1]劉儒德.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問題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4,02:70-74.
[2]黃甫全.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電化教育研究,2002,07:24-29.
[3]黃甫全.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質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10:36-41.
[4]唐文和,劉向永,徐萬胥.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J].中國遠程教育,2003,05:54-55+58-80.
[5]周雷,楊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實施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0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