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群山
【摘 要】在新型農村背景下,各地區的初級中學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生生源的質量仍然存在著一些差距。這些問題使得農村的初中數學教師面臨著更大的困難與挑戰。本文首先指出初級中學實施分層導學的目的和意義。接著,指出當前新型農村背景下初級中學數學的現狀。然后,指出新型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模式。最后,提出要使分層教學融入生活氣息。
【關鍵詞】新型農村;初級中學;數學;分層導學;素質教育
隨著素質教育在我國全面的開展,對提高新型農村的初級中學數學的教學質量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每一個初中數學教師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但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在新型農村背景下,各地區的初級中學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仍然存在著一些差距。而且,農村中學生的家庭條件和生活環境,使得學生之間的數學水平、數學運用能力等方面的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這些問題使得農村的初中數學教師面臨著更大的困難與挑戰。本文根據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總結,結合新課程的要求,對新型農村背景下初級中學數學分層導學現狀進行研究與探討。
一、初級中學實施分層導學的目的和意義
由于初級中學是屬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而小學生升入初中是免試的。這樣就導致了進入同一班級的學生,在知識的儲備方面、能力方面、素質方面具有比較大的差距。這種情況會給授課的教師教學帶來較大的困難。而當前提倡的是素質教育,普及教育,指的是教育要面向每一位學生,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也要讓每一位學生能在自身原有的基礎之上得到更大的進步。這就意味著初中數學課程要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并且要適應每位學生的不同需求。而分層導學的目的和意義就在于幫助學困生進步,提升成績好的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受益,每一位學生都進步。使分層教學融入生活氣息。
二、新型農村背景下初級中學數學的現狀
素質教育已經全面實施的今天,一切為了學生、以學生的發展為根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每一位初中數學教師的共識。數學教育要更加能夠體現出教學生必需的數學,教學生有價值的數學。素質教育并不是一種精英教育,反而更多的是一種人人教育,一種普及教育,一種人本教育。然而,農村初級中學的一個班級中,雖然有幾十位學生,但是不可避免的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學習基礎、思維能力等出現層次不齊的現象,再加上許多農村的家長不太重視學生的教育問題,使得班級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比較少,而學困生卻偏多。
另外,仍然存在一些初中,以升學率來衡量中學的優劣。這就使得不少數學教師為了提高成績,搞精英教育,嚴重地挫傷了學習基礎本就不太好的學生的積極性,這明顯與素質教育的目標與要求背道而馳。
鑒于以上的現狀,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有必要使這些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都有所進步。因此,實施分層導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各方面的能力。
三、新型農村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模式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是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互動達成教學任務的,既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它體現了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具有促進作用,而且可以及時的反饋教學的信息。具體的做法為:
1. 先要創造較好的教學氛圍,在一個濃厚的教學氛圍里,分層教學能夠發揮更好的效果。同時,需要注重的是,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要在學生的理解能力內,這樣,方能實施分層教學。
2.教師先要做好教學引導工作,或者是創設情景,或者是提出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引入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重難點,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要掌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在班上可以開展分層討論,可以較好地幫助學生自己探尋答案。之后,教師要精心布置習題,好的習題可以讓學生更好的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同時,練習題的難度一定要注意做分層設計。最后,學生談談對本次學習的體會與收獲,等學生回答之后,教師可以進行相應的強調與補充,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加深印象。
四、使分層教學融入生活氣息
數學是來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得到數學。但是,在學生中有不少人認不清數學與生活的關系,認為數學在生活中用到的不多,只要會了加減乘除,在生活中便夠用了。若是這樣,學生會對數學逐漸的感到鼓噪、乏味。這種狀況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學生會失去學習數學的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不要只是把教數學當成一個任務,要多注重把生活氣息融入數學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更多用處。如此,讓學生對學習數學有了興趣,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會提高,學生更加愿意學習數學。
那么,又如何使生活氣息更好的融入數學教學,讓學生可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更多的問題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筆者認為,在數學教學中加強分層次化與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分層教學是要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每個學生的數學基礎是不相同的,教師要根據個體差異,教學時滿足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的學習需求,盡量使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以發展。生活化教學則是以教學內容為基礎,盡可能的把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生活化的情景展示出來,讓學生更易接受吸收,讓學生更多地意識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讓數學與生活更好地結合起來,既讓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又讓學生學會生活。
【參考文獻】
[1]胡作榮.對如何提高當前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4.05
[2]杜明科.新課改背景下提高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1.15
[3]孫敏華.大面積提高農村初中數學教學質量——分層次教學的一點嘗試[J].黃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8.04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和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