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機制 增強服務
——諸暨市計算機學會改革發展經驗談
王曉聰
(諸暨市科協,浙江 諸暨 311800)
浙江省諸暨市計算機學會成立于1990年。近年來,學會以打造“接地氣”社團為工作目標,以創建星級學會和提升活力為主線,以創新管理機制為突破口,服務經濟社會,有效地推動了學會的發展,成為當地有較大影響力的科技社團組織。
諸暨市計算機學會發揮特長,圍繞全市經濟建設開展工作。近5年來,學會先后60多次參與了全市重大信息化項目的評標,設計的信息化建設項目方案科學、合理,為市財政節約了大量資金;開發的《諸暨市政協履職系統的開發設計》項目獲得了市科技計劃項目獎。此外,學會還積極參與政府工作的建議和決策,通過調研和征集,先后在全市政協大會上提交提案18項,其中有3項被列為全市重點提案,4項獲優秀提案獎。尤其是2012年的“智慧城市”建設提案和2013年的“電子商務發展”提案,被諸暨市政府列為當年重點的提案并全面實施,在服務政府,打造“智慧諸暨”和“電商換市”的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諸暨市計算機學會始終把學術交流活動作為工作重點,努力向“學術強會”邁進。5年來,學會創新學術機制,發動廣大會員在重點課題、重點學術活動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先后有12篇論文獲諸暨市優秀論文獎,14項重點學術活動和重點研究課題獲獎。如2014年學會組織實施的“移動電子商務在我市實體經濟的發展和應用”項目獲市科協年度重點學術活動一等獎;“4G—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在智慧企業中的應用”獲重點科普服務項目三等獎;“推進我市電子商務發展系列科普活動”獲得市級科普項目獎。
目前,諸暨市計算機學會有會員120多人,涵蓋了全市電信、金融、文教、衛生、國企、外企、中小企業等各行各業。雖然學會建有網站、每月召開理事會、每年召開年會,但總不能滿足廣大會員更多參與活動和服務的愿望。為此,學會在原來會員小組的基礎上,2010年建立了學會專委會相對獨立的運行模式,出臺了評估和激勵機制。學會每年給各專委會發放一定數量的活動經費,提出每年至少服務一個企業、組織一次科普活動、提交一篇工作論文的任務,而且采用計分制的方法,在年終通過聽匯報、看材料、查記錄等方式對各專委會的學會活動、學術活動、學術研究、結對聯系、信息宣傳等進行考核和表彰獎勵,這樣不僅給會員創造了更多服務的機會,而且也改變了會員聯系和交流少的局面。5年來,通過各專委會的努力,學會及6個專委會先后組織各類活動100多次,保證了每個會員每年都有2-3次參加活動的機會。與此同時,學會還先后促成、簽約各類戰略合作協議16項,被市科協樹為楷模,在系統內全面推廣。
立足產業集聚的特點,諸暨市計算機學會始終把做深、做細服務企業信息化建設作為學會發展的落腳點和生存的基礎。通過走訪、調研等形式,學會不斷完善工作思路和服務手段。5年來,學會積極組織發動廣大會員參與全市中小企業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先后為全市500多家中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網絡軟件、網絡通信平臺、光纜寬帶、網通電話等技術;促成了60多家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在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科技成果轉化、互聯網金融支持等方面的聯姻合作;幫助80多家中小企業實現了網絡通信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獲得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的市級“金橋工程”獎4項。如浙江越隆縫制設備有限公司應用由諸暨市計算機學會開發的計算機花樣處理新技術后,不僅消除了數據在變換過程中產生的積累誤差,提高了變換精度,還實現了對同一花樣的變比率顯示,從而促進了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了生產力,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計算機花樣處理新技術的開發應用”項目,獲得了2013年諸暨市“金橋工程”項目一等獎。
諸暨市計算機學會在堅持“學術立會服務興會”的同時,努力完善學會的各項規章制度,先后制定并不斷完善了《理事管理制度》、《會員管理制度》、《財務管理辦法》、《理事會換屆實施辦法》、《專委員活動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和工作辦法,實現了“規范辦會”,提升了學會的能力。其中,理事會工作月結季報告等一系列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學會精細化管理水平。學會每年對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獎勵,促進學會創新發展。如2014年,學會表彰年度優秀專業委員會3個、優秀理事3人、優秀專業委員會主任3人、先進會員10名、杰出貢獻理事4人。同時,學會還建立了信息宣傳制度,先后在各級媒體刊發信息70多篇次,提升了學會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良好的工作機制,促進了學會的不斷進步。5年來,諸暨市計算機學會多次獲得紹興市科協先進學會、諸暨市科協五星級學會和領軍學會以及紹興市、諸暨市先進民間組織等榮譽。2014年,還獲評諸暨市科協系統首家5A級社會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