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益濱 ,顧慶國 ,賴標華 ,王環陽 ,王新偉
(1.第二軍醫大學附屬上海長征醫院,上海 200003;2.73023部隊衛生隊,浙江 杭州 310038)
東南地區基層軍醫繼續教育現狀與優化對策
羅益濱1,2,顧慶國1,賴標華2,王環陽2,王新偉1
(1.第二軍醫大學附屬上海長征醫院,上海 200003;2.73023部隊衛生隊,浙江 杭州 310038)
通過調研了解東南地區基層軍醫的繼續教育現狀,發現軍醫隊伍的現實問題及繼續教育存在的問題,闡述加強基層軍醫繼續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優化對策。
繼續教育;東南地區;基層軍醫
隨著現代戰爭形態的變革和軍事高科技的發展,對現代軍事后勤保障提出了更為嚴峻的考驗。國防衛生力量是后勤保障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其中基層軍醫擔負了部隊初級衛生保健的主要工作?;鶎榆娽t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基層部隊官兵的保健和救護水平。由于基層部隊衛生保障任務重,大部分軍醫在完成院校的大學教育后不能得到有效的繼續教育,存在知識結構老化、任職熱情不高、忽視發展前景等問題。特別是一些高新技術衛生裝備相繼配給部隊,軍醫需要不斷更新理論知識才能充分掌握相關的新技術[1]。通過對駐東南某部隊基層軍醫的調研,筆者分析了該群體的繼續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初步探討了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現介紹如下。
與其他的基層部隊崗位不同,衛生崗位需要對知識不斷補充更新,繼續教育對于基層軍醫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基層軍醫中開展繼續教育(如全科醫生培訓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以全科醫生為骨干的基層衛生技術干部隊伍是提高基層衛生服務水平的關鍵[2]。東南地區部隊的衛生主管部門十分注重搭建教育平臺,抓好以基層軍醫為重點對象的全科培養、以衛生干部為重點對象的升級培訓,從而提高其崗位勝任力[3]。駐東南某部隊的衛生處采用與當地駐軍醫院聯動的方法,將剛畢業或者緊缺崗位的軍醫就近進行為期一年的培訓,這一做法得到了被培訓者和施訓單位的雙向好評。一方面,解決了基層軍醫任職經驗不足的問題,強化了內外科急救、簡單手術、耳鼻咽喉、皮膚病、野戰檢驗等基層部隊急需的服務項目的訓練;另一方面,進修醫師的到來為施訓醫院增強了住院醫師力量,減輕了臨床工作缺人的壓力。但東南地區基層軍醫的整體繼續教育情況仍存在一定的問題。
(1)心理失衡。東南地區經濟發達,現代化程度較高,教育程度及思想自由度也較高,老百姓收入水平普遍較當地部隊軍醫收入高,造成一部分基層軍醫心理失衡,認為自己既辛苦,收入又低。另外,部隊相對不自由的環境也是基層軍醫心理不穩定的原因之一。通過調研發現,東南地區基層軍醫的離婚率要稍高于同地區老百姓(P<0.05),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轉業較晚。由于基層編制有限,能勝任管理層工作的基層軍醫極為有限,故大部分基層軍醫的發展方向是等待轉業。而東南地區的部隊專業技術干部(含軍醫、工程師等)轉業普遍較晚(通常為初級職稱40歲)。與西北地區不同,該地區基層軍醫有著強烈的盡早轉業的迫切愿望。部分基層軍醫害怕40歲以后轉業醫療技能生疏、技術職稱較低、醫學知識陳舊,難以重新融入社會。大部分轉業的基層軍醫不再從事醫療工作,這是醫學教育和醫療資源的浪費。
(3)提升空間小。和部隊其他崗位的干部相比,軍醫提升自身的途徑相對較少(見圖1)。通過此次調研發現,東南地區的基層軍醫往往存在著這樣一條心理發展路線:初到部隊工作熱情高→發現晉升空間小,發展受限,逐漸消極→無所事事,被動執行任務,等轉業。眼看著和自己同年進入部隊的其他軍人都成了連長、指導員、參謀、干事等,而自己多年以來還是停留在“老軍醫”的位置,發展空間受限[4]。只有少數基層軍醫通過自身努力,考研或選調至上級醫院或從事行政崗位的工作。

圖1 軍醫提升自身的途徑
(1)認識淺。對繼續教育應當一分為二看待:一是部分基層部隊的領導不重視軍醫的繼續教育,認為基層部隊不需要高學歷的軍醫,或者把衛生保健簡單看作止血、包扎等粗淺的急救科目。二是部分基層軍醫對繼續教育認識有偏差。調研發現,有部分基層軍醫向往部隊之外的“自由生活”,迫切要求進修;也有部分軍醫對繼續教育熱情不高,主動放棄學習機會。
(2)形式少?;鶎硬筷牨U先蝿蛰^重,難以保證每位軍醫均等地獲得繼續教育的權利,而且繼續教育形式單一。經過本次調研發現,比較多見的基層軍醫繼續教育形式是開辦短期的培訓班,如心理醫師培訓班、急救知識培訓班等。而對于考研等學制較長的形式,基層部隊不大鼓勵[5]。
(3)時間短。相比地方衛生人才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而言(本科3年,碩士和博士2年),基層軍醫畢業后的繼續教育時間大大縮減。一方面是由于基層部隊訓練保障需要的客觀情況限制了基層軍醫長時間的繼續教育;另一方面也是部隊與地方衛生人才交流不暢所致。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加強基層軍醫隊伍建設刻不容緩,結合本次調研,我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對策。
(1)做好基層軍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增強人文教育和關懷。美軍基層軍醫繼續教育經過多年實踐,已經形成課程設置因材施教、教學內容學科交叉、教育過程貫穿始終、教育效果突出實用的特點,對我國基層軍醫醫學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6]。二是加強基層任職教育輔導。要使基層軍醫明白,不是只有升學、選調到駐軍醫院等途徑才是基層軍醫的唯一出路,基層同樣需要優秀的軍醫[7]。隨著國家對基層部隊物質保障力度的加大以及軍官職業化的推進,相信這一現象將得到根本性改觀。
(2)拓寬繼續教育路徑。很多基層單位擔心繼續教育(尤其是學制較長的研究生教育)會導致軍醫流失,難以保證本單位的衛生保障任務。而通過實地調查發現,與西北地區基層部隊軍醫缺編的情況相比,東南地區基層部隊情況有所不同。由于該地區經濟發達,自然和社會環境條件好,愿意扎根基層的軍醫較西北地區多,衛生隊等編制相對充足,在不影響部隊訓練保障的前提下,可擇優選派部分人員分批次進行繼續教育[8]。經過繼續教育的軍醫可以進行雙向選擇,即繼續為部隊服務或者為將來轉入地方工作做好準備。
(3)繼續教育要貫穿學習和工作全程。繼續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基層軍醫脫離基層,而是為了更好地為基層服務。這個觀念要從本科學習期間就開始灌輸。一是在本科期間增加基層部隊暑期鍛煉,使即將分配的軍醫對基層生活有一定的了解,防止心理落差太大。二是增加愿意扎根基層的特招入伍人員和國防生比例。這種做法不僅能夠避免出現基層軍醫人手不足的問題,而且可以增強基層部隊的穩定和諧。三是要將繼續教育視為常態化工作。只有不斷強化基層軍醫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才能更好地為保障部隊戰斗力做貢獻[9]。
[1]王保軍,周傳華,龍鶴,等.加強部隊衛生裝備使用管理的做法與體會[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6):629,639.
[2]許月季,王曉妮.加強基層部隊衛生技術干部全科醫生培訓的探討[J].東南國防醫藥,2013,15(1):93-94.
[3]曹文獻.聚焦主題 服務主線 加快全面建設現代衛勤步伐[J].東南國防醫藥,2012,14(1):1-2.
[4]鄭媛媛,沈慧.地方入伍大學生軍隊衛生學教學體會[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96-97.
[5]過貴元,王軍民,蔡玉祥.基層部隊開展繼續醫學教育難點與思考[J].東南國防醫藥,2012,14(6):569-570.
[6]牛冬梅.美軍醫學人文教育的特點及啟示[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11):1095-1097.
[7]劉亞偉,戴兵,徐成鋼,等.把握任職教育特點 探索軍醫大學任職教育施教策略[J].衛生職業教育,2013,31(22):11-12.
[8]鄭華,陳劉生,張波,等.部隊基層衛生干部隊伍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西南軍醫,2007,9(5):111-112.
[9]丁原全,梁越群,周開祥.部隊基層衛生干部繼續教育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2,22(10):1152-1153.
G40-03
A
1671-1246(2015)12-0032-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8147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