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春,宋玉霞,蘇 偉
(山東萬杰醫學院,山東 淄博 255213)
以勝任力為導向對護生實習前培訓的實踐研究
李艷春,宋玉霞,蘇 偉
(山東萬杰醫學院,山東 淄博 255213)
目的 探索以勝任力為導向對本科護生進行實習前培訓的方法和規范,為護生進入臨床實習前的培訓提供實踐經驗。方法 將我校2010級四年制本科護生138人作為對照組,采用傳統實習前培訓方法;將2011級四年制本科護生195人作為實驗組,采用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實習前培訓方法進行培訓,即成立研究小組,確定培訓方案,進行單項培訓、綜合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培訓、人文素質培訓等多模塊培訓。結果 實驗組護生的技能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護生的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優于對照組護生(P<0.05)。結論 以勝任力為導向對護生進行實習前培訓,能夠切實提高護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護生能夠很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勝任力;護生;實習前培訓
勝任力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文化中卓有成就者和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并反映個人的潛在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態度、價值觀、認知或行為技能[1]。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整體護理的普及、新護理觀念的推行,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護生臨床實習質量是當前護理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2]。實習前培訓是護理學專業學生進入臨床實習之前在校學習的最后階段,是幫助護生較快適應實習生活非常重要的部分。護生去醫院實習,環境生活、人際關系都發生了變化,很多護生不能很快進行角色轉換[3],應變能力差,容易產生挫敗感、喪失信心,若對護生規范系統地進行實習前培訓,則能夠幫助護生很快適應醫院環境。我校于2014年5月開始對即將進入臨床實習的2011級本科護生進行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培訓,效果顯著,現介紹如下。
將我校2010級四年制本科護生138人作為對照組,年齡在20~24歲之間,平均年齡(21.61±1.016)歲,其中女生115人,男生23人;將2011級四年制本科護生195人作為實驗組,年齡在19~24歲之間,平均年齡(21.61±0.852)歲,其中女生177人,男生18人。兩組護生年齡、學習基礎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實習前培訓方法,即由專業教師從護理操作技術中篩選出臨床常用且技術要求較高的操作項目(如靜脈輸液、導尿術、術前準備等)逐項進行培訓,培訓周期為4周。由于培訓時護生還未完全結課,均是利用周一至周五的課余時間和周末時間進行。實驗組的培訓較傳統的實習前培訓在時間上延長了4周,并進行了方法改革,包括如下幾個模塊:(1)單項培訓:抽取臨床常用且難度系數大的護理操作進行單項培訓,培訓時間4周。(2)綜合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培訓:由專業教師組成的培訓研究小組設計綜合案例,內容涉及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中常見疾病的臨床護理。給護生大約一周的時間設計、布置場景和制訂護理方案,然后利用兩周時間讓護生在模擬案例情景時進行角色體驗,在訓練中由專業教師進行指導,注重培養護生的溝通能力、人文關懷能力、對病情的評判處理能力。(3)人文素質培訓:從“三甲”醫院請經驗豐富的臨床護士給護生講解臨床護理工作的注意事項、護士禮儀、護患溝通技巧、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職業防護、實習生護理缺陷分析及防范、怎樣做好一名實習生等[4]。
(1)實踐技能考核:在兩組護生培訓結束后進行實踐技能考核。(2)問卷調查:研究者參考有關文獻自行設計“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能力測評表”,請專家對測評表的內容進行審核、評價,修改后進行信度和效度測評。內容效度由5位臨床護理專家和教授評議,具有較好的效度[5]。重測信度Cronbach系數為0.855,折半信度為0.916,測評表包括6個方面:護生儀表態度、臨床適應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人文關懷能力、溝通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共計20個項目。計分方法均采用Likert5級評分法,計1~5分,分值越高代表相應能力越強。該表由實習醫院的帶教教師在護生實習3個月后根據護生的臨床表現逐項評分。
在兩組護生培訓后均進行了實踐技能考核,兩組護生實踐技能考核成績比較見表1。結果顯示,實驗組較對照組成績優異(P<0.05)。
表1 兩組護生實踐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護生實踐技能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實驗組人數138 195成績80.82±9.71 88.48±5.95 t P-8.228<0.05
在臨床實習3個月后采用“護生臨床實習綜合能力測評表”由實習醫院帶教教師對兩組護生的臨床表現和護理工作能力進行評價。除了儀表態度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之外,其他5項實驗組得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表明實驗組護生在臨床工作中的表現和適應能力等均優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臨床帶教教師對兩組護生的評價結果比較(±s,分)

表2 臨床帶教教師對兩組護生的評價結果比較(±s,分)
項目儀表態度臨床適應能力實踐操作能力人文關懷能力溝通能力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對照組4.49±0.675 3.06±0.864 3.63±1.012 3.05±1.022 3.55±0.960 3.29±0.889實驗組4.64±0.604 3.86±0.841 3.97±0.811 4.11±0.755 3.99±0.830 3.94±0.825 t P-2.20-8.18-3.25-10.09-4.28-6.54>0.05<0.05<0.05<0.05<0.05<0.05
初入臨床實習的護生普遍存在著護理真正患者時出現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情況,患者也不愿意接受他們的護理,使護生對自己失去信心[6]。以勝任力為導向進行實習前培訓,在培訓中由一線臨床護士為護生講解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項、護患溝通技巧、護士職業防護以及怎樣做好一名實習生等。這些培訓內容增加了護生對臨床護理工作的了解,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后,能很快進入角色,適應臨床護理工作。
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實習前培訓更注重護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的培訓,通過案例培訓和模擬臨床情景,能夠使護生將多學科知識運用于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評判和護理中,提升了護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
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實習前培訓更注重培養護生的人文素養,使其自覺地用實際行動關心人,重視人的個性,滿足人的需求和尊重人的權利[7],有利于培養護生的職業素質和人文關懷能力。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護生從理論走向實踐、從課堂走向病房、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階段。以勝任力為導向的實習前培訓能夠使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得到切實有效的臨床技能、知識指導,既增強了護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又強化了護生的職業心理素質和職業信念,使護生能夠很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提高了實習效果。
[1]王彥云,商臨萍,趙靜萍.護理碩士生導師崗位勝任力指標體系初步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1(2):39-42.
[2]陶巍巍,張新宇,丁淑貞,等.情景教學法在護生實習前臨床技能培訓改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護理管理,2011(15):42-44.
[3]秦元梅.崗前培訓對護生臨床實習中職業素質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9(14):3476-3477.
[4]陳莉萍.護生臨床實習前崗前培訓改革與效果[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2):114-115.
[5]郭蓉.綜合實驗教學在護生實習前培訓中的應用[J].教育論壇,2010,7(13):144-145.
[6]王瑛,楊澤禮.加強實習生崗前培訓 提高臨床實習質量[J].現代醫院管理,2007(12):50-52.
[7]單偉穎,任忠敏,桑瑞蘭.高等護理教育促進臨床護理人文關懷回歸的策略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0):897-899.
G526.5
B
1671-1246(2015)12-01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