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莎莎
暢通大通道
——完善“渝新歐”國際大通道,增開國際客貨運航線,推動渝滬江海、渝深鐵海聯運,提升對外通道能力。
2014年12月29日10點58分,沙坪壩區團結村鐵路中心站。
汽笛聲劃破長空——在市長黃奇帆的目送下,“渝新歐”2014年第100班去程班列發車。
“2014年‘渝新歐’鐵路共開行130班,明年預計增加到250班。”黃奇帆說。
2014年,重慶進出口貿易總額955億美元,位居中西部省市之首。
“通過阿拉山口中轉的貿易,‘渝新歐’占了80%。”市外經委副主任李謙說。
“渝新歐”這條并非新建的鐵路,為何能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
“改革了傳統通關方式,使重慶的貨物經過哈薩克斯坦等國時不再重復檢驗,可以便捷通關。”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一語道破玄機。
大通關機制創新,拉近了重慶與世界的距離。
通關困局
2002年12月6日,“跨國公司西部投資研討會”在重慶召開。
“索尼是否有意投資重慶?”
時任索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正田 ? ?,在會上被頻頻追問。
“暫時還沒這個打算。”正田 ? 直率回答,“重慶物流成本太高了。”
當時,重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達20%左右,高出發達國家一倍。
同時,時間成本也無法降低。
從重慶出口歐洲,海運總行程需要40天,鐵運時間需要39天。
效率為何如此之低?
“通關成本過高,沒有形成高效率的貨運大通道。”重慶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說。
上世紀90年代,新疆北疆鐵路建成通車。
線路雖早就存在,但要將貨物快捷安全地運到歐洲卻很難。
“要在沿途六個國家海關、商檢部門之間來回蓋章。”出口企業頻倒苦水。
來回奔波,不僅耽擱時間,還容易損壞貨物。
“各國海關還曾為用何種貨幣結算等事情發生過爭執。”李勇說。
不僅如此,重慶貨物要從深圳、上海出口,通關程序同樣繁瑣。
“從深圳出口產品,必須等待海運集裝箱運送過來,裝箱后返運回深圳再出境。”
“‘重慶造’貨物發到上海時,需要排隊等候重新開箱、查驗,這個過程要2—7天。”
…………
如何提高效率,暢通運輸通道?
“探索實施區域大通關協作機制。”黃奇帆說。
通關破題
2008年5月,“渝新歐”國際大通道構想橫空出世。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打通關卡!”黃奇帆說。
于是,重慶打響了一場硬仗。
2010年5月,時任市經信委主任沐華平帶隊開始了征程。
前往德國柏林,商談便捷通關方案。
其后,又前往俄羅斯,商談便捷通關方案。
…………
經過不斷溝通,各方逐漸形成共識。
2010年8月,北京。
黃奇帆陪著托德一行直奔海關總署。
去海關總署,為何還帶著惠普全球執行副總裁托德?
“我們想開通‘渝新歐’國際五定班列。”黃奇帆拋出“定起點終點、定運行路線、定運行時間、定運輸內容和定運輸價格”國際五定班列方案。
為什么要打造五定班列?
“有了這五定,就擁有了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放行、不準停限車等優勢。”李勇說。
最終,海關總署被重慶的誠意打動。
2011年9月27日,“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聯席會議在渝舉行。
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德國等國鐵路部門以及中國重慶五國六方出席。
在此次會議上,五國六方簽署“一卡通”協議——“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大通關機制出籠。
至此,“渝新歐”全線運行更加通暢。
大通關時代
繼“渝新歐”大通道破題之后,重慶大通關又揭開新的一頁。
2011年6月15日,重慶與上海、廣東、深圳、廣西、云南和新疆進行大通關合作——與這六大主要進出口通道檢驗檢疫局簽署合作協議。
這種“1對6”的“直通”模式,重慶在全國是第一個。
這種模式有哪些好處?
“這將簡化中間環節,加快周轉效率。”國家質檢總局總檢驗師項玉章說。
在此背景下,重慶貨運進出口有了更多選擇。
向南——建立渝深鐵海聯運。
2010年5月20日,《深圳海關重慶海關關于建立重慶海鐵聯運國際大通道出口轉關監管機制的協議》簽署。
當月,重慶—深圳快速外貿集裝箱五定班列正式開通。
“五定班列開通后,重慶至深圳鹽田港全程運行時間由原來的116小時縮短為53.5小時。”惠普(重慶)有限公司出口項目總經理曹誠說。
向東——建立渝滬鐵海鐵水聯運。
2010年5月25日,上海海關與重慶海關簽署《關于建立更緊密協作配合機制合作備忘錄》。
“通過推進‘屬地申報、口岸驗收’區域通關,建立高效便捷的一體化通關模式。”重慶海關監管通關處處長韓冀忠說。
隨后,渝滬鐵海鐵水聯運大通道建立。
“一體化通關節省了時間,通過渝滬鐵海聯運出海比走公路節約一半運輸成本。”重慶及時達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董事熊智剛說。
…………
通關體系的不斷完善,將重慶帶入大通關時代。
截至2014年年底,重慶至歐洲的貨物運程時間——
向西,鐵運由39天縮短為13天;
向南,鐵海聯運由40天縮短為27天;
向上,空運時間縮短為12個小時。
通關效應
2014年12月1日,重慶加入長江經濟帶海關區域通關一體化。
“簡單地說,就是長江經濟帶‘十二關如一關’。”韓冀忠說。
這一消息讓姚娟欣喜不已。
作為長安福特汽車有限公司關務經理,姚娟需要將一票價值6萬美元的貨物報關申請。
“這票貨全是對方急著用的汽車零部件,沒想到從申報到放行,只用了幾分鐘,簡直是‘秒殺’。”姚娟說。
這也是通關一體化后的“第一票”。當然,受益的還有重慶其他6285家外貿企業。
“一體化通關的最大獲益者是外貿企業,企業可以自主選擇申報地,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通關效率。”重慶外貿報關行副總經理李盛輝說。
“現在,我在電腦上就可完成所有通關手續,不僅節約了時間,還節省了運費。”姚娟說。
大通關帶來的,不僅是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還有招商引資的全面勝利。
2010年6月,比利時安特衛普省長貝嘉蒂造訪重慶,商談設立重慶經貿辦事處。
2011年3月,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六國的貨運代理協會抱團來渝。
…………
因為大通關,“重慶造”貨物開始“速遞世界”。
正如2015年春晚那英所唱的《絲路》那樣:“還是那條路,如今又出發,萬里坦途,一路到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