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強熱帶氣旋重創的南太平洋島國瓦努阿圖令人們再次關注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家園環境的影響。據臺灣“聯合新聞網”3月17日報道,著名的瑞典自然資源管理專家洛克斯特倫在年初的《科學》期刊發表論文,指出人類已經搞砸地球四條防線:氣候變遷,物種滅絕,生態體系里增加磷與氮,以及濫伐森林。
洛克斯特倫說:“這個星球一直在為我們的作為充當緩沖器,對我們表現韌性,但是現在,我們可能有史以來頭一次正在把地球從朋友變敵人。”他同時指出,在海洋酸化與淡水利用方面,還算安全,但在有毒煙霧的排放,與同溫層臭氧破壞方面,離沖過界限已經不遠。
洛克斯特倫在2007年提出九大防線標準以來,地球大氣層的溫室氣體濃度已增加到400%(上限是300%),氣溫與海平面也上升,干旱、水災及其他氣候災難同時增加。
此前提出的地球生態可承受的9條安全界線,分別是氣候變化、臭氧空洞、海洋酸化、生物多樣性、土地使用、淡水資源使用、化學污染、大氣污染和生物化學地球循環。
科學家如今討論,在人類對地球造成偌大傷害之后,地球是不是已經從“全新世”(地球第六次大規模毀滅之世)進入“人類世”(人類行為對地球造成重大沖擊之世)。
不過,天似乎尚未絕人之路。洛克斯特倫表示,還是有信心,人類能夠和其中幾條界限保持距離,其中的辦法包括削減排碳、在非洲提升農業生產等,以舒緩森林濫伐和生物多樣性的損失。
他說:“只要有健全的增長架構,能消除貧窮與饑餓,以及增進衛生健康,就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