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春超(濟南景明建材有限公司,濟南250206)
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和防治對策
許春超
(濟南景明建材有限公司,濟南250206)
本文概括了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分析了麻面、蜂窩;露筋、產生孔洞;夾層、產生縫隙;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強度不夠、均質性差等5大類的原因,并從配合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對策。
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防治
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或道路工程中用量非常大,如何在其施工中做好施工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高質量的混凝土,不但影響著工程的安全和造價,對相關技術人員的技術要求也非常高。因此,必須探究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掌握防治措施,才能有效保證工程安全。
通常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問題是麻面、蜂窩;露筋、產生孔洞;夾層、產生縫隙;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強度不夠、均質性差等5大類。
2.1產生麻面、蜂窩的原因
產生麻面、蜂窩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水、砂子、石子等原材料配比不合理;二是攪拌時間過短,沒有攪拌均勻,沒有搗實;三是下料過高或有不合理之處;四是振搗時間短,漏振或振搗不結實,沒有完全排出氣泡導致產生麻點和蜂窩;五是模板不干凈或拼縫嚴實度不夠,導致水泥漿流失,拆卸模板時表面產生粘壞問題;六是鋼筋密度過大,石子直徑過大;七是基礎、墻根、柱間歇時間過短就開始上層混凝土施工。
2.2露筋、產生孔洞的原因
露筋、產生孔洞的原因一是在對混凝土進行灌筑的過程中,鋼筋保護層漏放了墊塊、墊塊放的太少或墊塊產生了位移問題,就會導致鋼筋在與緊貼模板的位置產生外露問題;二是位于鋼筋密度較大的位置或孔洞預留位置及埋件的位置,在混凝土下料的過程中被擋住,沒有進行振搗就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導致露筋或產生孔洞。如果有沙漿分離的問題產生,石子堆成一堆,跑漿問題嚴重,沒有進行振搗,也會產生這個問題;三是下料過程中,下料過厚、過高、過多,就不能很好的進行振搗施工,就會產生孔洞的問題;如果結構構件沒有過大的截面,鋼筋的密度過大,石子就會在鋼筋上被卡住,導致水泥沙漿難以在鋼筋周圍充滿,產生孔洞和露筋的問題;四是沒有對混凝土進行科學的配比,有離析產生,在模板的位置有漏漿或缺漿。如果混凝土的保護層面積不大、保護層位置漏振了混凝土或沒有振實;就會導致鋼筋產生位移,產生露筋問題。
2.3夾層、產生縫隙的原因
夾層、產生縫隙的原因一是沒有處理混凝土變形縫或施工縫、沒有對水泥表面的薄膜進行清除、砂子或石子松動,沒有等混凝土完全濕潤就開展灌注施工或沒有清除混凝土表面的軟弱層;二是沒有清除干凈施工縫位置的泥土、鋸屑或磚塊等雜物;三是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高度過高,沒有開展溜槽施工,導致混凝土產生離析;四是在底層的交接位置沒有開展砂漿層的灌接縫施工,在接縫位置沒有搗實混凝土。
2.4表面不平整、缺棱掉角的原因
一是沒有充分濕潤木模板,沒有很好的養護澆筑后的混凝土,導致強度低、脫水或模板膨脹將混凝土的邊角抹掉,在進行拆模施工時,粘連掉了混凝土的棱角;二是有的施工在低溫環境中,拆模間隔時間較短,有其他物體撞擊邊角時,沒有保護好混凝土,碰掉了棱角;三是模板上面沒有涂刷隔離劑,或者是隔離劑涂刷的不均勻,在澆筑混凝土后,用鐵鍬拍打混凝土表面,沒有找平壓光,導致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四是混凝土的強度不夠時,在上面進行施工,導致混凝土表面產生凸凹不平的問題。
2.5強度不夠,均質性差的原因
一是水泥超過了保質期或重量不符合要求,降低了本身的活性;原料中粒級配不合理,含泥量比較多,雜物含量多;二是配合比不精確,每種原材料都沒有經過精確的計量,加水量過大,外加劑不夠;三是加料順序不準確,攪拌時間短,攪拌不均勻;四是在冬季施工過程中,保溫措施不到位;五是養護過程中沒有按照相關要求進行,外界環境較差導致混凝土受損壞。
3.1設計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要通過科學的實驗,合理的確定混凝土各種原材料之間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強度必須符合結構設計的標準要求,同時還必須耐用、易于施工,節省原材料的使用量。要對混凝土原材料之間的配合比進行嚴格控制,計量一定要科學、準確,加料順序一定要準確,攪拌時間必須得到充分保證,攪拌一定要均勻;如果澆灌高度大于2米,下料時就要使用溜槽或串筒,確保不產生離析問題;在澆筑的過程中,下料要分層,同時要保證均勻,必須進行密實的振搗施工,完全排出氣泡,杜絕漏振問題產生。
3.2完善原材料的科學管理
要對原材料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原材料不合格或沒有進行檢測絕對不允許進入施工現場,要對原材料的數量和批量進行嚴格檢驗。
3.3嚴格模板施工過程管理
在模板縫的位置,必須嚴密堵塞,在澆灌的過程中,確保不發生漏漿的問題;要保證模板表面清潔干凈,沒有任何雜物;在混凝土澆灌之前,要充分濕潤模板,選擇使用長效的隔離劑,在模板表面均勻涂刷。要選擇使用高強度、高穩定性、截面面積大的模板,確保澆筑時不下沉;要對變形的表面和施工縫進行處理。
3.4強化澆灌過程管理
在混凝土的澆灌過程中,要確保正確的鋼筋位置,同時要保證保護層有足夠的厚度,如果鋼筋過密,就要使用粒徑較小的石子;振搗混凝土時要避免振搗到鋼筋,不能踩踏鋼筋,要對踩彎的鋼筋和脫扣的鋼筋進行及時的調整;要搗實保護層。要及時澆水養護好澆筑好的混凝土,非承重的側面模板進行拆除時,要保證混凝土的強度符合要求;拆模不能過早,拆模時不能用力過猛,以免棱角被碰壞;在運輸、吊運混凝土的過程中,要使用麻袋片、草等將混凝土保護好,保證不產生碰損的問題。
3.5實施科學管護
在冬季施工過程中,要避免受凍,普通混凝土的強度必須超過30%,混凝土如果用水泥及礦渣配制而成,要保證強度超過40%。測定混凝土的等級強度時,標準是28天的等級強度。如果混凝土的強度不符合要求,通常采用非破損的實驗方法對混凝土的實際強度進行檢測,強度如果還難以滿足相關的標準要求,通常采用結構檢驗的方法,探討加固等處理措施。
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質量問題的產生,如何在混凝土施工的過程中控制產生質量問題,對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安全意義重大。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高低,不但影響著結構物的安全和工程的造價,還是整個工程施工中技術性最強的環節,因此要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