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國土資源局 沈岳清 楊 震
對于涉土初信初訪化解工作的思考
慈溪市國土資源局 沈岳清 楊 震
目前,涉土信訪在各地呈現居高不下的勢態,群訪、鬧訪、越級上訪,甚至有些地方因涉土糾紛演變成影響社會穩定的事件。雖然有很多因素誘發這些現象的產生,但從深層次剖析,在做好群眾涉土的初信初訪方面做的不夠扎實,不夠到位,不夠讓人民群眾普遍性的滿意、認可和理解。2014年10月,國家信訪總局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初信初訪辦理工作的辦法》國信發〔2014〕13號。對群眾的初信初訪工作程序和職責首次提出責任追究建議,傳遞出對群眾初信初訪受理化解工作提出更為嚴厲的問責信號。初信初訪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采用書信、網上投訴、電話、走訪形式首次向各級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門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建議或者投訴請求。依法應當由有關行政機關作出處理的活動。在接到群眾的初信初訪事項以后如何化解,是信訪工作者值得思考的問題。農村問題專家杜瀾生曾說“中國最大問題是農民問題,農民最大問題是土地問題?!眰€人建房、農村宅基地確權、承包地(林地、山地)流轉、征地、拆遷、違規建設,一系列的社會發展進程中的環節都會涉及到土地問題,都會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任何關系和活動的發生都有一定的軌跡。涉土信訪也是如此。在發生信訪人提出初信初訪之前,總有一系列的活動發生,致使信訪不滿意其結果走上上訪之路的。如何把涉土信訪化解在窗口期,把化解陣地前移呢?嘉慶年間,面對不斷上控現象,嘉慶說“小民健訴之風不可長,若一概禁謁,使民隱不能上達,亦恐覆盆之冤無自而仲,息訟之道全在地方大小官吏勤于聽斷,因能案無留牘,由直政平訟理,上控將不禁而息?!睆募螒c所說的信息中傳遞,要做到沒有信訪,關鍵是地方大小官吏勤于聽斷,雖然在封建社會對上控之事有一定局限性,但地方大小官吏勤于聽斷是值得借鑒的。
涉土信訪事項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利益無小事的理念貫穿到信訪工作的主線,全身心投入到信訪工作中去,才能體現信訪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行政能力的基石。深入群眾到一線中去了解民情,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拜人民群眾為師,傾聽人民群眾的訴說才能積累化解的經驗和方法。有些涉土信訪僅僅依靠法律法規和政策是無法化解的,需要有感情地投入,與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在涉土信訪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信訪工作走基層
涉土信訪的事項并不是單一的業務范疇內法律法規所能解釋的,有的可能涉及到水利、規劃、建設等部門的管理范圍,對多個部門內容的信訪事項要分清誰是主職,正確分流和勸訪減少信訪的信訪成本,把準脈路,有針對性地逐步化解信訪群體骨干力量,對一些有煽動性、群訪性、鬧訪現象要有較為敏銳的觀察力,及時評估信訪風險點,制定應急預防方案。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是信訪工作者的必備的政治素質。對一般信訪的化解,除法律法規解釋清楚外,還要在引導方面做得正確入情,消除信訪人在初信初訪中心存疑惑,以換位思考去化解問題。
案例分析:某一退休職工,在農村老家有三間舊房,擁有土地權屬證和房產證,因住偏遠和舊房危險,一再向本村要求,異地新建,村委會根據實際情況以其母親的名義為其安排了農民公寓(其母為本村農業戶口)。但其一直以為還可以另外建房或有相應補助,多次向村反映,村干部對農民公寓分配后對原宅基地處置政策不盡了解,一直沒有明確作出解釋,反映人一氣之下向市信訪局信訪,接到該信訪后,看到信訪人情緒激動,沒有直接進入信訪事項的議題,以交流聊天的形式,讓信訪人心情平和,然后仔細傾聽了信訪人信訪事項的內容,邊受理邊以拉家常的形式得知其現在的居住、生活狀況和上訪的動因,后一起與他分析,宣講農村個人建房申請和農民公寓分配后,原房屋和宅基地處置辦法,把政策文件與信訪人逐條分析,明確作為非本村農業戶口不享受農村個人建房的政策條款等內容,使信訪人懂得政策,心服口服。最后信訪人表示對原住宅拆除方案會對村委會溝通協商,對其他要求不再信訪。

與群眾面對面交流
涉土信訪觀說到底是信訪工作人員在接到涉土信訪事項后的態度和看法。涉土信訪,往往接觸的是年齡比較大的農民群體,這類群眾的基本特征文化不高,所提出的事項表達不是很清楚,帶有一些農村陋習,經歷豐富,但缺少思維,交流困難,認死理等,在具體的接待和化解過程中,如果沒有感情地投入,很難化解。在新的形勢下,涉土信訪更為復雜,利益沖突日益明顯。對涉土信訪的初信初訪得不到及時化解,積案不斷增量,人民群眾對政府和部門的信任逐漸下降,社會矛盾日益激化,成為推進改革的阻礙。雖然各級政府和部門有一系列的信訪排摸、信訪化解制度,但涉土信訪為何居高不下,而且有的激化社會矛盾呢?其深層次剖析原因,地方大小官員是否勤于聽斷有必然聯系,有感情地投入群眾隊伍,真正樹立為人民服務的信訪觀,才能與群眾打成一片,關心群眾生活,群眾才會掏心窩,化解問題,解決矛盾才有正確方向。
要以公平公正為主線,法律法規為支撐,情、理、法綜合運用。對一些嚴重違反《土地管理法》的初信初訪事項要堅持從速從快從嚴處理原則;對一些宅基地糾紛卻情節比較輕的,以當場化解為主,對一些因征地拆遷的初信初訪事項,正確掌握政策紅線,有針對性地做好解釋和分流工作;對一些咨詢類的初信初訪事項,能夠答復的盡量當面答復,以減少信訪人的信訪成本;對一些涉訴涉法的涉土信訪,根據國家信訪總局在2014年3月23日發布并于2014年5月1日開始執行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信訪事項辦理程序,引導來訪人依法逐級走訪的辦法》,積極引導信訪人依法維權。在初信初訪中對信訪人的提出信訪事項的動機、目的、心理狀態及信訪事項的基本走向的研判,是信訪接待工作員需要練就的基本功,是關系信訪事項走向的基礎性課題,也是各級政府和部門著力抓手的工程。
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推進,公民參政議政的觀念不斷增強,保護自身利益意識不斷上升,一杯水、一張笑臉、一句問候已不適應當前的信訪接待工作的要求,要切實轉化為體察民情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臺、解決問題的平臺意識,增強責任意識,擔當精神,使群眾滿意。