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燕燕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和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創新的意識已深入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數學作業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繼續,也是知識落實的重要途徑和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要載體。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作業
合理的作業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而非千篇一律的重復。科學的設計作業及合理的布置作業是提高學生作業效率的主要途徑。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多角度、多緯度、科學地設計作業,同時又該如何合理的設計作業的布置情況,筆者有以下幾點認識。
一、作業的設計要源于生活,展現作業的趣味性
學生對作業是否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作業的內容是否新鮮、有趣,他們對形式單調、內容枯燥的作業感到乏味,而更喜歡貼近生活、形式新穎的作業。因此,我們可以給一些枯燥的作業創設一定的情境和活動,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完成作業。
二、作業的設計要百家爭鳴,倡導作業的多樣性
傳統教學中布置的作業均為筆答解題作業,單調的作業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從而使部分學生厭惡作業,因此必須對單一的形式作改進,實現作業多樣化。
1.想象型作業;2.實驗型作業;3.觀察型作業;4.閱讀型作業;5.合作型作業。
學生從多種作業的完成過程中體會到數學是生動活潑的學科,不僅有趣,而且用之有效,從而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再比如可以設計一些口頭表達作業、指導學生自辦數學小報、參加社會調查和參觀活動等,使他們由被動的“要我做”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做”,從而引起他們做作業的興趣,并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實踐證明,多樣性的作業能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去獨立完成作業,而且學生們相互提建議,使他們充分參與到問題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使厭學學生嘗試去完成作業。
三、作業的設計要能思維提升,體現作業的開放性
數學開放題是相對于條件完備,結論確定的封閉題而言的,是指那些條件不完備,結論不確定的數學問題。“新課程”指出:數學學習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必須是開放而多樣的。作業設計要刻意減少指令性的成分,增加作業的開放性,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廣闊、更靈活。解題時需調用學生多種思維方法,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獲得多種結論,為學生提供充分發揮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時空和途徑。
開放性的作業一般是沒有現成的算法和確定的答案,要求解題者去假設、猜想、驗證,并要善于聯想、敢于創新,具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能使思維輻射到問題相關的一些知識點上。因此開放性的作業更富有挑戰意味,更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所以,它的設計既要適合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要能讓不同水平、不同個性的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數學思想。其根本目的是要為學生思維發展服務,促進學生從模仿走向創新。
四、作業布置要崇尚自主,凸顯作業的多層性
“分層教學”是一種對傳統教學的改造。它通過改變教學策略來提高教學的內在本質,使教學既能適應學生個體差異又能促進學生共同提高,而作業的布置要進行分層。傳統的作業一般以鞏固和消化所學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為目的,無視學生差異,統一要求,以書面作業統貫始終,機械模仿,造成優等生對大量的重復要求的作業又厭又煩,體會不到作業帶來的創新感和成功感;而基礎較差的學生由于長期完不成作業,達不到作業的要求,久而久之就造成懼怕作業的心理。長此以往,不管是優等生或后進生,都會以一種應付差事的被動態度來對待作業和學習,產生厭學情緒,常常出現拖欠、抄襲、不交作業的現象。種種現狀迫使作業的布置必須要分層,而作業分層,是切實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可接受性,遵循“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則。因此,數學作業的布置應考慮各種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尊重差異,盡可能地設計及布置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作業,供學生自主選擇訓練,深層次地喚起學生的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自主發展。
分層布置作業包括兩方面:一是作業量進行分層,二是作業難度進行分層。
分層布置作業時,應該設計多層次的作業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題型應由易到難成階梯形。也可設置必做題和選做題以供學生選擇,其中必做題要求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要完成,選做題允許學生不全部完成,或幾個同學一起研究共同完成。如可將作業根據難度由低到高分為A、B、C類,A類為基本題,緊扣當天所學的內容,主要目的是用來鞏固新知; B類為基礎題,這是針對一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布置的,淺顯易懂,有利于他們獲得成功的歡樂,增強學習的自信心;C類是發展題,這種題目有一定的難度,主要針對基礎好的學生設計的,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學生可以自主選擇類型,也可以各種類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異,各取所需。這樣的作業布置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作業的數量與難度,從而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五、總結
當然,作業的設計是一項充滿藝術性、創造性的行為,需要教師有扎實的功底和深厚的沉淀,并不斷進行自我提升,正確樹立新型的數學作業觀,更新教學觀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加強作業的改革,在平時設計作業時避免“題海戰”,防止“熟而生厭”,提倡探索創新、自主選擇,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
(作者單位:南京市弘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